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筆架山的天橋與石橋子的早市
字數:1757 加入書籤
在錦州的第二天,楚凡決定去感受這座城市與海的連接。他乘車前往了位於錦州灣的 筆架山風景區。筆架山最神奇之處在於那條隨著潮汐漲落而時隱時現的天然卵石通道—— “天橋”。
冬季並非觀賞“天橋”的最佳季節,海風凜冽,海水顏色深沉。他乘坐快艇登上筆架山,站在山上眺望無邊的大海,雖然寒冷,但那種 海天開闊、波濤洶湧的壯麗,依然讓他心潮澎湃。山上有呂祖亭、太陽殿等道教建築,香火繚繞,為這片山海增添了幾分仙氣與神秘。想象著夏季潮水退去,“天橋”浮現,遊人踏浪而行的景象,楚凡感受到了大自然造化的神奇與錦州作為 海濱城市 的獨特魅力。
從筆架山回到市區,楚凡的探索轉向了最接地氣的市民生活。他聽聞 石橋子早市 非常有名,便在第二天清晨趕了過去。
還未走近,鼎沸的人聲和混雜的食物香氣便已傳來。早市規模巨大,人流如織,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攤位上售賣著各種新鮮蔬菜、水果、肉類、水產,還有無數誘人的早餐和熟食。他在一個攤位前排隊買了錦州特色的 豆皮兒一種豆製品,可卷蔥醬或夾餡料吃),又在一個油炸攤買了 炸大棗 和 炸小黃花魚。
他手裏捧著熱乎乎的吃食,站在熙攘的人群中,看著大爺大媽們熟練地挑選著食材,與小販們熱烈地討價還價。這份 熱氣騰騰、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畫卷,與筆架山的海闊天空、遼沈戰役的曆史硝煙,共同構成了錦州真實而生動的城市肌理。曆史與自然賦予城市骨架,而這日常的煙火氣,才是它永恒流動的血液。
下午,他特意尋訪了錦州的老街區,看到一些 日偽時期和建國初期 的老建築依舊散落在城市各處,它們沉默地矗立著,是這座城市複雜曆史的又一層印記。
傍晚,他再次品嚐了 錦州燒烤,這次嚐試了不同的品類,感受著這種融入錦州人血液的飲食文化所帶來的簡單而直接的快樂。
行走在錦州的街頭,古塔、紀念館、燒烤攤、早市、筆架山……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讓楚凡對這座城市的理解變得更加立體。錦州,既是 曆史的通道,也是 生活的容器;既有 戰爭的傷痕,也有 海洋的胸懷 和 市井的溫情。
回到住處,他翻開筆記本,繼續記錄:
“錦州的第二日,我在筆架山的海風與石橋子的早市間,感受到了你作為海濱之城與生活之地的完整氣息。
筆架山的‘天橋’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連接著陸地與海洋的夢想;石橋子的早市則是人間煙火的盛大舞台,演繹著最真實的生活劇本。
一口炸小魚的酥香,一碗豆皮兒的清爽,是錦州人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幸福。
你讓我看到,一座英雄的城市,不僅要有承載曆史的肩膀,更要有擁抱生活的熱情與麵向海洋的開闊。
這份由曆史烽火、自然奇觀與市井溫情共同釀造的感受,將深深烙印在我的遼寧記憶之中。”
合上筆記本,窗外錦州的夜晚,或許能聽到遠處傳來的海浪聲與近處城市的車馬聲交織。楚凡感到,自己對這座城市的理解,因為融入了其海洋與市井的維度,而變得更加豐滿和充滿生機。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