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戰前準備,嚴陣以待

字數:2788   加入書籤

A+A-


    天剛亮,艾琳就站在了校場邊上。她沒回居所,昨夜在議事廳寫完字條後直接睡了兩個時辰。眼下黑影明顯,但她眼神清醒。兵械庫的門敞開著,士兵們正一排排搬出武器。
    她走進去,翻開登記簿。第一頁寫著昨日清點結果:弓損三十七張,矛頭鏽蝕四十九支,劍刃卷口十二柄。數字旁邊是工隊長的簽名,墨跡未幹。
    “把壞的全擺出來。”她說。
    士兵們動作很快。不一會兒,破損兵器堆成了小山。一張弓的弦鬆垮垂地,艾琳伸手拉了拉,聽到細微的撕裂聲。她放下,轉身對身後老兵說:“你們五個,今天隻做一件事——修裝備。”
    老兵點頭,開始分揀。有人拿銼刀磨矛尖,有人換弓弦。艾琳拿起一張新弓,在掌心壓彎測試。她抽出一支箭搭上,拉滿,鬆手。箭飛出去釘進木樁,尾羽還在抖。
    “弓弦不能鬆。”她說,“戰場上一秒遲滯就是一條命。每張弓都要試射一次。”
    士兵應聲記下。另一人跑來報告,備用武器庫存不足,缺長矛二十根、短刀十五把。艾琳想了想:“把倉庫裏那批舊鐵熔了,鐵匠鋪現在就開始打。今天必須補上。”
    她走出兵械庫,太陽已經升起。村邊的小路上,村民正往領地外圍走。他們扛著鋤頭、鐵鍬,三五成群。士兵分成小組,在路口等他們。
    艾琳走到第一段防線位置。這裏土硬,挖不動。一個村民蹲在地上,鐵鍬插進土裏隻有一寸深。他擦汗,喘氣。
    “換地方。”艾琳說,“從東坡開始,那邊土鬆。”
    她帶著人往東走。五名士兵帶十名村民為一組,每組負責三十步壕溝。輪班製,兩小時一換。這樣不會聚集太多人,也不容易被遠處看見。
    她在一處拐角停下。這裏是必經之路,馬隊隻能單列通過。她蹲下,用手量寬度。“前麵挖陷坑,深三尺,寬兩步。下麵放削尖的木樁。”
    村民問怎麽偽裝。她抓起一把枯草鋪在坑口,又撒上浮土。“踩上去像實的,但馬蹄會陷進去。記住,填土角度要斜,讓馬滑下去,不是跳過去。”
    士兵照做。另一組人在後麵架拒馬。橫木加鐵釘,固定在地麵。再往後拉絆索網,低到貼地,上麵蓋草葉。整條防線分三層,層層遞進。
    艾琳一路查看。有處陷坑太淺,她讓人重挖。有段拒馬鬆動,她親自擰緊鐵箍。太陽到頭頂時,第一段工事完成。她拍掉手上的泥,走向下一個點。
    下午,她回到高崗。這裏是指揮中樞,視野開闊。四名信使已在等候。她給他們每人一支哨笛,顏色不同。
    “紅色管北麵,綠色管南,藍管東,黃管西。”她說,“短鳴一次是警戒,長兩響是敵近,三短一長是撤退。現在試一次。”
    她吹響紅色哨笛,長兩響。遠處北崗哨塔上,一名士兵立刻舉旗回應。接著其他方向也傳來回音,旗子依次揚起。
    “通了。”她說。
    她又檢查急救站。三個洞穴都已設好,分別藏在林後、岩縫和舊窯裏。每個裏麵都有清水、止血布、擔架。老婦人帶著兩名婦女在清點藥材。
    “繃帶夠嗎?”艾琳問。
    “最後一箱剛封好。”老婦人遞出清單。
    艾琳翻看,確認數量無誤。她把箱子重新鎖上,鑰匙交給老婦人。“開戰後,你們比刀劍更重要。別衝前線,救人優先。”
    老婦人點頭。艾琳又去糧藥庫。兩名村民正在登記出入賬。她抽查三筆記錄,全部對得上。她留下一句話:“今晚八點前,所有物資分配完畢。明早六點,各崗位領取補給。”
    她回到高崗時,太陽開始西沉。士兵陸續回報:武器檢修完成九成,備用裝備補齊,防線主體完工,信使係統驗證無誤,急救站準備就緒。
    她登上了望塔。從這裏能看到整個布局。壕溝蜿蜒如線,拒馬橫列如齒,崗哨分布有序。士兵在各自位置待命,部分精銳已進入伏擊區隱蔽。
    村民大多已撤離。少數留下的人在幫後勤搬運。孩子和老人進了東嶺高地窖,那裏有存糧和水井,能守三天。
    她站在塔上沒動。風吹起披風,她抬手按住。腰間佩劍還在,劍柄冰冷。她低頭看沙盤,伏擊區被圈了出來,標記清晰。
    副官走上來:“指揮帳已設好,在塔下。您要回去休息嗎?”
    “不。”她說,“我就在這裏。”
    她走下塔,進入臨時指揮帳。地圖鋪在桌上,炭筆放在邊緣。她看了一遍任務清單,確認沒有遺漏。
    然後她走出去,站在塔邊。暮色漸濃,火把一處處亮起。每一處光點對應一個崗位。她數了一遍,全部到位。
    她抬頭看向山穀入口。那裏還安靜。但她知道,不會太久。
    她把手放在劍柄上,沒有拔。手指收緊,指節發白。
    火光映在她臉上,影子投在沙盤上,正好落在伏擊區中央。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