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調任大興

字數:5301   加入書籤

A+A-


    四月下旬的武陵城,還沉浸在槐花香氣裏。
    城西蘇記工坊的煙囪剛冒起淺煙,玻璃坊的小徒弟就捧著新吹好的玻璃珠跑過石板路,珠串在晨光裏晃出細碎的光,引得巷口賣豆漿的阿婆笑著喊:“慢點跑,別摔著!”
    這日,也就是他寄出兩封家書後的第十天,蘇康剛在縣衙大堂坐下,就聽見門外傳來驛卒的馬蹄聲。
    青灰衣的驛卒勒住馬,馬鞍上掛著個紅漆木盒,盒角貼著吏部的黃封,他抹了把額角的汗,衝迎出來的王剛喊道:“蘇大人在嗎?京城來的急函,需親啟!”
    王剛趕緊引他進門,來到大堂前。
    蘇康聽見動靜,放下手裏的土豆種賬本迎出來。
    驛卒雙手遞過木盒,封蠟上印著吏部的印鑒,還帶著些旅途的塵土。
    “大人,這函是數日前從京城快馬送來的,說是關乎調任的事。”
    驛卒說著,又從懷裏摸出張字條來,遞給他,“小人來時,吏部的差官還說,讓大人見函後盡早料理妥當,勿要耽擱。”
    蘇康接過紙條一看,發現上麵寫著:“見字如晤,收閱即回,吉昌字。”
    “吉昌?那不是左相劉文雄嗎?他真的已經丁憂回朝了?”
    蘇康心頭一動,喃喃自語。
    看來,這封調令指定跟劉文雄這個大佬有關了。
    蘇康捏著木盒,指腹蹭過冰涼的封蠟,心裏忽然突突直跳 —— 他琢磨著返京的事已有一個多月,卻沒料到先等來的會是吏部的調令。
    這回,劉文雄將把他調任何處呢?
    待驛卒走後,他在廊下找了張石凳坐下,王剛遞來小刀,他輕輕挑開封蠟,抽出裏麵的宣紙。
    宣紙上的字跡工整,開頭“吏部為調任事”幾個字剛入眼,蘇康的呼吸就頓了頓。
    往下讀,赫然看到上麵寫著:“鑒蘇康治理威寧、武陵盡心盡力,頗有功績,特擢升為大興縣正七品縣令,即日起赴任”,末尾蓋著吏部的朱紅大印,墨跡還帶著些微的光澤。
    “大興縣……”
    蘇康喃喃念出聲,手裏的宣紙輕輕晃了晃。
    他早聽過大興縣的名頭,那是京畿重地,距離京城不過數十裏,百姓殷實,且緊鄰皇家獵場,是多少外任官員都盼著的去處。
    他之前還在發愁怎麽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回京,沒成想吏部竟直接給了調令。
    “大人,這是……”
    王剛湊過來,見蘇康嘴角揚著,又看了眼宣紙上的字,頓時也兩眼發亮了,“您要調去大興縣?那不是離京城很近嗎?這下可好了!”
    蘇康笑著點頭,把公函折好放進懷裏:“是好事,隻是武陵這邊的事,得盡快交接妥當。你去把魯琦、閻武他們叫來,再讓柳青收拾些要緊的文書,咱們下午在蘇記集團的議事廳議事。”
    王剛應聲跑出去,院外的槐花落了滿地,沾在他的鞋邊。
    蘇康站在廊下,望著遠處玻璃工坊的煙囪,心裏忽然有些感慨 —— 他來武陵時,這裏還是個連鹽都吃不上的窮縣,如今縣城裏車水馬龍,工坊裏匠人雲集,百姓的屋裏滿是玉米、稻穀和土豆,倉廩充實,這一切,都是這兩年一點點攢起來的。
    午後的蘇記集團議事廳,木桌上擺著賬冊和圖紙。
    魯琦魯鈺兄弟捧著玻璃工坊的新樣式圖,閻武父子四人帶著銷售賬單和物流隊的名冊,楊菲菲抱著厚厚的交易賬本,柳青則把蘇康常用的筆墨紙硯歸置在一旁。
    蘇康把吏部的調令給眾人看了,堂屋裏先是靜了靜,隨即魯琦就拍著桌子笑道:“大人,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大興縣離京城近,您去了那邊,咱們蘇記的貨要是想運去京城,也方便多了!”
    閻武摸了摸胡須,眼神裏帶著些許不舍,卻還是直點頭:“大人治理武陵,讓咱們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如今高升,是該去更好的地方。隻是您走後,蘇記的事,咱們定不會辜負您的托付。”
    蘇康拿起賬冊,翻到記著工坊收益的那頁,遞給楊菲菲:“菲菲,賬冊的事,你要盡早交接完畢,並囑咐賬房的人,若是有商客訂了大宗貨物,記得提前跟魯琦那邊溝通產能。”
    然後,他轉向魯琦和魯鈺:“玻璃工坊的新樣式,魯琦和魯鈺,你們盡管研製,若是需要新的材料,讓閻智雄去解決,別省著。同時,你們也要把好質量關,多用心一些。”
    接著他又轉向閻武:“交易區和集團的安保,還有物流隊的路線,就勞煩閻武叔和智雄哥多費心。若是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可寫信寄去大興縣,我會盡快回信。”
    閻智雄趕緊接話:“大人放心!咱們物流隊已經跟京城的商棧搭上線了,以後您在大興縣,要是缺什麽,咱們立馬給您送過去!”
    最後,蘇康看向閻智傑,叮囑道:“智傑哥,銷售的事,你多費心,有什麽問題要多跟魯琦和閻武叔商量。”
    旁邊的閻蘭蘭正抱著個布包,裏麵裝著她攢的玻璃小兔子,聽見這話,湊到蘇康跟前:“蘇大哥,我跟您去大興縣!我會武功,可以保護您,還會幫您記賬,您帶上我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
    蘇康遲疑不定,急忙看向閻武,想征詢他的意見。
    “大人,就讓蘭蘭跟著您去吧,多帶些人跟著,也好有個照應。”
    閻武自然是懂得自家女兒的心思,沉吟了一下,就點頭同意了。
    “還是爹最好!”
    閻蘭蘭得到父親的應允,頓時喜上眉梢,不由得抱了抱閻武的胳膊。
    蘇康看了看閻武,又看了看閻蘭蘭,知道拗不過她,無奈而又好笑:“帶你去可以,但到了那邊,可不能像在武陵這樣調皮,要聽柳青姐姐的話。”
    閻蘭蘭立馬點頭,就把布包往柳青手裏一塞:“柳青姐姐,我這就去收拾行李,把土豆種也帶上,咱們在京城種土豆!”
    接下來的幾天裏,蘇康一直在忙著交接事宜。
    在縣衙裏跟周文彬、李修、苗青山和吳仲等人核對完工坊的分成賬目,並囑咐他們如何應對即將到任的新縣令,該如何抱團維護武陵縣衙及武陵百姓的利益;又去各個工坊查看了一下生產狀況,並接見了全體護衛隊隊員,來了個臨別前的總動員。
    他組建的護衛隊,經過不斷擴充,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千人,總部就在苗家寨附近,人人手握新式的武器,可謂武裝到了牙齒,足以應付一切來犯之敵,保護好他的蘇記集團和眾人的安全。
    而且,他還找到閻武,暗中囑咐他繼續秘密招兵買馬,慢慢擴編護衛隊,養兵的費用由蘇記商貿集團來出。
    接任武陵的新縣令姓孔名傑,是個被貶的英州通判,由於得罪了上司英州知府,就被貶到了武陵來,為人倒還清正廉潔。
    蘇康經過觀察,發現此人還算正直,就放心了不少,痛痛快快地跟他辦理好了交接事宜。
    出發的那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武陵城的東門口就擠滿了人,人們自發地前來為他送行。
    魯琦、魯鈺、閻武和閻智傑等人站在了人群隊伍的最前麵,滿臉的依依不舍。
    蘇康剛走到城門,苗家阿婆就上前拉住他的衣袖,把裝著半籃子熟雞蛋的竹籃塞進他手裏:“大人,這雞蛋煮熟了,路上餓了吃。您到了大興縣,可別忘了咱們武陵的百姓啊!”
    蘇康隻好勉為其難地收下了。
    孩子們也圍了上來,把小手裏的田園畫遞到蘇康麵前,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仰著頭說:“蘇大人,我畫的是您教我們種土豆的樣子,您要記得回來看看我們!”
    蘇康接過畫,指尖觸到孩子們溫熱的小手,眼眶變得有些發熱。
    他抬手摸了摸小姑娘的頭,又看向圍過來的百姓,聲音有些沙啞:“大家放心,我到了大興縣,定會常記著武陵的好。等以後有機會,我一定回來看看大家,看看咱們的稻田,咱們的工坊。”
    王剛和一名護衛隊密探分別牽著一輛馬車走過來,車簾已經掀開,楊菲菲扶著楊老頭上了後麵的一輛馬車,閻蘭蘭抱著她的利劍,也跟著坐上了這輛馬車。
    蘇康把百姓送的雞蛋放進車裏,又把孩子們的畫小心地折好,放進馬車裏。
    “時辰不早了,咱們該走了。”
    蘇康對眾人拱了拱手,便毅然決然地帶著柳青轉身踏上馬車。
    王剛揚鞭策馬,車輪就轉動了起來,銅鈴“叮鈴”作響,慢慢駛離東城門。
    護送他們回京的十名護衛隊密探,除了一人駕車,其餘九人都騎著高頭大馬,緊緊跟在兩輛馬車的後麵。
    蘇康撩開車簾,回頭看向武陵城的城門,百姓們還站在原地揮手示意,依依不舍,淚灑衣襟,整個武陵城都沉浸在離愁別緒裏。
    馬車漸漸駛遠,蘇康這才放下了車簾,收回了目光,背靠著車廂內壁,默然不語。
    柳青靜靜地坐在他的對麵,隻是溫柔地看著他,也靜默不語,不敢打擾他。
    銅鈴的聲音,在晨風中傳得很遠。
    馬車朝著京城的方向駛去,身後是他用兩年時光改變的武陵,身前是即將到來的大興縣,蘇康心裏清楚,這既是離別,也是新的開始。
    喜歡大乾風雲起蒼穹請大家收藏:()大乾風雲起蒼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