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物資籌集,希望漸顯
字數:3711 加入書籤
艾琳推開主廳的木門,濕透的鬥篷在地麵拖出一道水痕。她沒有脫下,也沒有坐下,直接走到長桌前,從懷裏取出那塊染血的布片,平鋪在桌上。
“這是昨天在林子裏找到的。”她的聲音很輕,但每個人都聽清了,“一個孩子死前攥著的。”
屋內一片寂靜。幾位村老坐在角落,低著頭不說話。爐火劈啪響了一聲,有人挪動了椅子。
艾琳繼續說:“敵軍已經開始運送攻城器械。他們不是來搶地盤的,是來滅人的。燒村子,殺老人,餓死孩子。下一個被燒掉的,可能是你們任何一個。”
一位白發老人抬起頭:“我們捐了糧,自己吃什麽?冬天還沒過完。”
“我知道。”艾琳點頭,“我沒有帶夠金幣去談合作。但我帶回了一個承諾——隻要我們守住這片土地,活下來的人,都不會白付出。”
她停頓了一下:“我不是來下令的。我是來請求你們一起做決定的。”
沒人回應。窗外雨聲漸弱,天邊泛起灰白。
過了很久,東村的老婦人站了起來。她拄著拐杖,走到桌前,把手放在布片上。
“我兒子死在北村那場火裏。”她說,“我沒留下什麽。但我家還有兩袋黑麥,明天送來。”
另一個男人開口:“我家有半捆麻繩,能綁盾牌。”
接著是第三個聲音:“舊斧頭一把,還能用。”
艾琳記下每一項,寫在羊皮紙上。沒有誇獎,也沒有激動,隻是認真寫下名字和物品。
會議結束時,已有十七戶答應捐獻。不算多,但足夠開始。
她走出主廳,天剛亮。泥路上積著水坑,她踩著碎石往前走,肩膀上的傷一陣陣發緊。但她沒停下來。
第一站是北村。房子大多塌了,剩下的人住在臨時搭的棚子裏。她走進一戶人家,女人正在煮稀粥。鍋很小,米粒稀疏。
“你要捐多少?”女人問。
“不一定要捐。”艾琳說,“我說的是自願。你有多少,願意給多少,都行。”
女人盯著她看了幾秒,轉身從床底下拖出一個小袋子。“三升麥子。”她說,“是我留著喂雞的。”
艾琳接過袋子,放在門口的推車上。車已經有些滿,但還不算重。
她在村裏走了整整一天。每到一家,都說同樣的話:“東西不會白給。它們會變成武器,變成護甲,用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有人搖頭,也有人默默拿出藏好的糧食。一個少年把攢了半年的柴堆推了過來。老鐵匠翻出壓箱底的一副皮甲殘片,說可以交給工匠重做。
太陽偏西時,車隊回到了主廳外的空地。村民們陸續送來物資。一袋穀物,一把舊矛,一塊布……堆在一起,不高,但越來越多。
當晚,艾琳寫了三封信。內容一樣:以戰後十年商稅減免三成、優先通行權為條件,換取物資預支。她讓信使連夜出發,送往三個鄰近小鎮。
她知道商人怕風險。所以她在信裏寫得很清楚:“若我敗,此約作廢;若我勝,你們將是第一批受益者。”
三天後,一輛破舊的商隊馬車駛入領地。領頭的是個駝背男人,臉上皺紋很深,眼神卻 sharp。
“帶來了四十袋麵粉,三十套修補過的鐵甲,八十支矛尖。”他說,“都是我能湊出來的。”
“謝謝。”艾琳站在車旁,看著手下清點。
商人沒走。“你真會守信?”
“我以布萊克之名起誓。”她說,“活下來的人,都不會白付出。”
商人點點頭,揮手讓手下卸貨。
物資加上村民捐獻的,已經接近目標。但還差十幾袋糧,二十套甲胄。
艾琳去找老鐵匠。兩人蹲在熔爐邊,看著廢棄守城器械的零件。
“這些能做什麽?”她問。
“護臂。”老人說,“結實,不重,夠用。”
“多久能做完?”
“今晚通宵,明天中午前交貨。”
艾琳起身:“我讓人送吃的過來,別停。”
夜裏她去了南村。三戶人家合養了一頭豬,原本打算熬過寒冬。
她站在院外,沒進去。
戶主走出來:“聽說缺糧?”
她點頭。
“那頭豬……我們商量好了,殺了換糧。”男人說,“按市價折算,能抵十五袋穀。”
“你們自己怎麽辦?”
“我們省著點。”他笑了笑,“總比被人燒死強。”
第二天黃昏,所有物資清點完畢。倉庫大門關上,鎖扣落下。清單核對無誤:兩百零三袋糧食,五十二套鐵甲,一百零七把長矛組件。
艾琳站在院子裏,看著車隊整備。馬匹飲水,車輪加固,麻繩重新綁緊。
村老們圍了過來。沒人說話,但他們的眼神變了。不再是懷疑,也不是恐懼,而是一種沉靜的堅定。
她轉身走進主廳,換下濕衣,披上輕甲。頭發束起,佩劍掛好。肩上的傷還在疼,像有根針紮在裏麵,但她習慣了。
外麵傳來腳步聲。遊俠甲走來,手裏拿著新修好的箭袋。
“西線平安。”他說,“巡邏隊換了班。”
她點頭:“準備出發。”
“現在就走?”
“明天拂曉。”她說,“不能再等。”
夜風穿過庭院,吹動旗杆上的布條。遠處,幾個孩子正把最後一批柴薪搬進倉庫。老婦人坐在門前縫補一麵破損的旗幟。
艾琳走到車隊旁,檢查最後一輛貨車的繩結。她用力拉了拉,確認牢固。
月亮升起來了。
她站在車影之間,手扶劍柄。
遠處傳來犬吠。
馬蹄輕踏地麵。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