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讓我們一起戰鬥到最後吧!6)

字數:3312   加入書籤

A+A-


    在距離肅臨和林驊不遠處的那個手握著隨命珠的叛軍兵將,此時此刻,也陷入了思考。
    “殺皇帝安林可得赤紅琉璃珠”!
    皇帝安林,就是那個大殿上義正嚴辭的落跑皇帝,看起來會不會武功都不好說,應該好殺,隻是,要如何近他的身到是個麻煩問題。兵將把玩著手裏的珠子,看到了遠處正在聊天的肅臨和林驊,但他並沒有上前打招呼的想法。畢竟,之前因為宣宜的事,和這兩個人鬧的有點兒不愉快,雖然說後來也恢複了點頭之誼,但也就是個點頭之誼。宣言把頭盔的麵罩放下,然後靠著戰車默默休息,明天還要去離宮,需要養精蓄銳。
    宣言是宣家二子宣諾的長子,宣諾是爺爺宣禾的二太太之子,也就是說,宣言和宣宜是同一個爺爺,但不是同一個奶奶。
    宣家每一代家主都要娶巫族長巫女,待長巫女懷孕生子後,家主就可以娶二太太,甚至三太太,因為,長巫女生子之時也是殞命之時。這可能就是巫族和宣家契約簽訂的代價,每一個長巫女都會因為宣家產子而死,每一位宣家家主都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母親。一般在這樣的故事裏,二太太或者三太太以及她們的孩子必然會因無法繼承家主之位而心生不滿以及由此產生一些不安分的想法。但宣家千年來都沒有出現這樣的事情,因為,沒有人可以瞞過巫族讓一個沒有巫族血統的孩子當上宣家家主。
    直到,宣宜的父親,宣洋。
    宣宜的父親跟人私奔離家出走十多年,不但沒有娶巫族長巫女,而且還跟其他女人生了孩子,還是一個女兒。當那個女兒,也就是宣宜出生時,巫族便感知到一切,震怒的巫族大巫連夜趕到宣家,差點兒要撕毀契約把宣家滅門。後來,還是宣禾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把大巫穩住。但有小道消息說,因宣家再無流著巫族血統的繼承人,大巫最後妥協承諾在宣禾有生之年依然維持巫族與宣家的合作,但若宣禾離世了巫族與宣家便不再有關係。這個妥協之約之所以是小道消息,是因為巫族和宣禾並沒有正式公布過,關於宣家未來的何去何從,一直都沒有定論。
    宣諾作為宣禾沒有繼承權的兒子,對父親沒有為自己、為宣家爭取繼續和巫族合作而心生怨憤。同時,因為宣諾早已結婚生子,自己也沒有再去爭取巫族長巫女的機會,所有的希望,宣諾都放在了自己的兒子宣言身上。既然宣家第一位家主就是一個和巫族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族,那自己的兒子,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於是,宣言就是在這樣的期許、嚴苛的教育和對爺爺的失望、對宣宜的憎恨中成長起來的。
    相對於想辦法娶長巫女這種重振家族的方式,宣言有自己的想法,來雲上學院,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進雲夢山,拿到天書,到時候別說是巫族,在這四海之內,再不會有什麽人敢威脅宣家。
    忽然的,宣言感覺到一絲寒意,他立刻坐起來,把頭盔摘下,警惕地看著周圍。
    第二天,叛軍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往離宮,隊伍裏,五個孩子分散的隱秘著。不對,還有那個小雜役,由越,也混在叛軍的隊伍裏,奔向離宮。
    在離宮,皇帝安林獨自坐在議事廳的正位上,他麵前有一杯泡好的茶,但早已冷去,安林看著沒有一個大臣可以議事的議事廳歎了口氣。
    “你認為朕是昏君嗎?”安林看向站在廳內的護衛任天飛,好像是在對他說。
    任天飛直直地看著前方,忽然意識到房間內隻有自己和陛下兩個人,便轉頭看向陛下,觸及到陛下的目光,任天飛連忙單膝跪倒,衝陛下行禮。安林擺了擺手,“站起來回話。”
    任天飛這才確定剛才那句“朕是昏君嗎?”原來是在問自己,但這個問題竟讓任天飛一時語塞。安林看著任天飛呆住的表情,也不想再為難這個侍衛了,便自己開口。
    “自古以來,何為昏君?昏者,不明也,沒有明亮的光,沒有明智的心,便是昏。昏君的表現是什麽?不是說一個君主用了多少多少銀子就是昏君,也不是說一個君主擁有多少多少妃子就是昏君。昏君是看不清人,不會用賢臣,總是用庸才,奸人乃至蠢才,這就是昏君。昏君是看不清己,不知道自己在位的階段對於國家來說是該收還是該放,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對於治理國家來說長處在哪裏短板在哪裏,更不知道自己手中的權利使用出去後果如何,這就是昏君。”
    “就像先帝,好大喜功,總想著把異族滅掉,讓人族一統天下。這種話當口號說出來沒錯,但要真的搭上那麽多人的性命為那個口號陪葬,就是昏聵!如此昏聵的想法,竟然還能真的實現,就是因為先帝用人僅用那些同樣如他一樣好戰、好殺的癡愚之人,權力在這些人手上,天下,還能安穩嗎?”說著,安林心中憤怒,氣憤地拍著桌子,桌上那杯茶倒了,茶水撒了一桌子。任天飛見狀連忙想上前去收拾,但安林一擺手表示不用管這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說朕手上有先帝的血,所以朕也是亂臣賊子,所以今天的情況隻不過是天道好輪回而已。是的,雖然當年朕沒有親自動手,但先帝被起義軍圍攻時,朕是拖了三天才趕來救駕的,因為,朕想讓他死!至於安慶那孩子,朕雖然沒有下令誅殺,但對手下追殺他的事情確實是充耳不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現在,伯仁沒死,返回來殺朕了!”安林站起來,語氣中略顯悲涼。
    “朕,當年止天下之亂,平萬民之哀,後,在位二十載,休養生息不說,至少是沒有戰亂的二十載!不論今天結局如何,朕都不悔當年的選擇,即便,朕可能會成為別人口中的昏君吧。”
    “陛下您不是昏君!”任天飛忽然開口了。安林一愣,剛才自己說了那麽多,與其說是說給這個小侍衛聽,倒不如說是說給自己聽的,為了安穩自己內心吧,所以,安林沒想過這個最後陪在自己身邊的侍衛會真的回答自己的問題。
    “陛下,沒有選擇是所有人都滿意的,您不能因為那些因您的選擇而失去利益的人的憤恨的話,就否定了那些因您的選擇而獲利的好的結果。能給百姓二十年沒有戰亂的生活,您就是明君!”任天飛眼神堅定地說。
    安林身體微微一顫,他走到任天飛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滿了被肯定的感激。此時,離宮外一聲巨響,議事廳裏的兩個人轉身看著敞開的大門外,看向遠方,仿佛可以看到離宮外,那一觸即發的戰鬥。
    離宮外,巨大的聲響是叛軍用方柱撞城門的聲音。離宮原本是皇家避暑的閑散宮殿,沒有什麽抵禦外侵的城池堡壘,所以,一聲巨響,宮門就被撞開了。
    大批的叛軍如洪水般湧入,禦林軍鎮遠大將軍蕭逸帶領著禦林軍殘部麵對著湧入的叛軍,隻是用布條將刀劍緊緊地捆在手上,毫無退卻之意地舉刀相迎。
    又一場血腥殺戮,就此開始。
    喜歡世界的二請大家收藏:()世界的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