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官員培訓,能力提升強治理
字數:4995 加入書籤
艾琳把那張寫滿字的紙放進案頭最上層的抽屜裏。她沒鎖,隻是輕輕推到底。窗外天色已經亮了,宮道上傳來腳步聲,是早班官員陸續進宮的聲音。
她起身,披上外裳,朝政學堂走去。
政學堂今天不一樣。往常空著的長桌坐滿了人。參訓官員們按名單落座,有人翻著發下來的材料,有人低聲交談。講師卯和辰站在前方,麵前擺著木架,上麵掛著一張大幅圖卷。
艾琳走進來時,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她點頭示意大家坐下。“今天開始,這裏不是議事廳,也不是考核堂。這是政學堂。你們不是來聽命令的,是來學怎麽自己做決定的。”
沒人說話。
卯上前一步,展開圖卷。是一張地圖,標著紅點和藍線。“這是我們去年應對暴雨災害的記錄。南嶺三郡,堤壩告急,糧倉進水,百姓轉移。現在我要問:如果同樣的事今年再來一次,你們會怎麽做?”
底下一陣沉默。
午坐在後排,眉頭皺著。他小聲說:“這種事,不都是等上麵下令嗎?我們照辦就是。”
旁邊的人點頭。
辰聽到這句話,沒有反駁。他走到另一張桌前,拿起一疊文書。“這是當時各郡上報的情況。有的說水位漲得快,要求立刻開閘;有的說下遊還有人在收稻子,不能放水。你們猜,最後是誰定的?不是我,也不是艾琳大人。是當時在場的縣令和工務官,他們現場拍板。”
有人抬起頭。
“可萬一做錯了呢?”一個聲音從中間傳來。是巳。他盯著地圖,“要是放了水,淹了稻子,責任算誰的?”
艾琳開口:“你在怕擔責,還是在怕不會判斷?”
全場安靜。
“我不要你們背熟一百條應急條例。”她說,“我要你們知道,什麽時候該搶收,什麽時候該撤人,什麽時候寧可損失糧食也不能讓人出事。這些沒有標準答案。但你們必須學會答。”
卯接著說:“今天我們用南嶺抗旱的真實記錄當題目。材料已經發下去。你們分組討論,給出方案。時間一個時辰。”
官員們開始翻材料。有人提筆寫,有人交頭接耳。午一開始不動,後來也低頭看了起來。
艾琳沒坐主位,而是走到角落的一張空桌旁坐下。她拿出隨身帶的小本子,開始記。
第一組提出優先保糧倉,調民夫挖排水溝。第二組認為應先疏散低窪區住戶,再處理農田。第三組建議聯合周邊三郡統一調度水車。
巳舉手:“能不能提前知道哪裏會旱?就像農事節令那樣,有個提醒?”
卯眼睛一亮:“這正是我們要講的‘風險預判’。”
辰立刻打開另一張圖。是張新繪的年度風險圖,標著幹旱、洪澇、蟲害可能發生的位置。“氣象司和工務司合作做的。以後每季度更新一次,發到各郡縣。”
有人開始認真抄錄。
午突然抬頭:“那……我們能不能自己報異常?比如發現井水變少,或者田土幹裂,直接往上遞消息?不用等月報匯總?”
艾琳看著他:“你以前試過嗎?”
“試過。”午說,“寫了三次,都被壓下來了。說‘未達預警級別’。”
“所以你就不再報了?”
“報了也沒用。”
艾琳合上本子。“從今天起有用。我們建一條‘政策試行反饋通道’。基層官員可以對新政提調整建議,七日內必須回複。不采納也要說明理由。”
底下有人動了動身子。
“還有兩個製度。”她說,“第一,每月一次‘治理難題答辯會’。你們輪流主持,解決真實案例。第二,培訓表現計入考核,但不考背書,考發現問題的能力。”
她停頓了一下。“我不是要造聽話的官吏。我是要育有擔當的治者。”
教室裏很靜。
巳又舉手:“大人,如果我們回去後,上司還是隻看報表、不聽實情,怎麽辦?”
“那就把問題帶到下次答辯會上來。”艾琳說,“我會親自聽。而且,所有參訓官員的名單和課程內容,都會公開。誰參加了,學了什麽,提了什麽問題,全城都知道。”
有人笑了,是苦笑。
“我知道很難。”她說,“改變做事的方式比執行命令難得多。但你們既然坐在這裏,就得明白一件事:一個縣令看不懂雨勢,救不了萬畝田;一個稅官不懂變通,就會逼走十戶商賈。治理不是抄抄寫寫,是活的。”
下課鈴響了。
沒人起身。
卯收起圖紙,辰開始整理材料。艾琳站起來,朝門口走。
“明天繼續。”她在門口停下,“明天講跨區域協作。帶好你們轄區的地圖,每個人都要發言。”
官員們這才陸續起身。
午走到巳旁邊。“你說的那個提前預警……真能行?”
“不知道。”巳說,“但至少今天說了出來。”
“我以前從沒想過這些問題。”午低聲說,“總覺得上麵怎麽定,我們就怎麽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下麵的事,上麵看不見。”巳說,“現在至少有人願意聽了。”
兩人一起走出政學堂。
外麵陽光正強。其他參訓官員三三兩兩走著,有人還在討論剛才的案例。
艾琳沒回議事廳。她去了側廳。
桌上擺著一份新送來的材料:首批學員問題清單。她翻開第一頁,第一條寫著:“如何識別虛假豐收報告?”
她拿起朱筆,在旁邊畫了個圈。
門外傳來腳步聲,是卯來了。他手裏拿著明日的課程提綱。
“我把‘沒有標準答案的課’加進去了。”他說,“用了南嶺的旱情記錄當題幹。”
艾琳點頭。“就從這個問題開始:如果今年雨水少,我們該怎麽辦?”
“我已經讓辰準備了數據支撐。”卯說,“還聯係了氣象司,他們會派員參與第二講。”
“好。”她說,“另外,把風險地圖打印多份,下周發到所有郡縣。”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是添麻煩。”
“那就讓他們看到好處。”她說,“哪個地方先用這個圖避了災,就把經驗編成教材。”
卯記下。
艾琳指著清單上的另一條:“這條也重要——‘如何判斷商人是否虛報成本?’”
“這涉及稅務和市場監督。”卯說,“要不要請商業巡查司的人來講一節?”
“可以。”她說,“讓他們帶真實案例來。不許匿名,就用真名字、真店鋪。”
“不怕惹麻煩?”
“怕就不做了?”她說,“我們教官員睜眼看事,就不能怕他們看見問題。”
卯沉默了一會兒。“以前沒人這麽幹過。”
“所以才要現在開始。”
她把清單翻到最後一頁。有一條寫著:“為什麽我們總是事後補救,不能事先預防?”
她盯著這一行很久。
然後提起筆,在下麵寫下一行字:“建立三級災情直報網試點,選三個邊郡,三個月內運行。”
卯看著她寫完。
“明天的課,”他說,“真的能讓這些人改變嗎?”
艾琳放下筆。“不一定每個都變。但隻要有一個敢問‘為什麽’,就夠了。”
她站起身,走到窗邊。政學堂的方向還能看到幾個官員的身影,他們沒走,蹲在路邊看一張攤開的地圖。
她轉回來。“你去準備吧。我要再看一遍提綱。”
卯點頭出去了。
房間裏隻剩她一個人。
她重新打開提綱,翻到第二講的標題頁。上麵寫著:“協同治理:當問題跨越邊界”。
她用筆在標題下麵劃了一道線。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