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儲備物資的新計劃
字數:3953 加入書籤
釘入木板的鐵鏈微微顫動,餘音散在風裏。艾琳收回手,指尖掃過倉房牆上那塊空白木板,炭條隨即劃下第一道線。
她畫出三列豎欄,左側寫“箭矢、火油”,中部寫“糧、水”,右側寫“草藥、布帶”。字跡粗直,不加修飾。老村長站在幾步外看著,拐杖輕點地麵。李三抱著一疊木片走來,腳步停在圖前。老匠人隨後也到了,手裏還攥著那段從沉船撈起的舊鐵鏈。
“鐵鏈能鎖住陷阱,”艾琳開口,“鎖不住饑餓與傷痛。”她將炭條往下一頓,“現在該談儲備了。”
老村長沒應聲,隻抬眼看了看四周。打穀場邊緣有幾個青年坐在石墩上歇息,肩頭沾著昨日修工事時落下的灰土。他們朝這邊望了一眼,又低頭說話去了。
艾琳不理,繼續道:“箭矢每日消耗多少,我們已有記錄。但庫存不清,輪值交接時常差幾支。木材堆在西角日曬雨淋,半數不能用。糧食分藏各家,誰也不知道還能撐幾天。草藥隻剩兩包陳年幹葉,繃帶撕了再縫,早已不成形。”
她說一句,點一下對應的欄目。
“從今日起,三項重點:箭要批量做,糧要統一點,藥要進山采。每項定人負責,每日報進度。”
李三低頭翻動手中木片,小聲問:“青壯剛修完陷坑,不少人喊累……這會兒再開工,怕人心不齊。”
“人心若散,防線再深也沒用。”艾琳看向他,“你清點木材鐵釘,今晚列出可用數目。明日辰時前交我。另選八名青壯,分兩班製箭,工具由倉房統一發,廢料歸庫,不得私留。”
李三點頭記下。
艾琳轉向老匠人:“弓損了七張,有三張還能修。你帶兩人專管修複,另把船上繳獲的刀頭拆解,能改短矛頭的就改。每日報出可裝配數量。”
老匠人沉默片刻,終於應下:“好。”
最後她看向老村長:“各家餘糧,請您牽頭登記。不論多少,盡數報來,統一入庫。吃用按需分配,戰時優先供給守崗者。”
老村長眉頭微皺:“這做法……怕有人不願。”
“不是願不願,是能不能活。”艾琳語氣不變,“昨夜我們贏了,是因為敵人沒帶火油罐,沒用攻城槌,也沒派騎兵衝陣。他們下次若帶了呢?我們拿什麽擋?靠空肚子拉弓?靠折斷的箭杆拚殺?”
老村長盯著她看了許久,終是點了點頭:“我這就去召集各家主事。”
三人各自領命離去。艾琳未動,手指在圖上劃過,又添一行小字:“百支箭記功一次,采藥歸者補糧,名錄刻壁。”
打穀場中央的石台前漸漸聚起人影。幾名參與過戰鬥的青年站在一起,臉上帶著倦意。
艾琳走上石台,手中舉起一支斷箭——羽片焦黑,箭杆裂開一道細縫。
“這一支,擋住了一個海盜。”她聲音不高,卻傳得遠,“我們勝了,是因為運氣好。他們七艘船,隻來了四百人不到,攻勢也亂。若來的是五百精兵,帶雲梯、火炮,你們覺得還能守住嗎?”
沒人答話。
“敵人不會給我們兩次機會。”她將斷箭插進石縫,“所以現在必須準備。箭要做足千支,糧要存夠六十日,草藥要備齊止血、退熱、鎮痛三類。這不是為了今天,是為了下一次警報響起時,我們還能站在這裏。”
台下有人低聲嘟囔:“海盜都跑了,哪還有下次?”
艾琳聽到了,不惱:“跑了一個隊伍,不代表沒有下一個。海邊的風不會停,海上的船也不會絕。”
她頓了頓,接著說:“從今日起,每完成百支合格箭矢,記功一次。功可換糧、換布、換工具。采藥隊平安歸來,每人額外補三天口糧。所有參與者,名字刻在倉房側壁‘守護名錄’上,子孫可見。”
人群開始騷動。有人交換眼神,有人低頭思量。
一名婦人走出來,聲音發緊:“采藥進山,萬一遇獸怎麽辦?我男人剛從戰場上下來,我不想他再冒險。”
“采藥隊不進深林。”艾琳答得幹脆,“隻走北坡緩道,限三人一組,白日往返。帶隊者由我指定,路線、標記、禁忌全講明。誤采毒草者不罰,但須複訓。若真遇險,哨崗敲鍾,伏兵可接應。”
那婦人咬唇不語,終究沒再反對。
散去前,艾琳當眾寫下第一份名單:製箭組十二人,輪值兩班;糧政登記由老村長領五位長者;采藥隊三人——獵戶家的王石頭、趙二河,加上曾幫醫者采過藥的陳寡婦。
午後陽光斜照,打穀場重新忙碌起來。
李三帶著人在倉房前清點木材,逐根丈量、分類,記入木片。兩名少年蹲在角落試削箭杆,老匠人偶爾過去指點幾句。西麵傳來叮當聲,那是拆解金屬殘件的聲音。
艾琳走到山腳路口,麵前擺著一張手繪簡圖,墨線勾出北坡走勢,標紅處寫著“白茅根”“野菊”“川烏慎用)”。
她攤開布包,取出幾株幹草樣本,一一指認:“白茅根皮白內韌,挖三寸即可;野菊開黃花,揉葉有苦香;川烏葉如掌,根黑如炭,取拇指大一塊足矣,多則中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人圍聽著,頻頻點頭。
“路徑隻走這裏。”她手指沿紅線滑動,“晨出午歸,不得偏離。若見陌生藤蔓或異色菌菇,寧可空手也不碰。聽見鷹嘯即返,聽見鍾聲立刻隱蔽。”
最後,她將圖卷起,交到王石頭手中:“你們三個最穩重。回來時,草藥交醫棚清點,人到我這兒報到。”
王石頭接過圖,鄭重揣進懷裏。趙二河背著空簍,陳寡婦提著小鏟,三人整了整衣裝,邁步上坡。
艾琳站在路口,目送他們身影漸行漸高,隱入樹影之間。
她轉身返回打穀場,途中經過西坡。新設的響鈴裝置掛在灌木後,陶罐隨風輕晃,石子發出細微碰撞聲。她伸手撥了一下藤索,聲音清晰可聞。
李三迎上來,遞過一份木片:“木材夠製箭六百支,若省著用,加枯枝可至八百。鐵釘十七枚,全用於箭頭固定。”
艾琳接過,快速掃過數字:“通知製箭組,今日先做一百支,驗合格後再擴產。老匠人那邊,弓修好幾張報我。”
“是。”
她又問:“糧戶登記何時開始?”
“老村長已派人去喚人,預計申時初開始。”
艾琳點頭,走向石台。夕陽將她的影子投在平整的石板上,手中握著剛匯總的糧食登記初稿,紙頁邊角已有些磨損。身旁放著草藥圖譜和一塊新刻的箭矢進度牌,上麵用炭筆寫著“第一班:完成三十七支”。
村民陸續奔赴各自崗位。有人搬運木料,有人核對清單,有人蹲在打穀場邊試磨箭頭。倉房側壁那塊空白木板上,已有人提前刻下第一個名字——李三。
艾琳站著沒動。她望著西坡方向,那裏有一麵窄旗垂在竿頭,尚未升起。風吹過耳際,帶來遠處山道的一絲塵味。
她抬起手,將進度牌翻了個麵。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