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官員晉升,激勵機製顯成效
字數:3668 加入書籤
書記官推門進來時,艾琳正翻看北境水利巡查記錄。她抬眼,筆未停。
“大人,晨議殿已備好,未、申已在外候命。”
艾琳合上卷宗,起身。外頭天色微亮,宮道石板泛著冷光。她一路未語,直入晨議殿。
殿內官員已列席兩側。艾琳落座主位,目光掃過全場。她開口:“今日議程隻有一項——官員晉升。”
有人低頭,有人抬眼。角落裏傳來一聲輕哼,極短,無人接話。
艾琳不理會。她從案上取過兩份卷宗,遞給書記官:“先讀未的政績。”
書記官站起,展開文書:
“三年前,未赴三州推行新糧種。初時農戶不信,他親自下田試種。第一季畝產增七分,第二季改良耕法,再增五分。三年累計,三州糧食總產提升一成二。另主持修渠十二段,灌溉良田四千餘畝。無貪瀆記錄,民評‘實心任事’。”
聲音落下,殿內靜了一瞬。
艾琳又遞出第二份:“申的。”
書記官繼續念:
“申主理稅收清查兩年。核查賬冊三百七十六本,走訪商戶八百餘家。追繳漏稅銀兩萬一千三百,糾正錯案十七起,無一冤訴。其轄區稅銀入庫率由六成升至九成三。百姓稱‘賬清如水’。”
念畢,艾琳看向人群:“有異議者,此刻可言。”
無人出聲。
她點頭,請考核官員酉上前。
酉整衣登台,聲音平穩:“本次評定,依《考評十項準則》執行。第一輪,地方上報材料初審;第二輪,派出核查組實地走訪;第三輪,匿名評分,三人以上打分取均值。全程留檔,可隨時調閱。”
他頓了頓:“未得分九十一,申得九十三。二人皆超晉升線八十五分。程序無瑕疵。”
仍有人皺眉。一人低聲說:“墾荒不見血汗,斷案未動刑杖,這也算大功?”
艾琳聽到了。她不怒,隻問:“你說什麽才算功?”
那人猶豫,終是站起:“至少該平亂、守城、斬敵首級。”
“那你是說,讓百姓吃飽飯,不算功?”
對方語塞。
艾琳站起身:“我問你,若一地連年欠收,百姓逃亡,你縱然斬敵百人,有何用?若稅賦混亂,富者偷逃,貧者重負,你就算日日升堂問案,又能判出個太平來?”
她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未讓三州多打出十萬石糧,申為國庫多收兩萬銀。這些錢糧,能養活多少人?能修幾條渠?能救幾個孩子不餓死?”
她環視眾人:“我們不是打仗的將軍,但我們每天做的,是比打仗更難的事——治國。治國靠什麽?靠的是讓每一粒米都歸倉,讓每一分銀都入賬,讓每一個百姓知道,官府沒有騙他。”
殿內一片寂靜。
這時,未出列,躬身:“大人,我請辭晉升。”
眾人一驚。
未抬頭:“糧種是農官提的,試田是鄉老帶的,修渠是民夫挖的。我隻是簽字的人。功勞歸我一人,夜裏睡不著。”
艾琳看著他,片刻後說:“你說得對。事不是一個人做的。”
她轉身,命人取來兩個木盒。
盒開,取出兩枚印綬。銅底鑲青玉,正麵刻四字:實政為民。
“但這綬,不是給你一個人的。”她說,“是你代表的那一類人——不說空話,不做虛事,把命令變成結果的人。”
她走到未麵前:“你簽字,是因為你要擔責。別人可以退,你不能。方案是你定的,路是你劃的,壓力是你扛的。沒有你在上麵頂著,下麵的人早就散了。”
她將印綬放入未手中:“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因。你就是那個因。”
接著,她轉向申,同樣授綬:“你也不是一個人在做事。可若沒有你盯住每一筆賬,誰來保證公平?誰來守住底線?”
她退後一步,高聲道:“從今往後,凡三年內政績達標、民評優良者,皆可得此綬。這不是賞賜,是證明——證明你真的為百姓做了事。”
話音落,年輕官員中有人挺直腰背。幾位中年官吏低頭不語,手指卻微微收緊。
艾琳走向殿側,掀開一塊布。
牆上掛著一張新榜,墨跡未幹:季度政績榜。
榜首寫著“未”與“申”的名字,下方列出具體數據——增產數、增收額、民評分數。
“每月更新,每季考評,每年晉黜。”她說,“做得好,名字就在這兒。做不好,自己申請調職。”
她回身,盯著方才說話的舊派官員:“你說如今做官像農夫計工分?對,就是要這樣。從前地主坐堂,農夫累死不知收成幾何。今天我們若還憑關係、看臉麵、論出身提拔人,和那時候有什麽區別?”
她指向門外:“百姓不是牲口,不會默默拉車一輩子。他們要看,誰真正替他們說話,誰真的讓他們日子變好。我們是執役,不是老爺。”
說完,她走回案前,坐下。
“散會。”
官員陸續退出。未與申站在原地,手握印綬,久久未動。
酉走過來說:“你們該去謝恩。”
申搖頭:“這不是恩,是認。”
酉笑了,也未再說什麽。
殿內隻剩三人。
艾琳翻開新報。一頁頁看過,直到北境水利巡查記錄。
她的筆尖停在一條備注上:青石口以西三裏,護坡鬆動,建議加固。
她提起朱筆,圈出位置,寫下批語:責成軍情司協同工務司,五日內提交修繕方案。
筆尖劃過紙麵,沙沙作響。
門外腳步響起,急促而穩。
書記官推門進來,手裏拿著一封加急文書。
“大人,北境急報——”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