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灰印下的新規劃

字數:3144   加入書籤

A+A-


    艾琳站在高坡上,目光掃過田裏勞作的人影。鋤頭起落有節奏地敲進泥土,孩子們在田埂邊追逐,笑聲穿過麥苗。她看了一會兒,轉身緩步走下坡道,腳踩在鬆軟的土路上,沒有發出太大聲響。
    她沿著田壟穿行,視線落在幾個翻地的男人身上。犁鏵入土太深,拉犁的牛喘著粗氣,趕犁人額上汗珠滾落。她停下腳步,看著那道犁溝——過深的耕作會耗盡地力,來年收成就得打折扣。不遠處,一名婦人彎腰撒種,手揚得太高,穀粒飛得散亂,有的落在硬土上,根本發不了芽。幾個孩子蹲在溝邊玩泥巴,沒人教他們認墒情、看風向。
    她在村口石墩坐下,從懷裏取出小木冊和半截炭筆。冊子邊緣已磨損,裏麵記著些零散的農事觀察:哪塊地去年澇了,哪片坡適合輪作豆類,哪種糞肥漚得最透。她翻開空白頁,開始畫圖。犁頭的角度改小些,配上輕便架杆,能省一半力氣;播種用竹篩定量分撒,出苗才齊;田塊之間留窄渠引水,旱季也能保潤。這些不是新奇之物,是她早年隨商隊走過七八個村子時見過的做法。那時她隻當是路過風景,如今卻成了可落地的念頭。
    炭筆在紙上沙沙移動,勾出一道道線條。她沒抬頭,但能感覺到陽光漸漸爬過腳背。遠處傳來補網婦人喚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夾雜著青年扛鋤頭歸來的腳步聲。生活平靜得像一池靜水,但她知道,這平靜底下藏著停滯。大家不再怕死,卻也沒想過怎麽活得更好。
    拐角處響起緩慢而穩重的腳步聲。老村長拄著拐杖走來,在她身旁站定,目光投向田裏收工的人群。
    “丫頭,”他開口,“咱們得讓日子更紅火。”
    艾琳合上木冊,抬眼看他。老人臉上皺紋比從前舒展了些,眼神也不再總是警覺地掃視山林。他說這話時語氣平常,卻像一塊石頭落進水裏,激起了她心裏早就攢著的波瀾。
    “我想教大家些新種法。”她說。
    老村長轉過頭,眉頭微動。“和以前不一樣?”
    “不一樣。”她點頭,“犁得淺些,播得勻些,地歇得明白些。不用多添種子,也不用多使力氣,收成能多兩成。”
    老人沒立刻應話。他盯著遠處一塊剛翻過的地,良久才問:“要是有人不信呢?說你瞎改祖宗規矩?”
    “那就讓他們親眼看看。”艾琳說,“找一塊地試,春播前整好畦,夏末收的時候,誰家畝產少,誰就還用老法子。”
    老村長嘴角牽了一下。“你還是那個性子,不爭嘴,隻爭實證。”他頓了頓,“打穀場空著,農閑時候多,你要是想講,我挨家去說。”
    “不用挨家去。”艾琳搖頭,“你隻要在飯後提一句,願意聽的自然會來。不願來的,逼也逼不出好結果。”
    兩人沉默片刻。風吹過麥梢,發出細微的響動。一隻麻雀從屋簷躍下,叼了粒散落的穀子又飛走。
    “十年前,”老村長忽然說,“有人餓得啃樹皮,都不敢提‘明年多種點’這句話。怕的是天不下雨,怕的是賊來搶,怕的是說了也白說。”他看向艾琳,“現在不怕了。不是因為糧倉滿了,是因為有人敢想了。”
    艾琳沒接話。她把木冊收進懷裏,起身拍了拍衣角的塵土。
    “我去穀倉寫下來。”她說,“把該講的理清楚。”
    老村長點點頭,轉身慢慢往自家方向走。他的背影依舊佝僂,腳步卻比前些年穩得多。
    艾琳穿過村子,走向穀倉。門軸轉動的聲音很輕,屋內光線昏暗,隻有高處小窗透進一線日光。她沒點燈,徑直走到角落那張舊桌前,鋪開一張羊皮紙。這是她特意留下的備用皮料,原本打算用來畫防禦圖,現在派上了別的用場。
    她磨了墨,蘸筆寫下第一行字:“春播三要:時、深、密。”筆畫平穩,每一劃都像在夯實一個念頭。接著列出深耕淺播的具體尺寸,溝渠排水的坡度標準,糞肥與草灰混合的比例。她寫得慢,但不停頓。這些內容早已在心裏過了無數遍,隻是從未有機會落成章法。
    中途她停下一次,從懷裏摸出灰印。它被油紙包著,邊角有些毛糙,顏色也不如當初鮮亮。她解開油紙,將羽毛放在羊皮紙一角,像是為這份計劃壓個鎮紙。然後繼續寫下去。
    “輪作三年周期:麥—豆—休;豆根固氮,休地養墒……”
    “灌溉宜早晚,避午間烈陽;若遇連晴,每五日補水一次……”
    她寫完最後一項,放下筆,手指輕輕撫過紙麵。上麵的內容不算多,但足夠開啟一場改變。這不是戰時的部署圖,不需要火油與陷阱,但它同樣關乎生存——是從勉強活著,到真正活好的那一躍。
    外頭傳來幾聲孩童嬉鬧,緊接著是補網婦人喚人歸家的嗓音。太陽偏西,穀倉裏的光線變得更暗。她沒收拾東西,隻是靜靜坐著,聽著外麵的生活聲一點點沉下去。
    片刻後,她起身吹滅本就沒點的油燈,將羊皮紙折好塞進木冊,重新放進懷裏。出門時順手帶上了門,鎖扣落下,發出輕微的哢噠聲。
    她沒回住處,而是朝打穀場走去。場地上空無一人,石碾靠在牆邊,幾根晾繩垂著未收的麻布。她站在中央,想象幾天後這裏站滿村民的樣子——有人抱著鋤頭,有人牽著孩子,有人皺眉質疑,也有人默默記下她說的話。
    她不需要所有人都信。隻要有人願意試,就夠了。
    她轉身往村中走,途中經過東屋廢墟旁的新房。持魚叉青年正蹲在門口修補籬笆,見她路過,抬頭打了聲招呼。她點頭回應,繼續前行。
    快到穀倉時,她停下腳步,回頭望了一眼打穀場。夕陽餘暉灑在空曠的場地上,映出一道長長的影子。
    她把手伸進懷裏,確認木冊還在。
    然後邁步走進穀倉,點亮油燈,取出炭筆,在羊皮紙背麵寫下第一句備課提綱:
    “明天要說的第一件事,是為什麽犁不能犁得太深。”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