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勾欄聽曲巧遇“戰神”

字數:4765   加入書籤

A+A-


    在東宮偏殿閑了幾日,張晉看著窗外宮牆四角的天空,忽然覺得有些憋悶。雖說山海珠內自有天地,妻子們也在其中,但總待在宮裏,難免少了些人間煙火氣。他心血來潮,決定出去逛逛,看看這洪武年間南京城的真實風貌。
    找誰當向導呢?老朱肯定沒空,而且目標太大。張晉眼珠一轉,想到了太子朱標。這位未來的皇帝,整日被儒家經典和政務包圍,怕是也沒真正體驗過市井生活吧?正好帶他出去“見見世麵”!
    想到就幹,張晉溜達著就到了文華殿。果然,朱標正埋首於一堆奏章之中,眉頭微蹙,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
    “標兒!”張晉招呼一聲,大喇喇地走進去。
    朱標抬頭見是張晉,連忙起身:“張先生,您怎麽來了?” 經過家宴和後續幾次接觸,朱標對這位神通廣大、言語隨性的“仙人”已是敬佩又親近。
    “別整天先生先生的,叫小張叔就行。”張晉擺擺手,一屁股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看你這一臉苦大仇深的,走,跟我出去溜達溜達,散散心!”
    朱標一愣,為難道:“這……父皇布置的功課還未完成,而且私自出宮……”
    “哎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整天悶在宮裏能知道民間疾苦?放心,有我在,保你安全!老朱那邊我去說!”張晉不由分說,拉起朱標就往外走。
    朱標拗不過他,加上內心深處也確實對外麵的世界充滿好奇,半推半就地就被張晉拽出了宮。兩人換了身尋常富家公子的衣衫,帶了幾個便裝侍衛,混入了熙熙攘攘的南京城大街。
    此時的大明開國未久,南京作為京師,雖不及宋時汴梁繁華,卻也人煙阜盛,市井喧囂。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孩童嬉鬧聲不絕於耳。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食物的香氣、藥材味,還有……嗯,牲畜和汙水混合的複雜氣味。
    張晉深吸一口氣,一臉陶醉:“對嘛!這才是人間的味道!比宮裏那熏香好聞多了!”
    朱標卻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無拘束地接觸市井,看什麽都覺得新鮮。他看到小販擔子裏晶瑩的糖人,看到雜耍藝人噴出的火焰,看到茶館裏說書先生唾沫橫飛,眼中充滿了驚奇。他甚至學著張晉的樣子,在一個攤位上買了個熱騰騰的炊餅燒餅),咬了一口,雖粗糙,卻別有一番風味。
    “小張叔,這市井生活,竟如此……生動。”朱標感慨道。
    張晉笑道:“是啊,這才是江山社稷的根基。標兒,你以後當了皇帝,可不能忘了這市井煙火氣,忘了這些為你老朱家種地、經商、當兵的普通人。”
    朱標鄭重地點點頭,將這句話記在了心裏。
    逛了約莫一個時辰,嚐了些小吃,看了些熱鬧,張晉覺得這“煙火氣”體驗得差不多了。他眼珠一轉,忽然想起前世網絡上一句戲言:“閑著沒事兒,勾欄聽曲兒”。這大明的娛樂活動,不去體驗一下怎麽行?
    他湊近朱標,壓低聲音,帶著點壞笑問:“標兒,這南京城裏,最有名的‘勾欄’……哦不,是教坊司在哪兒?帶叔去聽聽曲兒,見識見識?”
    “教……教坊司?!”朱標的臉“唰”一下就紅了,連連擺手,“小張叔,使不得!那是……那是官妓所在之地,我乃太子,豈能去那種地方!若是讓父皇知道……”
    “怕什麽!”張晉滿不在乎,“咱們就是去聽聽曲,欣賞下藝術,又不幹別的!再說了,咱們微服私訪,誰知道你是太子?走走走,就當體察民情了!”
    朱標被張晉連哄帶騙,加上自己那點微不足道的好奇心作祟,最終還是暈乎乎地被張晉拽著,問清了路,朝著教坊司的方向走去。
    教坊司並非尋常青樓,隸屬禮部,主要安置犯罪官員的女眷,有嚴格的管理製度,其中的樂戶、歌妓大多精通技藝。此時雖未到夜晚,但已有絲竹管弦之聲隱隱傳來。
    張晉和朱標剛走進大門,一個衣著得體、類似管事的中年男子便迎了上來,見二人氣度不凡,連忙堆笑:“二位公子麵生,是第一次來?想聽曲還是飲酒?”
    張晉大手一揮:“找個雅靜點的位置,上壺好茶,再叫幾個技藝好的姑娘來唱曲兒。”
    “好嘞!公子這邊請!”管事殷勤地將二人引到二樓一個臨窗的雅座。
    剛落座,茶水點心還未上齊,就聽隔壁包廂傳來一陣喧嘩,一個帶著幾分油滑和得意的年輕聲音特別突出:“……我跟你們說,上次跟我爹去北平,見到燕王殿下,那叫一個威風!殿下還誇我騎射不錯呢!”
    張晉耳朵一動,燕王朱棣?他循聲望去,隻見隔壁包廂裏,幾個錦衣華服的紈絝子弟正圍著一個約莫十七八歲、麵容俊朗、但眉宇間帶著幾分浮誇之氣的年輕人。那年輕人正口沫橫飛地吹噓著。
    朱標也看到了那人,臉色頓時有些古怪,低聲道:“小張叔,那是……曹國公家的長子,李景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景隆?”張晉一聽這名字,差點笑出聲來!這可是鼎鼎大名的“大明戰神”啊!靖難之役時,建文帝派他率數十萬大軍討伐朱棣,結果屢戰屢敗,最後還打開南京城門迎朱棣進城,堪稱“成也景隆,敗也景隆”的典範人物!沒想到在這裏碰上了,還是個小年輕。
    更搞笑的是,張晉想起來,按輩分算,李景隆的奶奶是朱元璋的姐姐,所以李景隆得管朱元璋叫舅爺爺,管朱標叫……舅舅!朱標是李景隆正兒八經的舅舅!
    就在這時,李景隆也注意到了隔壁新來的兩人。他目光掃過朱標時,先是一愣,覺得有些眼熟,仔細一看,嚇得魂飛魄散!手裏的酒杯“哐當”一聲掉在地上!
    “舅……舅……”李景隆舌頭打結,臉都白了,差點當場跪下。他萬萬沒想到,會在這種地方遇到自己的太子舅舅!
    朱標尷尬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狠狠瞪了李景隆一眼,示意他閉嘴。
    張晉卻覺得有趣極了,故意揚聲道:“喲,這不是曹國公家的小公子嗎?怎麽,也來這兒聽曲兒?真是巧了啊!” 他特意加重了“聽曲兒”三個字。
    李景隆嚇得冷汗直流,連忙擺手:“是是是……啊不是不是……晚輩就是……就是路過,進來歇歇腳!” 他語無倫次,趕緊對同伴使眼色,一幫紈絝子弟灰溜溜地跑了。
    經這麽一鬧,朱標哪還有心思聽曲,如坐針氈。張晉也覺得目的達到了,逗弄了一下“戰神”少年,心滿意足,便結了賬其實教坊司管事哪敢收太子的錢),拉著朱標打道回府。
    回宮的路上,朱標一直憂心忡忡:“小張叔,今日之事,若是被父皇知曉……”
    張晉拍拍他肩膀:“安啦,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李景隆那小子肯定不敢說出去,除非他想被他爹打斷腿。”
    然而,他們低估了朱元璋對南京城的掌控力,尤其是對太子行蹤的關注。兩人剛回東宮沒多久,朱元璋就黑著臉,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
    “朱標!張晉!你們兩個給咱出來!”老朱的怒吼聲震得殿瓦都在抖。
    朱標嚇得一哆嗦,差點跪下去。
    張晉卻笑嘻嘻地迎出去:“喲,老朱,啥事這麽大火氣?誰又惹你了?”
    朱元璋指著張晉的鼻子,氣得胡子都在翹:“好你個張小張!咱讓你輔佐標兒,你倒好!帶他去……去教坊司?!那種地方是太子該去的嗎?!成何體統!簡直混賬!”
    張晉掏掏耳朵,一臉無辜:“老朱,你這就不講道理了。教坊司怎麽了?那是禮部正經衙門!我們去聽聽曲,陶冶下情操,體察下禮樂教化,有什麽不對?難道非得讓標兒變成個隻知道之乎者也的書呆子,你才滿意?”
    “你……你強詞奪理!”朱元璋被噎得夠嗆。
    “再說了,”張晉湊近一步,壓低聲音,壞笑道,“我們在那兒還碰見你外甥孫李景隆了呢!那小子可比我們玩得開!你要教訓,也得先教訓他吧?”
    “李景隆?!”朱元璋一愣,火氣更大了,“這個不成器的東西!回頭咱就找他爹算賬!”
    張晉趁熱打鐵:“所以說嘛,老朱,堵不如疏。標兒長大了,對宮外好奇很正常。咱們正確引導,讓他知道哪些該碰,哪些不該碰,總比他偷偷摸摸、被人帶壞了強吧?今天有我跟著,就是純聽曲,下次要是他自己偷跑出去,遇到壞人咋辦?”
    朱元璋被張晉這套歪理說得一愣一愣的,仔細一想,好像……還有點道理?火氣漸漸消了些,但麵子上下不來台,哼了一聲:“就你歪理多!下次再敢帶標兒去那種地方,咱……咱扣你俸祿!”他忘了張晉根本沒俸祿)
    張晉嘿嘿一笑:“成成成,下次帶他去茶館聽說書,總行了吧?”
    一場風波,在張晉插科打諢下就此化解。朱標逃過一劫,對這位“小張叔”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而遠在曹國公府的李景隆,則結結實實挨了他爹一頓家法,哭爹喊娘,心中對那位神秘的“張先生”和太子舅舅,充滿了敬畏和……一絲絲好奇。
    喜歡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請大家收藏:()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