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羅隱獻策:從根上解決問題!
字數:5644 加入書籤
濮州邊境的風,似乎都帶上了相州城的血腥味。
朱友恭最終沒有下令出擊。
他隻是站在那裏,握著刀,看著對岸那麵迎風招展的“忠義”大旗,站了整整一個時辰。
然後,他收刀入鞘,隻說了一個字:“退。”
軍令傳下,數萬宣武軍緩緩後撤,留下了一個充滿了驚懼和疑惑的背影。
李燁送來的那幾箱“賀禮”,比十萬大軍的威懾力還要恐怖。
相州大捷的喜悅在忠義軍高層中隻持續了不到半日,便被一場氣氛凝重的會議衝散。
府衙內,燭火通明,映著每一個核心將領與幕僚嚴肅的臉。
李燁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打破了沉默:“相州之亂平定了,朱友恭也暫時被嚇退了。但各位不要忘了,我們最初的麻煩是什麽。”
他看向眾人,目光銳利:“不是叛亂,也不是朱溫,是我們的府庫。”
此言一出,剛剛還因軍事勝利而略有鬆弛的氣氛,瞬間又繃緊了。
度支判官崔優的臉色比哭還難看,他站起身,聲音幹澀:“主公所言極是。平叛一戰,前後七日,看似神速,實則耗費巨大。撫恤陣亡將士,獎賞有功之臣,再加上安撫新占之地的開銷……如今府庫裏,銅錢已近見底,至於軍糧……”
他頓了頓,艱難地吐出幾個字:“最多,還能支撐全軍四個月。”
四個月。
這個數字像一塊巨石,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這意味著,四個月後,這支剛剛打出赫赫威名的無敵之師,就得餓肚子。
“要不……再跟羅弘信要點?”
趙猛甕聲甕氣地提議,隨即自己就搖了搖頭。
魏博那頭已經被榨幹了,再逼下去,羅弘信怕是真要拚命了。
高鬱皺眉道:“也無法向新占之地加征。相州、衛州等地剛剛經曆戰火與叛亂,百姓困苦,此時加稅,無異於自掘墳墓,逼他們再反。”
一時間,議事廳內又陷入了死寂。打天下易,治天下難。軍事上的勝利,並不能變出糧食和銅錢。
就在所有人都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
“主公,各位將軍,或許,我們一直都看錯了病根。”
眾人循聲望去,說話的是一直沉默不語的羅隱。他站起身,神情從容。
“曆次叛亂的根源,不在於人心不穩,也不在於羅弘信的陰魂不散,而在於‘牙兵’。”
“牙兵?”趙猛有些不解。
羅隱點頭,解釋道:“魏博鎮的牙兵,父子相繼,兄弟相承,盤根錯節,形成了一個隻知有將,不知有帥;隻知享受特權,不事稼穡的特殊階層。他們是職業軍人,也是依附在魏博肌體上的巨大毒瘤。隻要這個階層還存在,隻要他們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叛亂就永遠不會停止。我們今天平定了趙全勇,明天就會有李全勇、王全勇。”
他環視眾人,一字一頓:“所以,要解決問題,必須從根上解決。要解決的,不是某一次叛亂,而是滋生叛亂的土壤。”
李燁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示意羅隱繼續說下去。
羅隱深吸一口氣,拋出了他醞釀已久的方案:“我提議,推行‘屯田製’!”
“屯田?”這個詞並不新鮮,但從羅隱口中說出,卻似乎別有深意。
“正是。”羅隱走到地圖前,指著新占領的衛、相、貝、黎陽四州之地,“這些地方,因常年戰亂,有大量無主荒田。此外,此次平叛,我們從叛亂的豪強手中沒收了巨量田產。這些,都是我們的本錢。”
他的計劃分為兩部分。
“其一,為‘民屯’。張榜招募天下流民,官府授予田地、農具、種子。凡來歸者,第一年免除所有賦稅,第二年隻交兩成,第三年起才按三成納糧。讓他們活下去,安居樂業。”
“其二,也是最關鍵的,是‘軍屯’。將我們麾下的將士,包括那些被甄別後可靠的降兵,以部隊為單位,分片劃地。無戰事時,他們便是農戶,開墾土地,種糧種菜。如此一來,軍糧便可自給自足!”
話音剛落,財政官崔優立刻就提出了疑問:“羅先生,此計雖好,但前期投入太大!農具、種子、耕牛……哪一樣不要錢?我們現在連錢都拿不出來了!”
羅隱微微一笑,似乎早料到有此一問。他伸出三根手指。
“崔判官莫急,我這‘軍屯’,還有一句最核心的口訣——‘軍三民七’!”
“軍三民七?”
“軍屯所獲,刨除種子成本,所有收成,三成上繳府庫,充當軍資。剩下整整七成,全數歸屯田的士兵個人及其家庭所有!”
“什麽?!”
這一次,不止是崔優,連趙猛、葛從周這些大將都驚得站了起來。
七成!
這在當時是根本無法想象的比例。這個時代的兵,能吃飽餉飯不被克扣就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種地所得,能給個人留下一兩成就不錯了,羅隱竟然要給七成!
崔優呆立當場,他本能地覺得這太虧了,府庫隻能拿到三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他手中的算籌卻不受控製地飛快撥動起來。
一個士兵,分到二十畝地。
按照尋常年景,畝產一石半,總收成三十石。
三成上繳,是九石。
剩下二十一石歸個人!這足夠一個五口之家吃得飽飽的,甚至還有餘糧可以賣錢換物。
士兵有了恒產,有了遠超當兵吃餉的收入,他們會用多大的熱情去開墾土地?
生產效率會提高多少?
崔優的呼吸急促起來,他撥打算籌的手指越來越快,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算出來了。
哪怕隻拿三成,隻要將數萬大軍全部投入屯田,數月之後,府庫裏的糧食就會堆積如山!
而且,這是一個可以不斷滾大的雪球!
“這……這……”崔優激動得滿臉通紅,指著羅隱,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這哪裏是分錢,這是在造錢!這是萬世之基啊!”
羅隱對著崔優,也是對著李燁,躬身一揖:“主公,此策有三利。其一,以軍屯之糧養軍,以民屯之糧養民,數月之後,糧草將再也不是我們的心腹大患。其二,將降兵編入屯田部隊,授之以田,讓他們從職業軍痞,轉為半兵半農。有了自己的田產家業,誰還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造反?牙兵之患,不攻自破。其三,授田於民,讓天下流民在我處有地可種,有飯可吃,民心所向,我方統治將穩如磐石。此乃一石三鳥之計!”
滿堂寂靜。
所有人都被羅隱這宏大而精妙的構想震撼了。
這已經超出了單純的解決糧食危機的範疇,這是一條真正的強國之路。
“好!”李燁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來,大步走到羅隱麵前,親自扶起他,“先生之才,勝過十萬雄兵!此策,我準了!”
他目光灼灼,思維卻在羅隱的計劃上更進了一步。
“光有政策還不夠,我們還要有工具!”李燁轉身下令,“立即成立‘匠作大營’!廣招天下能工巧匠,提升其地位,給予最優厚的待遇。讓他們專門研發和改良農具!我要讓我們的士兵,用上全天下最好的犁,最好的鋤頭!”
他又補充道:“另外,再加一條!凡在匠作大營中,有發明創造出新工具、新技術的工匠,此項技術將由官府記錄在案。往後,任何地方仿製使用此技術者,都必須向原發明者支付一筆‘專利費’!”
“專利費?”
眾人麵麵相覷,這個詞他們聞所未聞。
李燁看著他們茫然的表情,沒有過多解釋,隻是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就是告訴天下人,在我這裏,知識和智慧,是能換來真金白銀的!我不僅要讓百姓耕者有其田,也要讓能者憑智富!”
此言一出,羅隱看向李燁的眼神,已經從最初的欣賞,變為了深深的敬畏。
“即刻成立河北屯田司!”李燁的命令斬釘截鐵,“由羅隱親自負責,崔優、王虔裕全力配合!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魏博的每一寸土地,都種滿我們的莊稼!”
數日後,一道道嶄新的告示,貼滿了澶、相、衛等數州之地的街頭巷尾。
無數食不果腹、麵黃肌瘦的流民,無數剛剛放下武器、前途未卜的魏博降兵,圍在告示前。
當識字的人顫抖著念出“凡來投者,授田三十畝”、“耕者有其田”、“軍屯之產,七成歸己”這些字樣時,人群從最初的死寂、麻木,到難以置信的竊竊私語,最終,爆發出了一陣又一陣如同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蒼天有眼啊!”
一個老兵扔掉拐杖,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有地種了!有活路了!”
無數人相擁而泣。
希望,在這一刻,重新降臨在這片飽經戰火的大地。
而在一些城中幽深的宅院裏,幾個身穿綢緞的士族豪強,看著窗外那震天的歡呼,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授田於民?把我們的佃戶都變成了自耕農?”
“還想清丈田畝?他這是要掘我們的根!”一個老者將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眼中滿是怨毒。
喜歡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請大家收藏:()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