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借天子之刃,討不臣之賊!
字數:5743 加入書籤
洛陽城,血腥味尚未散盡。
但朱溫做的第一件事,卻不是清點戰利品,也不是安撫新降的張全義。
他換上了一身素服。
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他徑直前往城北的邙山,來到了大唐曆代帝王的陵寢之前。
陵寢早已被李罕之那樣的兵匪盜掘得不成樣子,到處都是盜洞和殘破的磚石,一片狼藉。
朱溫站在先帝的陵前,看著眼前的慘狀,突然雙膝跪地,放聲大哭。
“臣,朱溫,救駕來遲!”
他捶胸頓足,聲音悲愴,眼淚鼻涕流了滿臉。
“致使陵寢遭此大辱,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啊!”
他一邊哭嚎,一邊對著陵寢重重磕頭,額頭很快就變得青紫,滲出血絲。
跟在他身後的將士們,包括張全義在內,全都看得目瞪口呆。
這……這還是那個殺伐果斷、心狠手辣的宣武節度使嗎?
這演技,不去唱戲真是屈才了。
然而,周圍的洛陽百姓和士人看到這一幕,卻無不感動落淚。
亂世之中,還有誰記得先帝?
還有誰會為皇室的尊嚴痛哭流涕?
唯有朱公!
一時間,“朱公忠義”的傳聞,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遍了整個洛陽城。
一場完美的政治秀。
哭完了,表演也到位了。
朱溫回到府衙,立刻召來筆墨,親自草擬了一封奏表,以八百裏加急,送往遠在長安的朝廷。
“臣朱溫,泣血上奏……”
奏表之中,他先是將自己描述成一個聽聞東都蒙難、心急如焚的忠臣,如何不顧一切,星夜來援。
接著,他話鋒一轉,痛陳河東李克用擁兵自重,名為藩鎮,實為國賊!
“……李克用名為隴西郡王,實則桀驁不馴,屢抗皇命,坐視國難,其心可誅。今河東沙陀,兵強馬壯,已成朝廷心腹大患。臣懇請陛下下旨,降下雷霆之怒,由臣朱溫統兵,配合天兵,東西夾擊,共討此不臣之賊!”
洋洋灑灑數千言,字字句句,都透著一股“為國除害”的凜然正氣。
奏表的最後,朱溫更是拋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無法拒絕的誘餌。
他“大度”地表示,此次出兵,純為朝廷分憂,絕無私心。
“……若能蕩平河東,收複河中失地,臣分文不取,所有州縣、錢糧、戶籍,盡歸朝廷中樞直接管轄,以壯皇室!”
這封奏表,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長安那早已波瀾不驚的死水之中。
……
長安。
大明宮。
唐昭宗李曄看著朱溫的奏表,年輕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激動的潮紅。
“諸位愛卿,都看看!都看看!”
他將奏表遞給下方的宰相張渥。
張渥,一個對藩鎮坐大深惡痛絕的老臣,看完奏表,激動得渾身顫抖。
“陛下!天賜良機!此乃重振我大唐皇室威嚴的絕佳機會啊!”
他轉身麵向朝臣,聲音慷慨激昂。
“朱溫願意將打下的土地盡數歸還朝廷,其忠心可見!反觀那李克用,屢次不遵號令,對我朝廷陽奉陰違,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一舉削平強藩!”
朝堂之上,立刻嗡嗡作響。
大部分文臣,都對張渥的話深表讚同。他們受夠了藩鎮的氣,做夢都想回到那個中央集權的輝煌時代。
然而,角落裏,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太常寺卿杜讓能,卻顫巍巍地站了出來。
“陛下,不可!”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卻讓整個大殿為之一靜。
“陛下,朱溫此人,豺狼之心,路人皆知!他比李克用更加危險!此乃驅虎吞狼之計,借我朝廷之手,去消耗李克用的實力,他好坐收漁翁之利啊!”
“再者……”杜讓能痛心疾首地說道:“我京畿禁軍,早已衰弱不堪,如何是李克用那虎狼之師的對手?一旦出兵,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其辱啊!”
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了眾人頭上。
是啊,朝廷還有多少兵能打?
宰相張渥見狀,立刻厲聲反駁。
“杜大人此言差矣!朱溫已表忠心,我們為何不信?難道要眼睜睜看著李克用這等國賊繼續坐大?至於兵力,我大唐立國數百年,天子之師,大義所在!隻要陛下一聲令下,天下忠義之士必然雲集響應!”
他轉向唐昭宗,跪地叩首。
“陛下!想我太宗皇帝,何等雄風!親率六軍,蕩平四海!如今,正該是陛下一展雄圖,禦駕親征,重現太宗雄風之時啊!”
“禦駕親征!”
“重現太宗雄風!”
這幾個字,如同一道驚雷,狠狠劈在了年輕的唐昭宗心上。
他一直夢想著擺脫藩鎮和宦官的控製,成為一個真正的、手握實權的皇帝。
張渥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朱溫送來的這份“大禮”,讓他看到了實現夢想的萬丈光芒。
就在長安朝堂爭論不休之際,又一封來自東方的奏表,送到了禦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濮州,忠義軍節度使,李燁。
唐昭宗有些不耐地展開。
然而,隻看了幾行,他的眉頭就緊緊皺了起來。
李燁的奏折,言辭懇切,邏輯清晰。
他明確指出,朱溫攻取洛陽,絕非為了朝廷,而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義名分。所謂的“共討國賊”,不過是想借朝廷這把刀,去殺他最大的敵人。
奏折的最後,李燁力勸皇帝,千萬不要聽信讒言,貿然出兵。
“……若朝廷出兵,則正中朱溫之計。屆時,無論勝敗,朝廷元氣大傷,朱溫便可趁虛而入,掌控中樞,則天下危矣!望陛下三思!”
唐昭宗看完,臉色已經變得鐵青。
“哼!”
他將李燁的奏折,重重地扔在了龍案之上。
一旁的張渥立刻會意,上前撿起,看了一眼,便冷笑道:“陛下,這李燁本就與李克用是盟友,他的話,自然是為盟友開脫,居心叵測,不足為信!”
“沒錯!”唐昭宗一拍龍椅,“這些藩鎮,沒一個希望我大唐中興!他們都巴不得朕當個傀儡!”
被壓抑已久的怒火和建功立業的幻想,徹底衝昏了他的頭腦。
李燁的忠告,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猛地站起身,環視大殿,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了他的決斷。
“傳朕旨意!”
“集結京畿神策軍、天威軍等,共計五萬!朕要親討國賊!”
張渥大喜過望,連忙勸道:“陛下乃萬金之軀,豈能親冒矢石!隻需派遣一位得力幹將即可!”
唐昭宗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
他目光掃過殿下群臣,最後,落在了禦史大夫孫揆的身上。
孫揆,一個以清正廉潔聞名的文官,卻從未有過領兵經驗。
“朕命禦史大夫孫揆為主帥,加封河中節度使,統領大軍,出兵河中,討伐李克用!”
“臣……領旨!”
孫揆又驚又喜,慷慨領命。
聖旨一下,天下嘩然!
杜讓能等老臣,捶胸頓足,老淚縱橫,卻無力回天。
消息傳到洛陽,朱溫正在府衙中與李振對弈。
聽完探子回報,他手中的棋子“啪”地一聲落在棋盤上,隨即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狂笑。
“哈哈哈哈!成了!成了!”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與此同時。
濮州,忠義軍帥府。
李燁靜靜地聽著軍報司送來的最新消息。
他的奏表被駁回。
朝廷決意出兵。
主帥,是禦史大夫,孫揆。
整個議事廳內,死一般的寂靜。高鬱、羅隱等人,臉上都寫滿了難以置信。
李燁久久沒有說話。
他走到巨大的軍事地圖前,目光落在從長安出發,一路通往河中的那條行軍路線上。
許久,他才輕輕地說了一句。
“愚不可及……”
“孫揆,死定了。”
喜歡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請大家收藏:()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