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政績上報

字數:3166   加入書籤

A+A-


    雖然知道二皇子趙天睿那邊不會善罷甘休,但日子還得過,武陵縣的發展也不能停。
    蘇康把韓誠的事暫時放在一邊,便開始整理這兩年的政績,準備上報朝廷。
    他想要返回京城,總得有個政績作保證不是?
    想來,三年丁憂期已過,劉文雄這個老頭,也該回到朝堂去了吧?
    他把柳青叫過來,讓她幫忙記錄。
    柳青坐在桌子旁,手裏拿著毛筆,攤開一張大大的宣紙,等著蘇康口述。
    蘇康坐在對麵,喝了口茶,慢慢說:“首先,修路。這兩年,咱們修了四出縣城的水泥路,數百裏地,下雨天不滑,商隊來往方便;還修通了連接各族聚居地的水泥路,也不下上百裏,百姓出行不用再踩泥巴了。”
    柳青一邊寫,一邊點頭:“嗯,還有蓋房。您讓人蓋了數百間磚瓦房,給沒房子住的百姓住,還有學堂,蓋了三間,讓孩子們能上學。”
    “對!學堂很重要。”
    蘇康補充道,“現在學堂裏有五十多個孩子,有漢人,有苗人,還有彝族的,請了數十個教書先生,教他們讀書寫字,還教他們算術,以後能幫家裏算賬,也能幫工坊記賬。”
    他又接著說:“引進土豆種植,基本解決了武陵全縣的饑荒問題,也增加了一種難得的口糧。並推廣新稻種,去年從江南引進的新稻種,畝產比以前多了兩百斤,今年百姓家裏的糧倉都滿了,有的百姓還把多餘的糧食賣了,換了銀子,買了新衣服、新家具。”
    “還有礦場和工坊。”
    柳青提醒道,“礦場開了鐵礦和煤礦,鐵礦煉出的鐵能做農具,也能做兵器;煤礦的煤能燒火,比柴火方便,百姓和工坊都在用。工坊做蜂窩煤和白酒,蜂窩煤賣得很好,周邊的縣都來買;白酒也賣到了京城,賺了不少銀子,用來修橋鋪路,還有補貼學堂。”
    蘇康卻搖了搖頭:“這些都不要寫!這些都是我們的產業,財不可外露!”
    他沉吟了一下,才繼續開口道:“但商市的情況,倒是可以寫一寫。現在縣城的商市特別熱鬧,每天都有很多人來買賣東西,有賣菜的、賣肉的、賣布的,還有賣各種特產的,各族百姓都來趕集,關係比以前近多了。”
    他還讓人畫了幾張圖,有新蓋的學堂,孩子們在院子裏讀書、玩耍;有熱鬧的商市,百姓們在攤位前討價還價;還有百姓豐收的場景,金黃的稻穀堆在曬穀場上,百姓們笑得特別開心。
    “光寫這些還不夠。”
    蘇康看著柳青,目光深沉,“得讓朝廷知道,百姓是真心擁護咱們的。你讓人做一把萬民傘,上麵請各族百姓簽名,有漢人,有苗人,有彝族,老人要是不會寫字,就按手印,小孩也能按,越熱鬧越好。”
    柳青趕緊點頭:“好,我這就去安排。讓裁縫鋪的人做萬民傘,再讓人挨家挨戶請百姓簽名。”
    王剛也主動請纓道:“少爺,我帶著人去挨家挨戶問,讓百姓說幾句對您的評價,我記下來,附在奏本後麵,這樣更真實。”
    “行!”
    蘇康笑著說,“你去的時候,態度要好,別讓百姓覺得拘束,就跟平時聊天一樣。”
    接下來的幾天,縣衙裏特別忙。裁縫鋪的人用紅布做了一把大大的萬民傘,傘麵上繡著“萬民擁護”四個大字,特別鮮豔。
    百姓們聽說要在萬民傘上簽名,都很積極,漢人百姓拿著毛筆,認真地寫下自己的名字;苗人百姓有的會寫字,有的不會,不會的就用紅泥按手印;彝族百姓也來了,有的用漢字簽名,有的用彝文,傘麵上很快就密密麻麻的,全是名字和手印,看著特別熱鬧。
    王剛帶著人挨家挨戶詢問,到河西村的張奶奶家,張奶奶坐在炕頭上,拉著王剛的手,說:“蘇大人是好官啊!以前我家窮,住的是茅草屋,一下雨就漏雨,蘇大人讓人給我蓋了磚瓦房,不漏雨了,還暖和;我家孫子以前沒學上,現在能去學堂讀書,不用交錢,還管午飯,蘇大人真是好人!”
    王剛把這些話記在本子上,字雖然歪歪扭扭的,但很認真。
    到苗家寨的閻武家,閻武說:“蘇大人讓漢苗通婚,還搞了民族團結節,現在各族跟一家人一樣,以前想都不敢想!我家智傑娶了翠花,小日子過得好得很,我心裏高興!”
    這些樸實的話,蘇康都讓柳青整理好,附在奏本後麵。
    奏本整理好後,蘇康又仔細看了一遍,確認沒什麽遺漏,才讓人把奏本封好,找了個可靠的護衛,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柳青看著護衛離開的背影,有點擔心:“少爺,二皇子那邊會不會從中作梗啊?他要是在朝廷裏說您的壞話,不讓朝廷認可您的政績,咋辦?”
    蘇康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怕也沒用。咱們做得正,行得端,政績都是實實在在的,百姓的評價也是真心的,不怕他們挑刺。就算二皇子想搗亂,朝廷裏也有明事理的人,比如左相劉文雄大人,他一直很欣賞我,有他在,奏本應該能順利遞上去,朝廷也會認可咱們的政績。”
    柳青點點頭,心裏稍微踏實了些:“希望如此吧。”
    果然,沒過多久,京城就傳來了消息。
    劉文雄看到奏本後,特別高興,在朝堂上把武陵縣的變化說得清清楚楚,還拿出萬民傘的拓本給大臣們看:“你們看看,這上麵有漢人、苗人、彝族人的簽名和手印,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蘇康到任兩年,把一個窮得叮當響的小縣,治理得百姓安居樂業,商市繁榮,這樣的人才,難道不該提拔重用嗎?”
    蘇康聽到這消息,心裏稍微踏實了些。
    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能不能得到朝廷的認可,能不能升官,能不能調到京城去,還得看後麵的動靜。但不管怎麽樣,他都會繼續努力,把武陵縣治理得更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喜歡大乾風雲起蒼穹請大家收藏:()大乾風雲起蒼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