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果有果緣

字數:1654   加入書籤

A+A-


    隨著年齡增長,一同升學的江笙笙和高啟盛成了固定的同窗。高啟盛的聰慧和刻苦在舊廠街是出了名的,但他的午飯也常常是出了名的“寒酸”一個鋁飯盒,裏麵永遠是鹹菜或者鹹魚拌飯,油星都少見。江笙笙看在眼裏。奶奶的水果攤總有那麽些“瑕疵品”:運輸磕碰出一點淤青的蘋果,表皮有些幹疤的梨,熟過了頭裂開小口的芒果,或者當天沒賣完、明天可能就蔫了的小橘子……這些在奶奶眼裏“不好賣”的東西,就成了江笙笙書包裏的常客。
    “喏,阿盛。” 課間或者午休時,江笙笙總會很“自然”地把一個用舊報紙包好的水果塞給高啟盛,“今天又有幾個‘不好賣’的,奶奶說放著也是壞,你幫我吃了吧?我一個人吃不完。”
    起初,高啟盛是有些窘迫和推拒的。少年敏感的自尊心讓他覺得像在接受施舍。但江笙笙的理由總是那麽“正當”,那麽“實用”,帶著水果攤特有的樸實邏輯:“真的,你看這裏都碰傷了,賣相不好沒人要的。”“這個梨放明天就不好吃了,快幫我解決掉。”“你腦子用得多,吃點水果補補嘛,鹹魚吃多了齁得慌。” 她的眼神清澈,沒有憐憫,隻有一種“物盡其用”的坦然和一點點“幫奶奶忙”的小小責任。
    高啟盛推了幾次,終究拗不過她的堅持,也抵擋不住那新鮮水果的誘惑。那清甜的汁水,對他來說,是貧瘠飯盒之外珍貴的慰藉。他漸漸習慣了這份帶著“瑕疵”的善意,也明白了江笙笙笨拙卻溫暖的用心。有時他會默默地把作業借給她抄,或者在她被數學題難住時,用鉛筆在草稿紙上飛快地寫下解題步驟推過去,算是一種無言的回報。在充斥著鹹菜味的青春裏,江笙笙帶來的水果成了高啟盛舌尖上最鮮活的記憶,也成了兩人之間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放學後,江笙笙常常先回奶奶的水果攤幫忙。高啟盛背著書包經過時,偶爾會停下來,幫她把沉重的果筐挪一挪位置,或者在她被難纏的客人纏住時,用他那張清秀卻帶著點冷意的臉和清晰的邏輯幫著解圍。然後,江笙笙會飛快地挑幾個“今日份瑕疵品”塞進他書包側袋:“帶回去,跟強哥小蘭一起吃!”
    筒子樓裏,江家的門和高家的門,開開關關。江笙笙不再僅僅是因為害怕才上樓,有時是給高啟強送幾個剛到的、特別甜的桃子,有時是去逗弄長大了些的高啟蘭。高啟強對這個樓下看著長大的妹妹也格外照顧,家裏做點好菜,比如燉了肉,總會讓高啟盛端一碗下去給奶奶和笙笙。高啟盛嘴上可能嘀咕“又跑腿”,但腳步卻從不遲疑。
    奶奶對這一切看在眼裏,布滿皺紋的臉上總是帶著慈祥的笑意。她知道孫女的心意,也感激高家兄弟的照拂。那些“瑕疵品”水果,是她默許的,甚至是她特意留出來的。她偶爾會拉著江笙笙的手,看著樓上高家的方向,輕聲說:“高家那兩兄弟,都是好孩子。阿盛聰明,有骨氣,就是心思重。你要多幫幫他。” 江笙笙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裏隻想著明天該給阿盛帶個什麽“不好賣”的水果。就像奶奶常說的那樣:“果有果緣”
    在舊廠街斑駁的牆皮、油膩的樓道和嘈雜的人聲中,江笙笙像一株生長在水泥縫隙裏卻努力向陽的小果樹。她用帶著清甜果香的陪伴,小心翼翼地溫暖著高啟盛那因貧困而略顯陰鬱的少年時光。而高啟盛,也在他那沉默寡言的保護欲裏,為這個樓下一起長大的女孩,保留著一份旁人不易察覺的柔軟。他們的情誼,就像那些“瑕疵”水果,外表或許不那麽完美,內裏卻飽含著生活最本真的滋味——一點酸澀,更多的是在艱難歲月裏互相依偎、共同成長的清甜。
    喜歡綜影視之不晚請大家收藏:()綜影視之不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