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武俠圈活躍

字數:3669   加入書籤

A+A-


    他沒有多做猶豫,直接按照流程,在電子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電子簽名),完成了簽約手續。
    搞定這件事,他便心無旁騖地開始碼字。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鍵盤上,斯語的手指如同翩躚的蝴蝶,流暢地將腦海中金庸先生構建的結局轉化為文字。
    蕭中慧與袁冠南發現彼此竟是“失散多年”的兄妹雖然後來證實是誤會),情感經曆波折。
    所有爭奪鴛鴦刀的人馬最終齊聚一堂。
    那對看似古怪的夫婦露出真容,竟是身懷絕技的蕭半和大俠及其夫人。
    真相大白,所謂的“鴛鴦刀”,並非什麽神兵利器,其中隱藏的“無敵於天下”的秘密,僅僅是刻在刀上的四個字——“仁者無敵”。
    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既是對江湖上盲目追求神兵利器風氣的巧妙諷刺,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當斯語敲下“全書完”三個字,並點擊發布後,感覺完成了一件小事。
    一些動作稍慢,才剛剛看到言吾發新書消息的讀者,興衝衝地點進來,卻驚訝地發現書籍狀態已經變成了“已完結”!
    再一看字數,隻有區區三萬字左右。
    “啊?這就完結了?原來是個短篇啊!”
    “還沒看過癮呢!言吾大大能不能寫長點!”
    “短篇也好,一口氣看完,爽!”
    雖然篇幅短小,但《鴛鴦刀》完整的故事、鮮明的人物、幽默的筆觸以及“仁者無敵”這個發人深省的結局,給讀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作品看似輕鬆愉快,通篇充滿了誤會、巧合與幽默橋段。
    但其內核卻包含著對江湖本質的思考,對“武力”與“仁德”孰輕孰重的探討,諷刺了那些為一對所謂“寶刀”而爭得頭破血流的貪婪與愚昧。
    在普通讀者們的自發宣傳和安利之下,消息也逐漸傳到了相對封閉和挑剔的“武俠圈”。
    這個圈子的讀者,大多是從武俠小說黃金時代走過來的,年齡偏長,閱曆豐富,對於武俠有著深厚的感情和極高的要求。
    他們經曆過大師藍星有類似影響力的武俠大家,但作品不同)作品的熏陶,眼界很高。
    對於近年來武俠小說的沒落,他們痛心疾首,對於市麵上那些良莠不齊、甚至打著武俠旗號實則胡編亂造的新作,更是嗤之以鼻。
    最初聽到那個寫網絡小說《鬥羅大陸》、最近還靠寫詩鬧出很大動靜的“言吾”,居然跑來寫武俠了,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不屑和排斥。
    “一個寫玄幻小說的,懂什麽武俠?”
    “怕是又來蹭熱度,糟蹋武俠題材的!”
    “現在的年輕人,哪裏寫得出真正的武俠精神!”
    帶著這種先入為主的偏見,一些武俠圈的讀者,或是出於批判的目的,或是經不住朋友再三推薦,終於還是點開了《鴛鴦刀》。
    然而,這一看,他們之前所有的不屑、質疑和“看不上”,都如同陽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了。
    這文筆!這敘事節奏!這人物刻畫!
    尤其是那個看似荒誕不經,實則蘊含深意的“仁者無敵”的結局,簡直如同當頭棒喝,讓他們這些自詡老資格武俠迷的人都感到震撼和深思。
    這完全突破了傳統武俠對於神兵利器的盲目崇拜和依賴,將武俠的精神內核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這寫得真好!”一位戴著老花鏡、退休在家的老教師,看完後忍不住拍案叫絕。
    “沒想到啊沒想到,如今還有年輕人能寫出如此有風骨、有內涵的武俠小說!”一位資深武俠論壇的版主感歎道。
    “快!把這篇小說推薦給老張、老王他們看看!這才是我們想看的武俠!”
    武俠圈的讀者們,一改之前的冷淡態度,開始了自發的、甚至比年輕讀者更加賣力的推薦。
    在許多沉寂已久的武俠群、專業論壇、甚至線下的茶友會中,《鴛鴦刀》成了熱議的話題。
    許多苦於找不到優秀新武俠作品的老讀者,被同好分享了這篇小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一看,頓時如獲至寶。
    “原來武俠還能這樣寫!”
    “既有老派武俠的風骨,又有新意的表達,妙啊!”
    “言吾此子,大才!”
    很快,言吾的《鴛鴦刀》書評區,迎來了一群畫風截然不同的評論者。
    他們的評論,不再是年輕人慣用的網絡用語、表情包和各種玩梗。
    而是變得異常正經、嚴肅,甚至帶著幾分學術探討的意味:
    “拜讀言吾先生《鴛鴦刀》,深感先生對江湖人性洞察之深刻。周威信之輩,豈非如今日諸多沽名釣譽之徒之寫照?
    ‘仁者無敵’四字,振聾發聵,直指武學乃至為人處世之根本。望先生能在此道路上繼續探索,重振武俠雄風。”
    “作者巧妙運用誤會與巧合,推動劇情發展,看似嬉笑怒罵,實則草蛇灰線,伏脈千裏。結局點題,升華主旨,非高手不能為也。期待先生更長篇之作。”
    “《鴛鴦刀》雖短,然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人物形象鮮明,蕭中慧之慧黠,林玉龍之樸訥,周威信之滑稽,皆躍然紙上。
    尤以‘仁者無敵’之論,破‘利器迷信’之窠臼,深得吾心。建議列為青少年課外推薦讀物。”
    這些評論,邏輯嚴謹,用詞文雅,分析透徹,充滿了老一輩讀者的認真與誠摯。
    原先在評論區裏侃天侃地、活潑無比的年輕讀者們,看到這些突然湧入的“長輩風”評論。
    一時間都有些噤若寒蟬,不敢再隨意發表那些插科打諢、奇奇怪怪的言論了。
    仿佛在家族群裏,突然進來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小輩們自然就收斂了起來,不敢再胡亂開玩笑。
    一種微妙而和諧的“代際交融”氛圍,在《鴛鴦刀》的書評區悄然形成。
    而言吾這個名字,也憑借這部精悍的短篇,成功敲開了原本對他緊閉大門的、驕傲的武俠圈層,贏得了這批最挑剔讀者的初步認可與尊重。
    喜歡文豪:我什麽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麽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