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融合智慧,法律成型

字數:3545   加入書籤

A+A-


    艾琳的指尖終於落下。炭筆尖在年輕學者提案首頁劃出三道短痕,寫下“可試行”三個字。她沒有抬頭,直接對門外說:“傳令下去,兩刻鍾內,所有參與立法的法學家和各方代表,重回議事廳。”
    書記兵應聲而去。腳步聲遠去後,廳內隻剩燭火燃燒的輕微劈啪聲。
    艾琳站起身,走到牆邊木屏前。她親手將老臣的泛黃卷宗和年輕學者的新提案並排掛上。兩張羊皮紙一舊一新,邊緣對齊,像一道裂開又試圖縫合的傷口。
    她回到主位坐下,靜等。
    人陸續進來。法學家們穿著不同顏色的長袍,代表各自學派。貴族代表站在左側,平民、商人、地方領主則分布在右側。沒人說話。空氣很沉。
    艾琳站起來,走到木屏前。
    “這三十七條保留。”她指向老臣卷宗,“土地繼承、賦稅征繳、治安維持,與當前民情相符,繼續執行。”
    有人皺眉,但沒出聲。
    她轉向另一側。“這十二條納入。”她點著年輕學者的提案,“參議資格開放、遷徙自由、職業準入,符合治國方向。”
    一名貴族代表立刻開口:“農奴世襲若廢,誰來種地?邊境屯田荒了,邊防怎麽辦?”
    一個商人代表馬上回應:“沒人種地是因為他們不想做奴隸。自由了才肯拚命幹。”
    爭論開始。聲音越來越大。
    艾琳抬手,眾人停下。
    她對書記兵說:“取地圖來。”
    一張新繪的羊皮地圖被鋪在長桌上。上麵標著各郡耕地麵積、人口流動箭頭、荒田紅點。
    艾琳指著北三郡:“這裏兩年內兩千農人簽了契約,自己開荒。三年糧產翻倍。他們不是不願幹活,是不願一輩子當奴。”
    她停頓一下。
    “我提議設立‘自由佃戶’身份。農人每年交固定租糧,換取人身自由和遷徙權。土地仍歸原領主,但不得隨意加稅或驅逐。”
    大廳安靜。
    一名老法學家問:“租糧定多少?如何監督?”
    “按畝產三成收租。”艾琳說,“由村中推選三人組成監督組,每年公示賬目。若有隱瞞,全族三年免稅資格取消。”
    又有人問:“若領主強行收回土地呢?”
    “按律治罪。”艾琳答得幹脆,“第一次罰銀十倍,第二次削爵,第三次充公土地。”
    議論聲響起。有人點頭,有人皺眉。
    最終投票。舉手表決。
    多數通過。
    艾琳繼續推進。一條條過。
    關於貴族議政權,保留,但增加限製:凡擁有百畝以上土地者,每十年必須派出一名子弟到合垣城學習三年,否則減半賦稅優惠。
    關於平民參議,允許每村推選一人列席地方會議,五年內至少有三成席位留給非貴族出身者。
    關於刑罰,廢除斷手、流放等酷刑。偷盜者依贓物價值賠償並勞役,抗稅者凍結資產直至補繳,私議政事不再列為重罪。
    每通過一條,書記兵就在新編草案上記下編號。
    天色漸暗。蠟燭換了三次。
    有人開始打哈欠。眼睛發紅。
    一名法學家站起來:“條文可以,但順序亂。現在這樣,執法時會混淆。”
    另一個附和:“術語也不統一。一會兒叫‘領主’,一會兒叫‘地主’,還有用‘田主’的。必須改。”
    問題轉到了技術層麵。
    艾琳下令:“分組協作。資深法學家負責統稿,書記兵按領域分類條文,每方代表派一人監督本方核心條款。”
    她親自坐鎮中央桌案。
    九卷草案被拆開重組。土地法歸一卷,稅政法歸二卷,民權卷、刑罰卷、行政卷依次排列。
    術語逐個校正。統一用“地主”指代土地持有者,“農戶”指耕作者,“律”代替“法”,“令”用於政令。
    淩晨寅時,最後一行墨跡幹透。
    《合垣律典·初編》完成。共九卷,二百一十三條。
    艾琳親手將九張羊皮紙裝訂在一起。封皮用深藍布包裹,燙金標題壓印上去。
    她把文本放在桌上,雙手按住。
    “這不是完美的法。”她說,“但它是從這片土地裏長出來的。”
    沒人接話。
    所有人都看著那本書。
    一名老法學家走上前,伸手摸了封麵。他點點頭,退回原位。
    貴族代表們低聲商量幾句,其中一人說:“我們同意提交審議。”
    平民代表直接跪下,額頭觸地。
    其他人陸續跟著彎腰。
    艾琳沒有扶,也沒有動。
    晨光從高窗照進來,落在書脊上。金粉反光,映在她臉上。
    她抬起右手,輕輕撫過標題。
    外麵傳來第一聲雞鳴。
    書記兵走進來,手裏拿著一份新報文。
    艾琳沒接。
    她隻問了一句:“各村代表到了嗎?”
    “到了,在外等候。”
    “讓他們再等。”她說,“等我把這頁看完。”
    她翻開律典最後一頁。那裏還有一行空白。
    筆就放在旁邊。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