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光伏半壁照全球,碳中和夢十年圓
字數:5609 加入書籤
第81章:光伏半壁照全球,碳中和夢十年圓
紐約聯合國總部的大廳,今天比任何時候都要熱鬧。
幾百個國家代表擠在會場裏,每個人的眼睛都死死盯著正前方的巨型電子屏。屏幕上,一組數字正在緩緩跳動——“全球光伏覆蓋率:50.3”。當最後一個小數點定格時,全場瞬間沸騰了,掌聲像海浪一樣一波接一波,差點把天花板掀翻。
“我的天,真的破50了!”旁邊一位非洲代表激動得聲音都在抖,他手裏攥著的文件被捏得皺巴巴的,“我們國家的沙漠光伏站,現在能供半個國家用電了!”
電子屏隨即切換畫麵,全球各地的光伏項目依次展現在眾人眼前:
撒哈拉沙漠,一望無際的藍色光伏矩陣在烈日下泛著冷光,一排排光伏板整齊得像士兵列隊。幾個穿著傳統長袍的工人正在巡檢,其中一個年輕人對著鏡頭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他就是當年索馬裏光伏小學的石頭,現在成了北非最大光伏站的技術主管。“這玩意兒比駱駝靠譜多了!”他操著半生不熟的中文,豎起大拇指,“以前我們這夏天能熱死駱駝,現在光伏板發的電,夠整個部落吹空調!”
亞馬遜雨林邊緣,一個被綠色植被包圍的小村落裏,孩子們正圍著光伏水泵嬉戲。清澈的淡水從管道裏嘩嘩流出,一個光著腳的小女孩用瓢接了水,仰頭就喝,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旁邊的村長抹著眼淚,用當地語言對著鏡頭說:“感謝星辰科技,感謝林晚女士,我們再也不用喝泥水了!”這個村落是亞馬遜地區最後一個“無電村”,現在光伏板不僅解決了用電問題,還讓他們喝上了幹淨水。
上海陸家嘴,一棟棟摩天大樓的外牆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仔細看才發現,這些大樓的玻璃幕牆其實是柔性光伏膜,陽光一照,就開始源源不斷地發電。一個穿著西裝的白領站在樓下,看著手機上的“個人光伏貢獻”app,笑著對同事說:“咱這棟樓,現在是‘發電站’也是‘辦公室’,上個月我家的電費,全靠它給免了!”這些“能量皮膚”大樓,是星辰科技和上海政府合作的試點項目,現在已經推廣到全球20多個一線城市。
南極科考站,凜冽的寒風中,幾塊藍色的光伏板倔強地立在雪地裏。一個戴著厚手套的科考隊員正在檢查設備,他對著鏡頭哈了口氣,白霧瞬間消散在冷空氣中。“以前我們得靠燃油發電機,又吵又汙染。”他指著光伏板,眼裏滿是感激,“現在有了這玩意兒,極晝的時候能把電存起來,極夜也夠用,企鵝們都不躲著我們了!”
“女士們,先生們!”聯合國秘書長的聲音透過音響傳遍全場,他站在發言台後,手裏拿著一份厚厚的報告,“今天,我們見證了人類曆史上的裏程碑——全球光伏覆蓋率突破50,碳中和目標提前10年實現!”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最後落在了入口處:“這不是某一個國家的勝利,而是全人類的壯舉。而這一切,離不開一個名字,離不開一家企業——林晚女士,以及她帶領的星辰科技!”
聚光燈“唰”地一下打向門口,林晚穿著一身月白色的光伏西裝,挽著陸哲的手,緩緩走進會場。她的西裝是張瑤特意設計的,麵料裏織入了微型光伏芯片,走動間,芯片會隨著光線微微閃爍,像把一片星空穿在了身上。
她身後跟著張瑤,手裏拎著最新款的非遺光伏手包;大姑穿著繡著光伏紋樣的唐裝,手裏還攥著個光伏元件做的平安符;萊拉、念念、星辰則通過全息投影出現在會場兩側的屏幕上——萊拉在敘利亞的光伏小學前,念念在哈佛的圖書館裏,星辰在it的實驗室中。
“林女士,”秘書長親自迎上前,雙手遞上一枚鑲嵌著光伏芯片的紀念勳章,“是你和星辰科技的技術突破,讓光伏從‘小眾能源’變成了‘主流選擇’。是你們的全球光伏聯盟,讓80多個國家共享技術,讓清潔能源的光灑向了每一個角落。沒有星辰的柔性光伏膜、高效儲能技術,沒有你們對貧困地區的公益賦能,這一天至少要晚來二十年。”
林晚接過勳章,冰涼的金屬觸感讓她想起十年前的那個夜晚。那時星辰科技瀕臨破產,她抱著母親蘇晴留下的技術圖紙,在實驗室裏熬了個通宵,終於畫出了第一塊柔性光伏膜的改進方案。
“秘書長先生,”她的聲音清亮而堅定,“這枚勳章不屬於我個人,它屬於星辰科技的每一位工程師,屬於全球光伏聯盟的每一位夥伴,屬於那些在非洲沙漠裏安裝光伏板的工人,屬於那些在甘肅山區教老人使用光伏設備的誌願者,屬於每一個相信‘能源可以溫暖世界’的普通人。”
她轉身指向大屏幕上的畫麵:“你們看,撒哈拉的光伏矩陣解決了北非的用電荒,亞馬遜的光伏村落終結了‘無電村’的曆史,上海的‘能量皮膚’讓摩天大樓變成了‘發電站’,南極的光伏板讓科考不再依賴燃油。這50.3的覆蓋率,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人類團結的證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台下的陸哲望著妻子挺拔的背影,眼底滿是驕傲。他想起他們第一次去索馬裏難民營,看到孩子們在煤油燈下寫作業,林晚當時就紅了眼眶,說“一定要讓這些孩子用上光伏燈”;他想起全球光伏聯盟成立時,80個國家的代表在協議上簽字,林晚在台上哭著說“我們做到了”;他想起昨天晚上,林晚還在熬夜看南極科考站的光伏數據,眼裏的血絲都沒消。
“碳中和目標的提前實現,意味著全球氣溫升幅有望控製在1.5c以內。”世界氣象組織的代表走上台,補充道,“過去十年,極端氣候事件減少了37,北極熊的棲息地正在恢複,澳大利亞的珊瑚礁白化現象得到了明顯緩解。這不是數字遊戲,這是實實在在的地球重生!”
會場外,全球同步舉辦的“光伏日”慶典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東京彩虹橋,被一場盛大的光伏燈光秀點亮。橋身的ed屏上,呈現出地球從灰色逐漸變成蔚藍的過程,無數東京市民聚集在橋下,舉起手機記錄這一震撼時刻。一個穿著校服的初中生對著鏡頭說:“以後我們的孩子,就能看到真正的藍天了!”
裏約熱內盧基督像腳下,上萬名市民用光伏組件在沙灘上拚出了一個巨大的地球圖案。圖案的邊緣是藍色的光伏板,中間是綠色的植被,在夕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一個當地環保組織的負責人激動地說:“這是我們送給地球的禮物!”
迪拜沙漠,一片巨大的光伏矩陣組成了“地球”的圖案。夜間,光伏板發出的藍光與星空交相輝映,仿佛把沙漠變成了宇宙。幾個歐洲遊客躺在沙丘上,看著眼前的景象,忍不住感歎:“這比任何奢侈品都珍貴!”
中國江城長江邊,大姑帶著老年大學的學員們,用光伏組件在江灘上拚出了“感謝有光”四個大字。夕陽下,光伏組件反射著金色的光芒,老人們一邊拚一邊笑,王大爺抹著眼淚說:“活了一輩子,沒想到能看到中國的技術照亮全世界!”
會場內,張瑤激動地拉著林晚的手,晃個不停:“晚晚姐,你看!我們的非遺光伏禮服現在成了環保時尚的代名詞,全球10萬手藝人都跟著沾光了!下個月的巴黎時裝周,我要把‘地球重生’係列搬上舞台,讓全世界看看中國非遺和光伏技術的結合有多牛!”
大姑也湊過來,抹著眼淚笑:“咱中國的光伏技術,真給全世界帶來了光!以後我要把光伏課開到南極去,教那些科考隊員也學學怎麽裝光伏板、修光伏燈!”
全息投影裏,萊拉揮著拳頭,臉上滿是自豪:“晚晚姐,敘利亞的光伏小學現在有30所了!孩子們再也不用在煤油燈下讀書,他們的課本上,都畫著你當年送我的那盞光伏燈!”
念念在哈佛的圖書館裏舉著手機,背景是一排排高大的書架:“晚晚姐,我正在幫非洲的光伏項目申請國際公益基金,有我這公益法律專家保駕護航,你們放心衝!以後誰要是敢在光伏項目上使壞,我第一個跟他杠到底!”
“我們做到了。”陸哲在她耳邊輕聲說,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
“是啊,”林晚轉過頭,對上他的目光,眼裏閃著淚光,卻笑得很燦爛,“我們做到了。”
當晚,“全球光伏覆蓋率50”“碳中和提前十年”的新聞,霸占了全球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
《時代周刊》的封麵是林晚站在全球光伏矩陣前的照片,標題是《半壁光伏照全球,十年圓夢碳中和》;《自然》雜誌的評論稱:“星辰科技的技術突破,重新定義了人類與能源、與地球的關係,這是繼工業革命後,人類能源利用方式的又一次革命。”
國內的社交媒體更是炸開了鍋:
“從繼承千億遺產到改變世界能源格局,林晚用十年證明了什麽叫‘格局打開’!這才是真正的‘躺贏’——靠的是技術和善意!”
“光伏覆蓋率50是什麽概念?相當於全球每用兩度電,就有一度來自太陽能!以後咱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得感謝星辰科技!”
“碳中和提前十年,我們的孩子終於不用在霧霾裏長大,不用在課本上看‘北極熊的家’,這才是給後代最好的遺產!”
深夜的星辰科技總部頂樓,林晚站在巨大的光伏幕牆前,俯瞰著江城的萬家燈火。這些燈火,有一半都來自光伏能源,它們在夜空中閃爍,像一片璀璨的星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陸哲從身後輕輕擁住她,下巴抵在她的發頂:“累嗎?”
“不累,”林晚搖搖頭,目光望向遙遠的星空,“你看,星星都變亮了。”
她知道,50的覆蓋率不是終點。星辰的深海光伏項目已經進入試驗階段,很快就能讓海底的觀測站、海上的鑽井平台用上太陽能;念念的法律團隊正在推動全球光伏標準的統一,確保技術共享的公平性;萊拉的敘利亞曙光基金計劃在中東沙漠建“光伏綠洲”,用太陽能淡化海水、種植作物;張瑤的“瑤光”品牌準備把非遺光伏推向太空時裝周,讓中國文化在宇宙中閃耀;大姑的光伏課教材已經更新到第五版,準備翻譯成更多語言,送到全球每一個有需要的地方……
“接下來,我們要讓光伏覆蓋到70,讓碳中和成為常態,讓地球真正恢複生機。”陸哲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帶著無限的憧憬。
林晚笑著轉身,在他唇上印下一個溫柔的吻:“然後,我們要去看看那些因為光伏而重獲新生的地方——索馬裏的光伏小學,敘利亞的曙光基金,南極的科考站……告訴他們,這束光,會一直亮下去,永遠不會熄滅。”
遠處的星空下,全球的光伏板都在微微閃爍,像無數顆鑲嵌在地球表麵的藍寶石,共同守護著這個藍色星球的未來。
而這,隻是一個開始。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