第43章 白衣謫仙
字數:4144 加入書籤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張晉在終南山“逍遙居”的日子,過得愜意而充實。有李莫愁紅袖添香,時常切磋武藝,交流古墓派與逍遙派武學精要;有小龍女這位天賦絕倫的“武學顧問”,探討武理至道,每每讓他也有新的啟發;閑時打理藥圃,登高望遠,日子快活似神仙。
然而,他並未忘記自己的目標。《九陽神功》已然在手,但《九陰真經》的全本還遠在桃花島老頑童周伯通的手中。這“九陰九陽”齊聚的成就,如同貓爪般撓著他的心。更何況,他也想見識一下此界的頂尖人物——東邪黃藥師的的風采,以及那位智計百出的黃蓉。
這一日,春和景明,張晉將李莫愁和小龍女都請到了逍遙居的露台上。石桌上擺著清茶和時令鮮果。
“莫愁,龍姑娘,”張晉抿了一口茶,開門見山道,“我打算離開一段時間,去東海桃花島辦點事。”
李莫愁聞言,手中正在剝的橘子微微一滯,眼中閃過一絲不舍,但很快便掩飾過去,柔聲道:“要去多久?危險嗎?”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早已將張晉視作此生最重要的依靠,雖不舍,卻知他非池中之物,自有主張。
小龍女則隻是抬眼看了看他,清冷的眸子波瀾不驚,輕輕“嗯”了一聲,算是知曉。
張晉笑道:“放心,沒什麽危險。就是去跟老頑童周伯通做筆交易,順便看看海外風光。快則一兩月,慢則小半年必回。” 他頓了頓,看向李莫愁,語氣帶著幾分調侃,“我不在的時候,你可要安心練功,別又胡思亂想,被人騙了。要是悶了,就多來找龍姑娘說說話,或者幫孫婆婆打理下古墓也好。”
李莫愁俏臉微紅,嗔道:“我又不是三歲小孩!你自己在外才要小心,聽說東海風浪大,桃花島機關又多……”
“哈哈,區區機關風浪,豈能難住你夫君我?”張晉自信一笑,又對小龍女道:“龍姑娘,古墓派的武功精妙異常,尤其那《玉女心經》,暗合天人化生之道,我這些時日受益良多。我書房裏留了幾本我整理的關於陰陽相濟、動靜轉換的武學筆記,或許對你參悟《玉女心經》後續關卡有些助益,你若感興趣,可隨時來看。”
小龍女眼中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亮光,點了點頭:“多謝。” 她雖性情清冷,但對武學的追求卻是極致專注,張晉的武學見解往往一針見血,對她啟發極大。
交代完畢,張晉也不拖泥帶水,起身笑道:“行了,送君千裏終須一別,我這就出發了。你們保重!”
說罷,他轉身回屋,換上了一身特意準備的月白錦緞長袍,袍袖和衣襟以銀線繡著流雲暗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更襯得他麵如冠玉,氣質超然。背上那柄尋常的精鋼長劍,也因主人的風采而顯得不凡起來。
他走出木屋,對站在露台上的二女揮了揮手,身形一晃,便如一朵流雲般飄然下山,幾個起落便消失在蒼翠的山道之間,姿態瀟灑至極。
李莫愁望著他消失的方向,久久佇立。小龍女靜立片刻,便轉身默默走向張晉的書房,對她而言,那些武學筆記比送別更有吸引力。
張晉下了終南山,並不急著趕路,而是信步向東。他刻意避開通衢大道,多行於山野小徑、偏僻村鎮,一來圖個清靜,二來也好領略這南宋末年的風土人情。然而,這亂世之中,想要完全避開紛爭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一日,行至鄂州地界一處荒僻山道,忽聽得前方傳來女子哭喊與男子粗野的狂笑聲。張晉眉頭一皺,身形加快,掠過山彎,隻見一幕慘劇正在上演:一小隊約十來個蒙古騎兵,正圍著幾輛破損的馬車,車夫和護衛已倒在血泊中,幾名蒙古兵正粗暴地從車裏拖拽出兩個嚇得花容失色的漢人女子,其餘人則在哄搶財物。
“真是走到哪都能碰到這群畜生!”張晉眼神瞬間冰冷,殺意凜然。“遇蒙古兵殺無赦”,這條他給自己定下的鐵律,此刻便是執行之時!
他並未隱藏身形,徑直走了過去,清冷的聲音在山穀中回蕩:“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爾等禽獸行徑,當誅!”
那些正肆無忌憚的蒙古兵聞聲一愣,回頭看見一個身穿華美白衣、俊俏得不像話的少年獨自走來,先是詫異,隨即爆發出哄堂大笑。
一個看似小頭目的蒙古兵操著生硬的漢語嘲笑道:“哪裏來的小南蠻子,細皮嫩肉的,是來給爺爺們送樂子的嗎?抓住他!”
兩名蒙古兵獰笑著揮舞彎刀衝了上來。
張晉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甚至懶得拔劍。待兩人衝近,他身形微動,淩波微步如鬼魅般一閃,已從兩人中間穿過,同時雙手食指悄然點出。
“參合指!”
“噗!噗!”
兩聲輕響,那兩名蒙古兵身形驟然僵直,眉心各出現一個細小的血洞,一聲未吭便栽倒在地,臉上還帶著凝固的獰笑。
笑聲戛然而止!剩下的蒙古兵全都愣住了,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小頭目反應最快,驚怒交加,吼道:“是硬點子!一起上,殺了他!”
頓時,剩下的七八名蒙古兵發一聲喊,揮舞彎刀從四麵圍撲上來,刀光閃爍,殺氣騰騰!
“螻蟻一般!”張晉冷哼一聲,身形驟然啟動!淩波微步施展到極致,在原地留下一道淡淡的白色殘影,真身已如穿花蝴蝶般切入敵群!他並指如劍,或點或劃,指尖蘊含的淩厲劍氣以指代劍,蘊含獨孤九劍劍意)無堅不摧!
“嗤!嗤!嗤!”
劍指過處,彎刀斷裂,咽喉洞穿,心脈震碎!他的動作飄逸瀟灑,如行雲流水,仿佛不是在殺人,而是在完成一場優雅的舞蹈。那些凶悍的蒙古兵,在他麵前如同紙糊的玩具,連他的衣角都碰不到,便已紛紛斃命!
不過眨眼功夫,所有蒙古兵全變成了地上的屍體,山穀中隻剩下濃鬱的血腥味和那兩個驚魂未定的女子壓抑的哭泣聲。
張晉白衣勝雪,纖塵不染,甚至連氣息都未曾紊亂。他走到那兩個嚇得癱軟在地的女子麵前,語氣平和:“姑娘,沒事了,韃子已除。你們是哪裏人?可需送你們回家?”
女子們這才回過神來,看著眼前這個如同天神下凡般的白衣少年,又是感激又是敬畏,泣不成聲地叩頭道謝。張晉問明她們是附近鎮上的百姓,被韃子遊騎劫掠,便護送她們回到鎮口,留下些銀兩,便飄然離去,自始至終,未留姓名。
然而,這般雷霆手段、謫仙風采,豈能不被傳揚?幸存的女子和後來路過發現屍首的鄉民,將他的事跡口口相傳。說他如何白衣如雪,如何彈指間滅盡凶惡韃子,如何救人於水火而後翩然遠去,不留功與名。
類似的事情,在張晉東行的路上,又發生了數次。有時是剿滅小股蒙古遊騎,有時是端掉蒙古人設的稅卡哨所。他行事毫無顧忌,隻要遇到蒙古兵為惡,必定出手,且下手絕不留情,往往是一人一劍甚至不用劍),便將凶名在外的蒙古兵屠戮殆盡!
“白衣謫仙”的名號,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在江湖底層和受苦難的百姓中迅速傳開。人們不知道他的來曆,隻知道他喜穿白衣,武功高得匪夷所思,輕功絕世,對蒙古韃子尤其狠辣。因其氣質出塵,行事如仙神般莫測,故稱之為“謫仙”。
對於這些虛名,張晉有所耳聞,隻是一笑置之。他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一路向東,遇城則入,體驗風土人情,遇山則遊,領略自然風光。他這一路,既是行程,也是一場修行,對武學的領悟在實戰和遊覽中更加精深。
這一日,他終於抵達了東海之濱。望著眼前碧波萬頃、海鷗翱翔的壯闊景象,張晉心胸為之一暢。海風帶著鹹腥氣息撲麵而來,遠處水天相接,浩渺無垠。
“桃花島,海外仙山,我來了!”張晉嘴角揚起一抹期待的笑容。他尋了一處漁港,租了一艘結實的小船,拒絕了船夫的好意,隻憑自身的法力催動船隻,便朝著記憶中桃花島的方向,破浪而去。
喜歡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請大家收藏:()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