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教育改革,素質提升新方向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A+A-


    艾琳放下朱筆,邊遠學塾教材修訂的提案已批完。她盯著案上那本《匠作通義》,指尖劃過書頁邊緣。片刻後,她抬眼對門外說:“請卯和辰來議事廳。”
    不久,兩位教育專家到了。卯穿灰袍,手裏抱著一疊紙;辰站在他身後,神情沉穩。艾琳起身,請他們坐下。
    “剛才我在看這份教材提案,”艾琳開口,“改了幾處字句,但越改越覺得不對勁。我們一直在修內容,可教學的方式、目標,是不是也該變一變了?”
    卯點頭:“我帶了各地學塾的反饋。很多老師反映,學生能背全文,卻不會寫告示、算賬目,更別說應對實際問題。前些日子有個村子鬧水渠糾紛,派去調解的書吏連圖紙都看不懂。”
    辰接話:“我們教的是‘知’,不是‘用’。孩子們知道古訓怎麽說,但不知道該怎麽想。”
    艾琳看著兩人:“所以現在要改。不能隻教他們記住什麽,得讓他們學會怎麽思考,怎麽動手。”
    卯皺眉:“可老學者們會反對。他們認為經典才是根基,實踐課程是旁門左道。”
    “根基沒錯,”艾琳說,“但樹要長高,光有根不夠。枝葉得見風,根才能紮得更深。我們不廢經典,隻是加點新東西。”
    辰問:“您想加哪些?”
    “第一,設實踐課。農事、水利、測量、記賬,這些都要進課堂。第二,每堂課不能隻講結論,要讓學生提問、討論。第三,考試不再隻考背誦,要考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卯翻開手中的報告:“去年畢業生中,七成以上沒通過工務司的實務測試。如果按新標準來,這個數字可能更高。”
    “那就說明改得對。”艾琳說,“我們不是為了讓人通過考試而教書,是為了讓國家有用的人才。”
    辰猶豫了一下:“可師資跟不上。大多數教師自己也沒學過這些。”
    “那就先培訓一批人。”艾琳說,“從優秀畢業生裏選,送到工務司、商審司、農政署輪崗實習。回來後當新課程的老師。同時設立‘教學示範點’,一個郡先試兩所。”
    卯記下要點:“經費呢?”
    “教育列進國本項,優先撥款。另外,商稅附加部分用於支持邊遠地區的新課程推行。”
    辰抬頭:“您是認真的。”
    “我很清楚我們在做什麽。”艾琳說,“農業靠技術,商業靠規則,治理靠人才。人才從哪來?從學校來。學校不變,其他都會停在原地。”
    三人沉默了一會兒。
    卯說:“我可以牽頭起草改革綱要。但需要時間收集數據,組織討論。”
    “給你十天。”艾琳說,“我會成立‘教育革新籌備組’,你和辰任正副主管。召集各郡代表開一次閉門會,聽聽一線聲音。”
    這時書記官進來,說學生代表巳已在偏廳等候。
    “讓他進來。”艾琳說。
    片刻後,一名年輕學子走進議事廳。他衣著樸素,站姿端正。
    “你是巳?”艾琳問。
    “是。”少年答,“我在首都高級學塾就讀,參與過幾次公開辯論。”
    “今天請你來,是想聽學生的看法。如果學校開始教實踐課,增加討論環節,你會支持嗎?”
    “我全力支持。”巳回答得很快,“我們這代人不想隻會抄書。我想學怎麽設計水渠,怎麽算賦稅分配,怎麽寫契約。課本上的東西,很多時候不知道為什麽學。”
    艾琳問:“你們平時有討論課嗎?”
    “幾乎沒有。老師講,我們記。提問多了,會被說‘鑽牛角尖’。”
    辰插話:“有次我上課讓學生分析一起糧價波動案例,結果家長投訴我教孩子投機。”
    議事廳裏安靜了一瞬。
    艾琳看向巳:“你覺得最難的是什麽?”
    “是我們學的東西,和外麵的世界脫節。”少年說,“我知道三百年前的稅法條文,但不知道現在的商路是怎麽運作的。我能背五種灌溉法的名字,但從沒見過真正的翻車水車。我們像在學一門死掉的語言。”
    卯低頭看著筆記,沒說話。
    艾琳說:“所以必須改。你們不是為過去讀書,是為未來做事。”
    巳忽然問:“那以後考試還能隻考背誦嗎?”
    “不能。”艾琳答,“新考試會有三部分:基礎知識、案例分析、現場實操。比如讓你畫一段堤壩加固方案,或者調解一場模擬糾紛。”
    辰笑了:“這下老師也得重新學習了。”
    “誰不進步,就別占那個位置。”艾琳語氣平靜,“這不是懲罰,是責任。教書的人,得比學生懂得更多,走得更遠。”
    巳深吸一口氣:“如果真能這樣,我想畢業後去邊遠學塾教書。那裏更缺懂實際的人。”
    艾琳點頭:“你的名字我會記下來。等培訓計劃啟動,你第一批入選。”
    會議繼續進行。三人圍繞課程設置、師資選拔、試點範圍展開討論。艾琳不斷提出問題,卯和辰逐一回應。
    天色漸暗,燭火被點亮。
    最終,艾琳宣布:“從今日起,教育革新籌備組正式成立。卯負責製度設計,辰負責教學實驗,每月向我匯報進展。三個月內推出試點方案,半年內選定首批實施學塾。”
    她轉向書記官:“記錄以下要點:增設實踐課程,強化批判性思維訓練,建立應用型考評體係。明日下發通知,召集各郡教育官開會。”
    書記官執筆速記。
    會議結束,卯和辰離開議事廳。巳走到門口,又回頭看了眼艾琳。
    “您真的打算這麽做?”他問。
    “已經在做了。”艾琳說,“你看到的每一個決定,都不是開始,而是延續。從第一所公立學校建成那天起,這條路就注定了。”
    少年沒再說話,行禮後退出。
    議事廳隻剩艾琳一人。她坐回案前,翻開《匠作通義》。那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還在眼前。
    她在頁邊寫下:“育人亦如造器,非刻模而成,當因材施教,啟其靈光。”
    隨後她合上書,命人備好明日接見外賓的禮服清單。 她仍穿著便袍,端坐案前。燭火映著她的側臉,目光落在桌角那份未拆封的海外航程日誌上。
    她伸手拿過日誌,翻開第一頁。上麵寫著:“啟航第四日,風向東南,船身穩定,無異常。”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