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北陵的鬆濤與西塔的燈火
字數:1791 加入書籤
在沈陽的第二天,楚凡決定去感受這座城市在曆史與工業之外,更為沉靜和日常的一麵。他首先去了 清昭陵北陵) ,這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後的陵墓,也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冬季的北陵公園,古鬆參天,積雪覆地,一派肅穆蒼茫的景象。他沿著長長的神道緩緩行走,穿過石牌坊、華表,走向那巍峨的城樓和寶頂。相比於故宮的帝王氣象,陵墓更多了一份 曆史的厚重與生命的終級思考。站在寶城之上,看著無邊鬆濤在寒風中起伏,遠處現代城市的高樓若隱若現,一種 時空交錯、古今對話 的奇妙感覺油然而生。這片土地,曾埋葬著開創帝國的君王,也養育著今日忙碌的市民。
從北陵的沉靜中走出,楚凡的探索轉向了充滿異域風情與煙火氣的 西塔街 。這裏是沈陽,乃至東北地區著名的 朝鮮族聚居區。一踏入街區,氛圍瞬間轉變。街道兩旁是密密麻麻的韓文招牌,售賣著各種韓國服裝、化妝品,但最吸引人的,還是那數不清的 朝鮮族餐館。
空氣中彌漫著烤肉的焦香、辣醬的濃鬱以及米酒的甜醇。他走進一家看起來十分地道的餐館,點了 烤五花肉、海鮮蔥餅 和 冷麵。服務員用帶著朝鮮語口音的漢語熱情招呼,周圍食客的交談聲中也夾雜著流利的朝鮮語。當烤得滋滋冒油的五花肉裹上生菜和辣醬送入口中,當那碗帶著冰碴、酸甜清爽的冷麵下肚時,楚凡感受到了沈陽作為 多民族融合、文化多元 的都市魅力。西塔的燈火與喧囂,是這座城市活力與包容性的生動體現。
下午,他去了 張氏帥府 大帥府)。這座兼具中式傳統和西式風格的建築群,是奉係軍閥首領張作霖及其子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行走其中,仿佛置身於民國風雲激蕩的曆史現場,那段關乎東北命運、乃至中國走向的錯綜複雜的曆史,在這裏變得觸手可及。從清朝的龍興,到民國的紛爭,再到共和國的工業建設,沈陽的曆史層次如此豐富, 幾乎每一步都踩在曆史的脈搏上。
傍晚,他再次漫步在中街,感受著這條百年商業老街的繁華。古老的建築與現代的商場並存,人流如織,霓虹閃爍。他在一家老字號買了 馬家燒麥 ,皮薄如紙,餡料鮮美,是沈陽小吃的又一代表。
回到酒店,楚凡的感官被這一天極致的“靜”北陵)與“鬧”西塔)、“古”帥府)與“今”中街)所充滿。沈陽的形象愈發飽滿立體。
他翻開筆記本,繼續記錄:
“沈陽的第二日,我在北陵的鬆濤與西塔的燈火間,感受到了你作為古都與現代都市的完整呼吸。
北陵的沉靜,是曆史的深遠回響;西塔的喧囂,是多元文化的鮮活脈動。
從帝王的陵寢到少帥的府邸,再到飄著烤肉的朝鮮族街區,你的每一層曆史與文化,都未曾被遺忘,而是在今日的土壤中繼續生長、交融。
一隻馬家燒麥的精致,與老邊餃子的醇厚、西塔烤肉的豪邁一起,構成了沈陽滋味的多彩拚圖。
沈陽,你教會我,一座偉大城市的魅力,在於它能將如此多的矛盾與差異,和諧地容納於一身,並煥發出勃勃生機。”
合上筆記本,窗外沈陽的夜晚,古老與現代的光芒交織。楚凡知道,他的旅程即將真正結束,而沈陽,正以它無比豐富的內涵,為他提供著最後,也是最豐盛的精神盛宴。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