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真相揭曉,來意另有隱情

字數:5039   加入書籤

A+A-


    艾琳坐在馬車裏,手還握著那束野花。花瓣已經有些幹了,顏色也不再鮮亮。車輪碾過石板路,發出規律的響聲。她沒有看窗外,而是把目光落在對麵的男人身上。
    萊昂靠在車廂一側,雙手交疊放在膝上。他的衣服還是那件灰布外衣,袖口的泥點沒擦幹淨。他閉著眼,像是在休息,但睫毛微微顫動,說明他並沒有睡著。
    “你今天說的那些話。”艾琳開口,聲音不高,卻讓車廂裏的空氣變了,“讓我想到很多事。”
    萊昂睜開眼,看著她。
    “你說水要靠坡度引流,不能隻記用量。我說補償標準時,你立刻提到損益備案製。這些不是隨便走一走就能知道的事。”她停頓了一下,“你到底是誰?”
    萊昂沒有馬上回答。他抬手輕敲車壁兩下。車夫會意,放慢了速度。外麵的腳步聲和叫賣聲漸漸遠去,隻剩下車輪滾動的聲響。
    “我不是逃難的人。”他說。
    艾琳等著。
    “我出生在沃爾頓,北境最大的封地。父親是伯爵,掌管三十六村,每年收糧八萬石。可就在去年冬天,我親眼看見一個母親抱著餓死的孩子跪在官倉前。守衛不讓她進去,說‘配額已滿’。”
    他說話時語氣很平,沒有憤怒,也沒有悲傷,就像在講別人的事。
    “我去找父親,求他開倉。他說不行。規則就是規則,動搖一次,就會動搖整個秩序。我說百姓快死了,他還說‘死幾個,才能穩住大局’。”
    艾琳的手指收緊,野花被壓得更扁。
    “那天晚上,我燒了當年的稅冊。賬本上寫著‘征七成,留三成備荒’,可實際上,哪一戶能剩下三成?老人病了不敢醫,孩子七八歲就得下田。種出來的糧食,一半還沒出田就被拉走。”
    “第二天早上,我就走了。沒帶仆人,沒拿金幣,隻背了一個包袱。從那以後,我在六個王國之間走,看過免稅的旗號下照樣盤剝,也見過所謂仁政不過是換了個收錢的方式。”
    他看向艾琳:“但我沒見過誰真的把農奴的孩子送進學堂,也沒見過哪個官員會蹲在田裏量土質。你做的事,和他們不一樣。”
    艾琳問:“那你來是為了什麽?為了看看我能走多遠?還是等我失敗,回去講一個笑話?”
    “不是。”他說,“我是來看這盞燈能不能亮下去。如果能,我想留下,一起添柴。”
    車廂裏安靜了一會兒。
    “你知道推行聯耕共營會遇到什麽嗎?”艾琳說,“地方官會說‘祖製不可改’,富戶會怕分了他們的田,連百姓自己也可能不信——他們聽過太多承諾,最後都變成新的賦稅。”
    “我知道。”萊昂點頭,“所以我不會隻說想法。我可以寫方案,可以跑村子,可以一條條核對用工記錄。我不需要名分,也不求職位。隻要你允許我說真話,並且有人願意聽。”
    艾琳盯著他看了很久。
    然後她伸手,從懷中取出一本薄冊子。封皮上寫著《農政輯要》四個字。她翻開一頁,將那束野花輕輕夾了進去。紙頁合上,花莖露在外麵一小截。
    “明天還要去田裏。”她說,“水利司的人會到新渠現場。你要是願意,一起來。”
    “我會去。”
    “不用穿官服。”她補充,“也不用躲著說話。從今天起,你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萊昂嘴角動了一下,像是想笑,又忍住了。
    馬車緩緩停下。車簾掀開,外麵是王宮偏門。守衛認出艾琳,低頭行禮。兩人下車,沿著青石回廊往內走去。
    夜風穿過廊柱,吹起衣角。簷下銅鈴輕輕晃動,聲音清脆。
    “你離開沃爾頓後,有沒有人追你?”艾琳突然問。
    “有。”
    “你怎麽活下來的?”
    “有時候藏在運糧車裏,有時候跟著商隊走邊道。最難的時候,在礦場做了兩個月苦工。沒人查身份,隻要有力氣就行。”
    “你讀過多少書?”
    “家裏的書房燒了,但我記得大部分。後來在路上撿到殘卷,也向一些老學者請教過。真正的知識不在書頁裏,在田裏,在市集,在人怎麽活下來這件事本身。”
    艾琳點點頭。
    前方是政務區的主樓。燈火通明,文書房還在辦公。幾個小吏抱著卷宗匆匆走過,見到艾琳連忙讓路。
    “商人代表明天上午到。”她說,“我們要談海外通商的事。關稅、風險分擔、船隊調度,每一項都要定清楚。”
    “我可以準備材料。”萊昂說,“特別是關於北方航線的風險評估。我走過三次冬航,知道哪些港口會在風暴季關閉。”
    “好。”艾琳說,“那你今晚就住宮裏。東側有間空房,以前給顧問用的。”
    他們走到書房外。門口站著值班書記官,見兩人走近,上前一步準備通報。
    艾琳擺手,示意不必。
    她推開門,屋內燈光明亮。桌上堆著幾份草案,最上麵那份標題是《合作農莊試點章程初稿)》。旁邊放著墨筆和硯台,還有半杯涼透的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先看看這個。”她指著草案,“如果有想法,直接寫在邊上就行。”
    萊昂走進屋子,站在桌前。他沒有立刻翻文件,而是先看了看窗外。夜色深沉,遠處農田已看不見輪廓。
    “你覺得百姓最怕什麽?”他忽然問。
    “怕變。”艾琳說,“怕變了以後更糟。”
    “所以不能說是改革。”他說,“要說這是給他們一條退路。種不好沒關係,虧了有補,不想幹隨時能退出。隻有讓他們覺得安全,才會願意試。”
    艾琳看著他。
    “你確實懂這些人。”
    “因為我也是從他們中間走過來的。”
    她走到書架前,抽出一本書遞過去。“這是最新的田畝登記冊,裏麵有三百個自願報名的農戶名單。你今晚可以看看,明天我們一起去見第一批人。”
    萊昂接過書,手指撫過封麵。
    “他們會問很多問題。”他說,“比如‘官府是不是又要騙勞力’,或者‘收成好了會不會加稅’。這些問題不能回避。”
    “那就一個個答。”艾琳說,“答到他們信為止。”
    門外傳來腳步聲。一個小宦官捧著熱巾和新茶進來,放下後退了出去。
    屋內暖光映在兩人臉上。影子投在牆上,挨得很近。
    “你還記得那個送花的小孩嗎?”艾琳忽然說。
    “記得。”
    “他爹去年修渠斷了腿,家裏全靠他娘撐著。可他今天敢跑出來送花,說明他不怕大人了。”
    “這不是小事。”萊昂說,“當孩子不再躲著官差跑,這個地界才算真正變了。”
    艾琳走到窗邊,推開一點縫隙。風吹進來,帶著夜晚泥土的氣息。
    “明天見完農戶,我們還得處理香料市集的事。上次爭端雖然平了,但根源沒解決。商戶之間互不信任,外商就不敢下單。”
    “需要建立信用機製。”萊昂說,“不是靠罰,而是讓守規矩的人得好處。比如優先審批、減稅、官方推薦。”
    “我已經讓商審司起草規則。”艾琳轉身,“三條底線:不準造假,不準壟斷,不準賄賂。違反的,五年內不得參與官市交易。”
    “夠狠。”
    “不夠狠,就壓不住貪心。”
    他們重新回到桌前。艾琳拿起筆,在草案空白處寫下一行字:“試點期三年,虧損由專項基金補,收益歸農戶七成。”
    萊昂看著那行字,低聲說:“你會得罪很多人。”
    “我知道。”
    “包括那些原本支持你的人。”
    “我也知道。”
    她放下筆,抬頭看他:“但這條路,我必須走。”
    萊昂沒有說話。他隻是把手中的書輕輕放在桌上,然後拉開椅子坐下。
    他拿起草案,開始一頁頁翻看。
    艾琳站在一旁,看著燈下那個低頭閱讀的身影。
    屋外,銅鈴又響了一聲。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