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鄰國動向,再起波瀾

字數:4011   加入書籤

A+A-


    箭矢釘在校場邊緣的木樁上,尾羽微微顫動。艾琳站在原地,沒有立刻上前。她剛結束一整日的訓練安排,右臂的布條已經被滲出的血浸透了一角,但她沒去管。
    她緩步走過去,蹲下身,伸手握住箭杆。箭羽是灰褐色的,紋理粗糙,來自北方鬆林的老樹。這種木材隻有鄰國北境才有。她輕輕轉動箭身,看到箭杆底部刻著一道短斜線——那是邊境巡邏隊用的標記,表示消息來自敵方活動區。
    她把箭拔下來,站起身,直接走向校場角落的值哨點。一名斥候正在那裏清點裝備,抬頭看見她走來,立刻立正。
    “你帶三個人,”艾琳低聲說,“沿箭來的方向往林子裏走十裏,查有沒有人留下蹤跡。重點看地麵、樹枝折斷的位置,還有火堆殘燼。天亮前回來報我。”
    斥候點頭,收起工具就走。艾琳看著他消失在林邊,轉身回到議事廳側室。屋內隻有一張長桌,牆上掛著一幅邊境地形圖。她點亮油燈,把地圖鋪開,用石塊壓住四角。
    手指從己方防線一路劃到山穀北口,停在一條隱秘小道上。那條路通向鄰國主力營地,平時少有人走,但最近幾次偵查都發現了車轍印。她盯著那個位置,腦海中回放過去幾天的情報:補給被燒,敵軍潰退,按常理該撤兵休整。可這支軍隊沒有後撤,反而在加快集結。
    她記得昨夜訓練結束時,士兵自發加練夜戰動作。那時她以為警戒體係已經穩固。但現在一支無名箭矢能悄無聲息地射入校場,說明漏洞還在。
    天剛亮,斥候回來了。他跪在門外,身上沾滿露水和泥點,聲音低沉:“我們順著箭道追了十裏,在北嶺密林發現了三處熄滅的篝火,周圍有大量馬蹄印,深且密集,方向朝南,應該是連夜趕路留下的。”
    艾琳站在桌前,沒說話。
    斥候繼續說:“更奇怪的是,我們看到一隊長騎兵,約莫三十人,穿著灰袍,臉上罩著鐵網,不跟主力同行,單獨列隊行進。他們的盔甲不是鄰國常備軍的樣式,也不像本地部族。”
    “他們走路快嗎?”艾琳問。
    “不快。馬步很穩,像是長途跋涉過來的,隊伍中間還有馱物資的驢車。”
    艾琳眉頭皺緊。陌生裝束,獨立編隊,長途調動——這不是普通增援。鄰國在補給線被斷的情況下不僅沒退,反而調來新力量,說明他們早有準備,甚至可能等的就是這個時機。
    她走到地圖前,指尖落在山穀以北的隘口。“這裏最近有沒有遊哨經過?”
    “昨天下午有一隊巡過,沒發現異常。”
    “現在開始,加派兩隊遊哨,三十裏內所有通道都要覆蓋。白天兩班,夜裏兩班,輪著走。”她頓了頓,“另外,凡看到穿灰袍、戴麵罩的人,不管動靜,立刻上報。不要靠近,也不要打草驚蛇。”
    斥候應聲退下。屋裏隻剩下艾琳一人。油燈的光映在地圖上,邊境線被照得清晰。她盯著那條小道,想起前幾天繳獲的黑色皮袋——裏麵是一份未完成的調度令草稿,寫著“第三階段兵力重組”,但沒提具體來源。
    現在看來,那份調度令是真的。敵人根本沒有被打垮,他們在重組,而且速度比預想中更快。
    她拿起炭筆,在地圖上圈出幾個關鍵點:北嶺密林、東側隘口、山穀出口。每一處都可能是下一步行動的起點。但她不能輕舉妄動。眼下情報太少,一旦誤判,整個防線都會被動搖。
    門外傳來腳步聲,另一名斥候匆匆趕來,手裏攥著一塊布條。“北坡巡哨發現一處新腳印,五個人的,鞋底紋路沒見過,像是從外地來的。他們沒追,按您昨晚的命令,回來報信。”
    艾琳接過布條,上麵畫著鞋印的輪廓。線條粗,底麵寬,不像本地士兵常用的軟底靴。這種鞋更適合長途行軍,防滑耐磨。
    她把布條放在桌上,與地圖並排。兩份情報指向同一個方向:鄰國正在從外部調人。這些人不是散兵遊勇,而是有組織地進入戰區。他們為什麽不走大路?為什麽要遮臉?為什麽避開主力部隊?
    這些問題沒有答案。但她知道一點:敵人不再依賴原有補給線,他們有了新的支撐點。
    她走出側室,站在議事廳門口。清晨的風帶著濕氣吹過來,營地已經開始忙碌。士兵們清理校場,搬運訓練器材,沒人察覺昨晚那支箭意味著什麽。
    艾琳沒有召集任何人。她回到屋內,重新看向地圖。這一次,她的目光停在鄰國邊境深處的一個小鎮。那裏原本隻是個小據點,但最近三次偵查都提到,有車隊從那裏出發,夜間通行,無旗號。
    如果敵軍的新力量是從那裏來的,那麽那裏就是樞紐。
    她拿起炭筆,在小鎮位置畫了個圈。然後寫下一行字:確認人員來源,查明灰袍部隊歸屬。
    這是下一步必須做的事。但在做之前,她得確保自己的防線不會因為內部鬆懈而崩塌。
    她走出屋子,找到負責輪值的隊長。“今晚開始,所有崗哨提前一小時換班,夜間巡查路線隨機調整,不準按老順序走。另外,校場周圍加設兩處暗哨,位置你自己定,但必須能看到林子入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隊長記下命令,轉身去安排。艾琳站在原地,看著遠處山脊。晨霧還沒散盡,山體輪廓模糊不清。就像現在的局勢,看得見威脅,卻看不清全貌。
    她回到側室,取下腰間的劍,放在桌上。劍柄上有道新劃痕,是昨天訓練時撞到石頭留下的。她用布擦了擦,沒擦掉。這把劍陪她打了這麽多仗,早就不再光亮如新。
    門外又有人來報。這次是東嶺巡哨的士兵。“我們在半山腰發現一處新搭的棚子,沒人,但地上有吃剩的幹糧袋,印著鄰國北部的徽記。袋子是新的,最多丟了一天。”
    艾琳抬起頭。“棚子離主路多遠?”
    “不到半裏,藏在岩縫後麵,外麵看不到。”
    她站起身,腦子裏迅速推演:敵軍派人潛入境內,建立臨時落腳點,說明他們打算長期活動。這不是試探,是鋪路。
    她快步走向校場,召來兩名遊哨骨幹。“你們各帶五個人,分成兩組,一組查東嶺沿線所有隱蔽地點,另一組去南坡接應北嶺斥候,接手他們的偵查區域。記住,隻觀察,不交手。發現任何異常,立刻回來報我。”
    兩人領命而去。艾琳站在校場中央,風吹起她的衣角。她右臂的傷口又開始發燙,但她沒去碰。現在不是處理傷的時候。
    她需要更多情報,更準確的情報。光靠幾處腳印、一堆篝火殘燼,不足以判斷敵軍整體動向。但她也不能等。每拖一天,對方的部署就越完整。
    她走回議事廳側室,再次攤開地圖。炭筆在紙上移動,連接起所有已知線索:灰袍騎兵、夜間行軍、陌生鞋印、隱藏棚屋、北方鬆木箭矢……這些碎片正在拚成一幅圖。
    圖的中心隻有一個:鄰國正在調動一支不屬於常規編製的部隊,而這支部隊,已經進入戰場範圍。
    她放下筆,站直身體。眼神沉了下來。
    這不是收尾。是開端。
    她拿起劍,插回腰間。轉身走向門口,腳步穩定。
    一隻手剛碰到門框,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斥候衝進來,臉色發白。
    “西穀口……發現了三具屍體。”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