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宴前風雲,幽州暗流
字數:5231 加入書籤
洹水北岸的平地上,忠義軍的營帳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陷陣都的重騎兵正在擦拭甲胄,陽光反射在明光鎧上,晃得人睜不開眼;銳士都的士兵則圍坐在一起,霍存正親自示範長刀的劈砍技巧,刀風呼嘯著劈開空氣,驚起一群麻雀。
李燁披著件素色披風,帶著兩名親衛,朝著俘虜營走去。
俘虜營設在一處廢棄的村落裏,三百餘名銀槍效節都的俘虜被圈在土牆內,個個眼神黯淡。
負責看守的王虔裕見李燁到來,連忙迎上來:“使君,這些都是銀槍效節都的精銳,嘴硬得很,昨夜還有人試圖越獄。”
李燁擺擺手,走進土牆。
俘虜們見有人進來,紛紛抬起頭,當看清李燁的麵容時,不少人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一名滿臉絡腮胡的俘虜突然喊道:“那不是李將軍嗎?”
李燁循聲望去,認出那人是銀槍效節都的隊正王尋,當年在魏州時,兩人還曾一起喝過酒。
他微微頷首:“王隊正別來無恙?”
王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李將軍…… 不,李節帥!小人有眼不識泰山,求節帥高抬貴手,放小人一條生路!”
其餘俘虜見狀,也紛紛跪倒求饒,一時間哭喊聲此起彼伏。
李燁看著這些昔日的袍澤,心中感慨萬千。
幾年前他在魏州時,這些人大多是街頭巷尾的潑皮無賴,被樂彥禎收編後才穿上軍裝,如今卻成了階下囚。
“都起來吧。” 他沉聲道,“我知道你們當中不少人是被迫從軍,隻要真心歸降,忠義軍一概既往不咎。”
人群中走出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抱拳拱手:“節帥還記得澶州張贇嗎?”
李燁打量著他,想起此人曾是銀槍效節都的虞候,當年因頂撞樂從訓被打了四十軍棍。
“張虞候有何話說?”
張贇朗聲道:“樂彥禎父子殘暴不仁,克扣軍餉,欺壓士卒,早已失盡人心。我等雖為其部下,卻早已忍無可忍。若節帥肯收留,我願率澶州同鄉三百人歸降,效犬馬之勞!”
他身後立刻站出三百餘名俘虜,齊聲喊道:“願歸降節帥!”
李燁心中一喜,這些人都是澶州子弟,勇猛善戰,正是忠義軍急需的人才。
“好!” 他朗聲道,“張贇聽令,你暫任忠義軍別將,仍領這三百弟兄,編入銳士都聽候調遣!”
張贇喜出望外,連忙跪地謝恩:“末將張贇,謝節帥不殺之恩!”
其餘俘虜見張贇得到重用,也紛紛表示願意歸降。
李燁讓人打開糧倉,給俘虜們分發糧食,又讓人醫治受傷的士兵,俘虜營裏的氣氛頓時變得熱烈起來。
王尋捧著一碗粟米飯,吃得熱淚盈眶:“還是李節帥體恤弟兄,跟著樂彥禎那廝,半年都沒吃過一頓飽飯。”
處理完俘虜事宜,李燁剛回到中軍大帳,就接到斥候回報:“使君,樂彥禎已率軍撤回魏州城,樂從訓帶殘部守在城外的馬牢關。”
羅隱撫掌笑道:“樂彥禎這是怕了咱們,縮回烏龜殼裏了。”
李燁搖頭:“魏州城高池深,易守難攻,他這是想憑城固守,等咱們糧草耗盡自退。” 他對親衛道,“備馬,我去拜訪李可舉節度使。”
盧龍軍的大營設在忠義軍東側,轅門處的 “李” 字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李可舉身著紫袍玉帶,帶著親兵等候在營門,這位年近五十的節度使雖已鬢生華發,卻身姿挺拔,眼神銳利如鷹,他是奚族後裔,祖父輩歸順大唐後世襲盧龍節度,在幽州經營三代,早已是河北舉足輕重的人物。
“李節帥遠道而來,辛苦辛苦了!” 李可舉握住李燁的手,掌心的老繭磨得人發疼,“洹水一戰,以四千破兩萬,真是年少有為啊!”
李燁拱手笑道:“相公客氣了。年初濮州被圍,若非相公派幽州突騎馳援,李某怕是早已身首異處。這份恩情,李某時刻記在心上。”
“些許小事,何足掛齒。” 李可舉朗聲大笑,引著他往中軍大帳走,“亂世之中,諸侯當守望相助。何況節帥如今的聲威,早已不是往昔可比了。”
走進中軍大帳,李可舉指著牆上的地圖,感慨道:“想當年你在魏州時,不過是個隊正,如今卻能與樂彥禎分庭抗禮,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洹水邊那鐵索連馬的衝鋒,連我盧龍軍的幽州突騎都自愧不如啊。”
李燁看著地圖上魏州的位置,沉吟道:“節帥謬讚了,幽雲突騎,天下無雙!樂彥禎雖退入魏州,但麾下尚有數萬之眾,加上天平軍朱瑄的援軍,硬攻怕是討不到好處。”
“節帥所言極是。” 李可舉點頭,“魏州城牆高達三丈,護城河寬十丈,我軍缺乏攻城器械,強行攻城隻會徒增傷亡。不知節帥有何妙計?”
“魏博鎮下轄六州,除魏州外,其他各州防務薄弱。” 李燁指尖點在魏州周邊,“不如分兵四掠,先取澶州、博州等地,切斷魏州糧道,等樂彥禎糧盡援絕,再一舉破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計策!” 李可舉撫掌讚道,“我率盧龍軍攻取博州,節帥率軍攻取澶州,如何?”
兩人正商議間,帳外傳來霍存的聲音:“使君,抓到個魏博軍的信使!”
親衛押著個五花大綁的信使進來,從他身上搜出一封密信。李燁展開一看,不禁笑道:“樂彥禎這是嚇破膽了。”
信中寫道,樂彥禎聽聞望津橋大敗,竟要焚燒魏州城外民房堅壁清野。
朱瑄勸他在城外紮營隔斷兩軍,反被罵 “書生之見”。
樂彥禎執意撤回魏州,朱瑄無奈,隻得率軍返回鄆州。
“看來天助我也。” 李可舉笑道,“朱瑄一走,樂彥禎便成了孤家寡人。”
“機不可失。” 李燁點頭,“請相公即刻率軍攻取博州,我明日便進軍澶州,早日會師魏州城下。”
商議完畢,李可舉設宴款待。
席間,一名滿臉虯髯的大將舉杯起身,聲如洪鍾:“末將李全忠,敬李節帥一杯!望津橋一戰,節帥用兵如神,全忠佩服!”
李燁舉杯回敬,心中卻微微一動。
這名字好耳熟。
他打量著李全忠,此人肩寬背厚,眼神陰鷙,雖作揖敬酒,嘴角卻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倨傲。
“這是犬子李匡威、李匡籌。” 李全忠招手喚過兩個少年,都是十五六歲年紀,生得與他一般粗壯,“還不快拜見李節帥?”
“拜見李節帥!”
兩人齊聲行禮,李匡籌抬眼時,目光與李燁相撞,竟毫無少年人的怯懦,反而帶著幾分審視。
李燁心中猛地一震。
李匡籌、李匡威…… 這不就是日後割據幽州的那對兄弟嗎?
而他們的父親李全忠,正是顛覆盧龍李氏的關鍵人物!
一股不安悄然爬上心頭,他強壓下異樣,笑道:“兩位公子年少有為,將來必成大器。”
宴席散後,李燁返回大營,心中那股不安愈發強烈。
他站在帳外,望著東側盧龍軍大營的燈火,總覺得那片光亮下藏著什麽陰謀。
與此同時,盧龍軍的偏帳內,李全忠屏退左右,隻剩下兩個兒子和幾名親信將領。
燭火搖曳中,他陰惻惻地笑道:“李可舉老了,竟對一個毛頭小子讚不絕口。”
李匡威咬牙道:“父親,不如趁夜……” 他做了個抹脖子的手勢。
“急什麽。” 李全忠擺手,“李燁的忠義軍戰力不弱,正好讓他們去啃魏州這塊硬骨頭。咱們先取了博州,等他們兩敗俱傷,再坐收漁利。”
李匡籌冷笑道:“父親英明。盧龍軍的位子,也該輪到咱們坐了。”
帳外的風突然變大,吹得燭火險些熄滅。
李全忠按住腰間的彎刀,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傳令下去,明日卯時拔營,目標博州。記住,今日之事,誰也不許走漏風聲。”
夜色漸深,忠義軍大營裏,李燁召集眾將議事。
他指著地圖上的澶州:“趙猛,你率陷陣都為先鋒,三日之內務必拿下澶州。”
“末將領命!”
“霍存,你率銳士都跟進,接管城防。” 李燁又道,“王虔裕負責糧草轉運,確保補給無虞。”
眾將領命而去,李燁卻仍站在地圖前,指尖久久停留在幽州的位置。
他不知道,一場針對盧龍軍的陰謀正在悄然醞釀,而這亂世棋局,即將迎來更洶湧的變數。
喜歡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請大家收藏:()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