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青花瓷

字數:4625   加入書籤

A+A-


    在景德的那幾天,斯語幾乎完全沉浸在了瓷器的世界裏。
    他走訪了不同的作坊,觀看了從采泥、練泥、拉坯、利坯、畫青花、施釉到入窯燒製的全過程。
    他與年邁的畫師交流,聽他們講述不同朝代指大秦曆史上不同的時期)青花料的特點與繪畫風格的流變。
    他也在年輕的陶藝家工作室裏,看到了他們將現代設計理念與傳統工藝結合的嚐試,雖然有些略顯生硬,但那份探索的勇氣讓他欣賞。
    泥土、釉料、畫筆、窯火……這些元素在他腦中不斷碰撞、重組。
    那素白坯體上,用鈷料描繪出的幽菁藍色的圖案,尤其令他著迷。
    那藍色,或濃或淡,或深或淺,在透明的釉層下,呈現出一種既清晰又朦朧,既冷靜又溫潤的獨特美感。
    如同煙雨籠罩的江南,如同美人眉宇間的一抹淡愁,如同曆史深處一個含蓄而優雅的夢境。
    一種強烈的創作衝動在他心中醞釀。
    不是小說,不是純音樂。
    而是一首歌。
    一首能捕捉這青花神韻,將這跨越時空的美麗與哀愁訴諸旋律的歌。
    在景德最後一天的清晨,天剛蒙蒙亮,窗外便飄起了細密的雨絲。
    空氣濕潤而清涼,將老城區的青瓦白牆暈染得如同一幅水墨畫。
    斯語原本計劃上午再去拜訪一位擅長仿製“前朝”青花的高手,卻接到古窯遺址那邊一位相熟老把樁師傅的電話。
    “小夥子,你運氣好。那窯‘仿古青花’,今天開窯。這雨落得正是時候,來看看吧,帶著水汽看剛出窯的瓷器,別有一番味道。”
    斯語心中一動,立刻改變了行程,撐著傘再次來到了古窯區。
    柴窯已經徹底冷卻。
    窯工們小心翼翼地打開窯門,一股混合著泥土、礦物質和煙火氣的獨特味道彌漫開來。
    窯內的匣缽還帶著餘溫,在蒙蒙細雨中蒸騰起絲絲縷縷的白汽。
    一件件瓷器被依次取出,擺放在鋪著幹淨棉布的長條案上。
    當那隻仿古青花玉壺春瓶被捧出來時,斯語的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滯。
    細雨無聲地落在還帶著窯溫的瓶身上,發出極輕微的“滋滋”聲,瞬間化作更細微的水汽氤氳開來。
    就在這水汽的繚繞中,那隻瓶子靜靜地立在那裏。
    瓶身素白,溫潤如玉。
    其上用鈷料繪製的纏枝蓮紋,發色幽菁,深沉處如墨落宣紙,淺淡處似雨過天青。
    那藍色,在濕潤的空氣和瓶體本身的微光映襯下,仿佛活了過來,在潔白的胎體上靜靜流淌、呼吸。
    雨水順著瓶壁滑落,更添幾分冰肌玉骨般的清冷與靈動。
    沒有炫目的光彩,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
    它就那樣安靜地存在著,卻仿佛凝聚了千百年的時光,將泥土的質樸、匠人的心血、窯火的淬煉以及這清晨雨絲的溫柔,全部融為了一體。
    一種內斂的、含蓄的、卻又無比強大的美感,撲麵而來。
    斯語靜靜地站在細雨中,傘沿的水珠連成線滴落。
    他忘記了周遭窯工們忙碌的身影,忘記了漸大的雨聲,眼中隻有那隻沐浴在蒙蒙煙雨中的青花瓷瓶。
    在這一刻,他深刻地理解了何為“天青色等煙雨”。
    那不僅僅是一種對燒製條件的苛刻要求,更是一種極致的美,隻有在最恰當的氛圍烘托下,才能綻放出其全部神韻。
    眼前這一幕,與他腦海中那首已然成型的《青花瓷》的旋律和意境,完美地重疊在了一起。
    他感受到了一種跨越媒介的共鳴。
    音樂捕捉了瓷器的魂,而瓷器,則為音樂提供了最完美的視覺注腳。
    這種美的震撼,如此直接,如此純粹。
    它不需要任何言語的解釋,便能直抵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他相信,隻要能讓更多人“看到”這種美,感受到這種震撼,那麽瓷器在大秦人心中的地位,必將有所不同。
    良久,雨勢漸歇。
    天光透過雲層,微微亮了一些。
    那隻青花玉壺春瓶上的水汽漸漸散去,釉色顯得更加清亮、溫潤。
    斯語緩緩吐出一口氣,轉身離開了窯廠。
    他的步伐沉穩,心中卻已篤定。
    《青花瓷》這首歌,必須盡快製作出來。
    他要將此刻感受到的這份驚心動魄的美,通過旋律與歌詞,傳遞給這個世界。
    離開景德的前一晚,他住在當地一家由老宅改造的民宿裏。
    窗外是淅淅瀝瀝的雨聲,敲打著青瓦屋簷。
    空氣中彌漫著雨後泥土的清新和隱約的瓷土氣息。
    斯語坐在書桌前,鋪開紙筆,幾乎是毫無阻滯地,將腦海中那早已熟悉的詞句與旋律“複現”出來。
    歌名:《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歌詞伊始,便以繪製青花的“素胚”起興,將瓷器製作的過程與對一位如青花般清雅女子的思念巧妙融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筆鋒濃轉淡”、“牡丹一如你初妝”,意象選取精準,既有畫麵感,又充滿東方式的含蓄與美感。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釉色渲染”對應女子嫣然一笑,“韻味被私藏”、“如含苞待放”,進一步將瓷器的工藝之美與女子的容顏氣質疊加,那“一縷飄散”的美,更添求之不得的悵惘。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 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副歌部分,“天青色等煙雨”堪稱神來之筆。
    相傳,古代最上品的青花瓷,其釉色需要在煙雨朦朧的天氣中燒製才能形成。
    這種將自然現象與極致工藝、以及執著等待的情感完美結合的意象,充滿了宿命般的浪漫與詩意。
    “隔江千萬裏”、“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此處“漢隸”理解為大秦某個流行隸書的曆史時期,體現古意),時空感頓時拉開,曆史的厚重與情感的繾綣交織。
    “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比喻新奇而富有畫麵感。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最終將人物形象與青花瓷完全合一,那穿越時光依舊動人的美麗,那定格在瓷器上的淺淺笑意,成為永恒。
    整首歌詞,句句寫瓷,又句句言情。
    喜歡文豪:我什麽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麽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