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慫恿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A+A-


    他立刻行動起來,拉著淩雲深入研究歌譜:“你看這裏,‘風中英雄歎彷徨,一杆纓槍豎身旁’,這個‘歎’字,我們可以用老生的念白方式來處理,增加滄桑感。
    ‘相視一笑夢一場’,這裏的身段,可以融入一個且角柔美的轉身回首,體現紅顏的刹那芳華。
    到了副歌部分,‘我英姿那颯爽回馬槍’,這個亮相,必須幹脆利落,眼神要銳利,要有那種沙場點兵的霸氣!”
    梅永年甚至還根據歌詞中描述的槍法,結合戲曲武生的身段,初步設計了一套簡練而富有視覺衝擊力的動作,準備在未來的表演中融入。
    “懷抱琵琶迎門刺,我們可以這樣……怪蟒翻身背後藏,這個翻身要有力度!還有最後那個‘看我回馬槍 hehe~’,這個笑聲,要帶點戲曲醜角的狡黠和自信,畫龍點睛!”
    師徒二人完全沉浸在了對《回馬槍》的再度創作與打磨之中。
    決心要將這首橫空出世、完美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作品,打造成一座連接戲曲藝術與當代年輕觀眾的橋梁。
    讓那一聲“回馬槍”的呼喝,能穿透時空,喚醒人們對這份“匠心”的重新關注。
    在梅永年和淩雲師徒二人開始閉門打磨《回馬槍》之後,斯語也並非完全放手。
    他知道,這首歌的成功,關鍵在於傳統戲曲元素與現代流行音樂能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水乳交融,而非生硬的拚湊。
    因此,他又特意去了幾次梅永年那處僻靜的小院,與師徒二人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針對歌曲中關鍵的戲腔與念白部分,斯語提出了自己的構想,“淩老師,梅師傅,關於戲腔的運用,我的想法是,它不應該僅僅是點綴。
    在‘梅雪爭春未肯降,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樣的段落,可以適當融入青衣的婉轉唱腔,突出意境之美。
    而到了‘風中英雄歎彷徨’ 的‘歎’字,或許可以借鑒老生那種蒼涼沉鬱的吐納方式,增加角色的深度。
    最重要的,是情感的表達要大於程式的展示。”
    梅永年聽得連連點頭:“斯語先生此言甚是!
    戲腔是為歌曲服務的,不能喧賓奪主,更要讓年輕聽眾覺得好聽,不突兀。”
    淩雲也認真記下,嚐試著用不同的發聲位置和氣息控製來演繹這幾句,尋找著那個傳統韻味與現代聽感的最佳平衡點。
    對於歌曲中那段極具特色的念白部分:
    “手持丈二槍 北戰關外南過江
    上山猛虎鬥 也能入海捉龍王
    此槍路法八十四 一路更比一路強……”
    斯語解釋道:“這一段,我的設想是,它要抓住京劇念白的‘神韻’——那種鏗鏘的節奏感、飽滿的底氣和英雄主義的豪邁氣概。
    但是,在具體的咬字和發音上,可以不必完全遵循過於嚴格的湖廣音、中州韻,而是做適當的現代化、口語化處理,讓它更清晰,更容易被不熟悉戲曲的聽眾接受和理解。
    比如,‘懷抱琵琶迎門刺’的‘刺’字,可以不必咬得那麽死,更幹脆利落一些。
    ‘看我回馬槍 hehe~’這裏的笑聲,要的是那種自信、灑脫甚至帶點俏皮的感覺,可以放鬆一點,不必完全照搬醜角那種程式化的笑法。”
    “妙啊!”
    梅永年撫掌讚歎,“取其神,而略其形,適應流行之語境!
    斯語先生,您這不僅是懂戲,更是深諳傳播之道!
    這樣處理,既保留了咱們京劇念白的美學韻味,又完全適應了現代流行音樂的審美和傳播需求,不會讓人覺得隔閡!”
    淩雲也恍然大悟,反複練習著這段念白,努力將傳統的底氣與現代的語感結合起來。
    關於伴奏,梅永年拍著胸脯保證,“樂團您放心,我們戲院裏現成的樂師,胡琴、月琴、鑼鼓班子都是齊全的,功底紮實。
    他們對這首新歌也很有熱情,正好可以發揮所長,編配上我們可以一起商量,既要保留戲曲樂器的特色,也要融入現代編曲思維。”
    斯語還提到:“除了唱和念,視覺表現也很重要。
    比如副歌部分‘我學會那本領回馬槍’ 、‘我英姿那颯爽回馬槍’ ,如果能配合簡潔有力的戲曲身段或耍槍花動作,舞台效果肯定會更震撼。”
    一提到這個,淩雲立刻來了精神,他拿起平時練功用的白蠟杆長槍,當場就比劃了幾個招式,將梅永年設計的動作融入歌曲的節奏中。
    隻見他一個漂亮的轉身,長槍如蛟龍出海般刺出,隨即又是一個靈巧的回腕,槍尖劃出一道寒芒,正是“回馬槍”的意象!
    “斯語先生,您看這樣如何?”
    淩雲氣息微喘,眼神晶亮地看向斯語。
    斯語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看得分明,不由得大聲叫好。
    “好!就是這樣!動作幹淨利落,眼神到位,和歌曲的氣勢完全吻合!從觀眾的視角看,這一段絕對是亮點!”
    師徒二人得到斯語的肯定,幹勁更足了,幾乎進入了廢寢忘食的閉門苦練狀態。
    他們這般反常的舉動,自然引起了戲曲圈內一些相熟之人的好奇。
    往日裏,梅永年雖不算活躍,但也時常與同行走動,淩雲更是年輕一輩裏勤勉好學、時常請教前輩的典範。
    如今這師徒二人竟齊齊“消失”,謝絕訪客,關起門來不知鼓搗什麽,難免惹人猜測。
    幾位與梅永年交好、又和梅若鴻大師相熟的老友,便時不時在梅若鴻麵前“暗戳戳”地提起:
    “若鴻老哥,您那永年師弟,最近可是在鑽研什麽絕活呢?神神秘秘的,連我們這幾個老家夥都瞞著?”
    “是啊,聽說淩雲那孩子練功練得都快魔怔了,嘴裏還念念有詞,什麽‘回馬槍’‘守邊疆’的,不像咱們傳統的戲詞啊……”
    “莫非……永年師弟終於耐不住寂寞,想搞點新名堂了?您這做師兄的,不去把把關?”
    在這些老友半是好奇、半是慫恿的言語下,梅若鴻大師也坐不住了。
    一方麵是對師弟和徒孫的關心,另一方麵,他也確實被勾起了幾分好奇。
    這一日,他便沒有提前招呼,信步來到了梅永年居住的那處清幽小院。
    喜歡文豪:我什麽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麽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