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朝堂風波
字數:4050 加入書籤
翌日清晨,奉天殿內,氣氛格外凝重。文武百官肅立,敏銳地察覺到龍椅上的洪武皇帝,今日麵色陰沉,目光如刀,掃過眾人時,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寒意。
例行奏對開始,幾件尋常政務過後,朱元璋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戶部,朕近來偶有聽聞,京畿之地,田賦征收,似有隱情。曾泰,你給朕說說,去年應天府及周邊州縣,實收田賦幾何?與魚鱗圖冊所載田畝,可相符否?”
戶部尚書曾泰心裏“咯噔”一下,硬著頭皮出列:“回陛下,去歲應天等地田賦,皆按舊例征收,雖有微末出入,大體……大體相符。魚鱗圖冊乃國之根本,曆年核查,當……當無大礙。”他話說得含糊,額頭已見細汗。
“大體相符?當無大礙?”朱元璋冷笑一聲,從龍案上拿起幾張紙,正是昨日張晉畫的那幾張“鬼畫符”般的圖表當然,他讓太監重新謄抄了文字說明部分),“啪”地一聲扔在禦階下,“那朕怎麽聽說,江寧縣有王大戶,占田百畝,納稅不及十畝之數?怎麽聽說,官倉所收,多為劣糧,而市麵優質糧價高企,稅負實則轉嫁於小民?!”
圖表散落,雖然百官大多看不懂那奇怪的圖形,但上麵的文字說明卻清晰刺眼!列舉的幾個案例和數據對比,直指田賦征收中的嚴重不公和貪腐!
殿內頓時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幾位知情的地方官和戶部官員,腿肚子都開始打顫。皇帝竟然掌握了如此具體的民間實情?!
朱元璋目光銳利,掃過曾泰,又掃過都察院左都禦史詹徽:“詹徽,你監察百官,風聞奏事,對此等情弊,可有察覺?”
詹徽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汗如雨下:“臣……臣失察!請陛下治罪!”
“失察?”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案,霍然起身,“好一個失察!朕看你們是眼瞎心盲!要麽,就是官官相護,沆瀣一氣!”
天子震怒,百官齊刷刷跪倒一片,高呼:“臣等有罪!陛下息怒!”
就在這壓抑的寂靜中,一個蒼老卻沉穩的聲音響起:“陛下息怒。老臣有話要說。”
眾人抬頭,隻見韓國公、太師、中書省左丞相注:洪武十三年已廢中書省,此處為藝術加工,突出李善長地位)李善長,顫巍巍地出列。他是淮西勳貴之首,開國元老,地位尊崇。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太師有何話說?”
李善長拱手,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陛下,田賦之法,乃曆代沿襲之祖製,丁稅、地稅並行,自有其道理。或有胥吏貪墨,士紳不法,此乃人禍,非製度之過也。陛下聖明,嚴刑峻法,查辦蠹蟲即可。若因噎廢食,輕言改製,動搖國本,恐非社稷之福。且《孟子》有雲:‘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驟然改製,觸動天下士紳,恐生變亂,望陛下三思!”
一番話,引經據典,扣上“祖製”、“國本”的大帽子,更是隱隱以“天下士紳”代言人自居,綿裏藏針,阻力十足!
不少出身士紳的文官,聞言都暗暗點頭,覺得李善長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朱元璋臉色更加難看。李善長的話,代表了一股極其強大的保守勢力。他若強行推動,必然麵臨巨大的阻力。
就在這時,一個懶洋洋的聲音從大殿角落傳來,帶著幾分戲謔:“哎喲喂,李太師這話說的,我怎麽聽著這麽耳熟啊?”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張晉不知何時溜達到了殿柱旁,靠著柱子,雙手抱胸,一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表情。
朱元璋皺眉:“張晉,朝堂之上,休得無禮!”
張晉卻渾不在意,溜溜達達走到殿中,先對朱元璋隨意拱拱手,然後轉向李善長,笑嘻嘻地說:“李太師,您老德高望重,小子我呢,就是個山野粗人,不懂什麽大道理。我就想問您老幾個問題,成不?”
李善長涵養極好,微微頷首:“先生但問無妨。”
“好!”張晉一拍手,“第一個問題,您說田賦是‘祖製’。那請問,三皇五帝那時候,收的是丁稅還是地稅?周朝的井田製,跟咱們現在這玩法一樣嗎?”
“這……”李善長一時語塞。曆代製度本就不同,所謂“祖製”本就是籠統說法。
“第二個問題,”張晉不等他回答,繼續放炮,“您說‘不得罪於巨室’。那小子我再問您,是‘巨室’的田多,還是普通小民的田加起來多?朝廷是靠著‘巨室’的稅過日子,還是靠著千千萬萬小民的稅養軍隊、修水利、賑災荒?得罪了‘巨室’,他們頂多摔幾個杯子罵幾句娘;可要是把千千萬萬小民逼得活不下去,您猜他們會幹嘛?是老老實實餓死,還是……學您當年跟著陛下……‘揭竿而起’啊?”
最後四個字,張晉說得輕飄飄,卻像一道驚雷,炸響在奉天殿!連朱元璋的眼皮都跳了一下!這是直接把“造反”倆字撂台麵上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善長臉色瞬間煞白,指著張晉,氣得胡子直抖:“你……你……狂悖!危言聳聽!”
“我狂悖?”張晉笑容一收,眼神變得銳利,“李太師,我這是話糙理不糙!您口口聲聲‘祖製’、‘國本’,可這‘祖製’要是成了蛀蟲們吸血的保護傘,這‘國本’要是建立在盤剝小民、積怨沸騰的基礎上,那這‘製’和‘本’,留著還有什麽用?等著哪天轟隆一聲,塌下來把大家都砸死嗎?”
他轉身,麵向百官,聲音提高:“諸位大人!你們捫心自問,如今這田賦,真的公平嗎?真的能長久嗎?陛下為何震怒?不是因為幾個胥吏貪墨,而是因為這製度本身已經爛透了!它讓老實人吃虧,讓投機者得利,讓朝廷收不到該收的稅,讓百姓承受不該承受的苦!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張晉又看向朱元璋,語氣帶著煽動性:“老朱!你當年為啥造反?不就是因為元朝苛政猛於虎,活不下去了嗎?現在你這大明,要是也走上那條老路,讓少數人富得流油,多數人苦不堪言,那你這江山,坐得穩嗎?對得起跟著你打天下的老兄弟,對得起天下盼著你過好日子的百姓嗎?”
這番話,如同匕首投槍,撕開了所有遮羞布,將最殘酷的現實和選擇,赤裸裸地擺在了朱元璋麵前。
朱元璋胸膛劇烈起伏,眼中血絲隱現。張晉的話,句句戳在他的心窩子上!他想起微服私訪時看到的景象,想起父母餓死的慘狀,一股混著暴戾和決絕的殺氣,衝天而起!
“夠了!”朱元璋一聲暴喝,震得殿瓦似乎都在作響!
他死死盯著李善長,一字一句道:“太師,你的意思,朕明白了。祖製?國本? 朕告訴你,朕,就是最大的祖製!大明的江山社稷,就是最重的國本! 任何阻礙大明強盛、危害百姓生計的陋規惡製,朕都要將它連根拔起!”
他又掃視跪伏在地的百官,聲音冰冷如鐵:“曾泰!詹徽!”
“臣在!”兩人渾身一顫。
“朕給你們十天時間!給朕徹查京畿田賦積弊!將那些隱匿田畝、轉嫁稅負的蠹蟲,給朕一個個揪出來!無論涉及何人,嚴懲不貸!”
“李善長!”朱元璋目光最終落在臉色灰敗的老太師身上,“改製之事,朕意已決!至於如何改,朕自有主張!退朝!”
說完,朱元璋拂袖而去,留下滿殿噤若寒蟬的百官。張晉看著朱元璋離去的背影,又瞥了一眼麵色難看的李善長等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晃晃悠悠地也走出了大殿。
風暴,已經掀起。接下來,就看朱元璋這把刀,到底有多快,有多狠了。而淮西勳貴和士紳集團,絕不會坐以待斃。一場更加激烈的較量,已在所難免。
喜歡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請大家收藏:()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