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金山鹿苑的回眸與湯旺河的禪意

字數:1957   加入書籤

A+A-


    在伊春的第三天,楚凡的探索轉向了森林中更具靈性的部分。他去了市郊的 金山鹿苑 。這是一片被白雪覆蓋的、靜謐的河穀林地,生活著成群人工馴養的梅花鹿。
    當他踏入這片被高大鬆林環抱的穀地時,仿佛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鹿群在雪地中悠閑地踱步,偶爾低頭啃食著飼養員投喂的幹草,它們溫順的褐色眼眸如同林間最純淨的琥珀。一隻膽大的小鹿甚至走近楚凡,用它濕潤的鼻子輕輕嗅了嗅他伸出的手,那觸感冰涼而柔軟。
    然而,在這份和諧與美好之外,楚凡也敏銳地察覺到一絲不同。與在純粹野外環境中感受到的那種機警與野性不同,這裏的鹿群更多了一份依賴與馴良。它們的存在,是林業轉型、發展生態旅遊的一個縮影。森林的價值,不再僅僅是木材,還有它所承載的這份靈動與美麗。這是一種被精心嗬護的、介於自然與人工之間的生態平衡。
    下午,楚凡乘車前往 湯旺河林海奇石風景區 。這裏展現的是小興安嶺另一種風貌——花崗岩的石林與原始森林的共生。
    他徒步在景區的棧道上,身邊是曆經億萬年風蝕雨剝形成的奇崛岩石,它們像巨象、像寶塔、像奔馬,以各種不可思議的姿態矗立在林海之中。皚皚白雪覆蓋在岩石頂端和鬆枝之上,黑白交織,構成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畫卷。
    最讓他感到震撼的,是站在高處,俯瞰那 “樹在石上生,石在林中藏” 的壯麗景象。巨大的花崗岩基座上,紅鬆和雲杉頑強地將根係紮入石縫,汲取著微薄的養分,撐起一片蒼翠。生命與頑石,在此地達成了最動人的和解。
    他遇到了一位正在進行野外調研的年輕生態學者。學者告訴他:“湯旺河這片石林生態係統非常獨特和脆弱。這些長在石頭上的樹,生長極其緩慢,但它們的存在,對於固定水土、維持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保護它們,避免旅遊開發帶來的幹擾。”
    學者的話讓楚凡從美景的沉醉中清醒。伊春的森林,不僅有伐木與守護的宏大敘事,更有像石上青鬆、馴養鹿群這樣具體的、關於生態平衡與保護的微觀課題。
    傍晚,他回到市區,特意找到一家經營 藍莓製品 的小店。伊春的藍莓聞名遐邇,他買了一小瓶藍莓果醬和一杯熱乎乎的藍莓汁。那酸甜濃鬱的滋味,仿佛將整個小興安嶺夏秋的陽光與雨露都濃縮在了口中。這也是森林的慷慨饋贈,是林下經濟的生動體現。
    夜晚,楚凡在旅舍的爐火旁,看著白天拍下的照片——溫順的梅花鹿、石上的青鬆、以及那瓶深紫色的藍莓醬。他的內心充滿了複雜的感觸。
    他翻開筆記本,繼續記錄:
    “伊春的森林,向我展示了它的多副麵孔。
    在金山鹿苑,我看到了被馴化的靈性,那是人類試圖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一種溫柔嚐試。
    在湯旺河石林,我見證了生命征服貧瘠的倔強,那是一種沉默而偉大的力量。
    生態學者的憂慮提醒我,這份美麗與和諧是如此脆弱,需要最精心的嗬護。
    而一杯藍莓汁的滋味,則讓我嚐到了森林可持續利用的甘甜未來。
    伊春的‘林都’之稱,不僅在於樹木的數量,更在於它所探索的這條從‘伐木’到‘看樹’,再到與萬物共生的艱難而光輝的轉型之路。
    這片林海,思考的深度,遠超我的預期。”
    合上筆記本,鬆木燃燒的香氣依舊縈繞。楚凡感到,伊春給予他的,不再僅僅是風景的壯美,更是一種關於發展、保護與共生的,沉甸甸的生態啟蒙。他的旅程,因這片綠色的洗禮,而更具時代的深度與責任感。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