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謀局於內,展望諸般一)
字數:4424 加入書籤
日頭宛如一顆熟透的金球,慢悠悠地攀至中天,暖煦的陽光仿若細密的金紗,輕柔地灑向大地,將世間萬物都籠罩在一片熠熠光輝之中,午膳的時辰便這般悄然無聲地降臨了。
朱有建仿若一位悠然閑適、漫步閑庭的隱者,不緊不慢地邁著步子,向著後宮踱步而去,那腳步輕盈而又篤定,此番他心心念念的目的地,正是那象征著後宮尊崇地位的坤寧宮。
還未踏入那朱紅的宮門,一陣或細碎仿若簌簌落葉、或清脆仿若銀鈴輕響的歡聲笑語,以及孩童偶爾間爆發的嬉鬧聲,便如同靈動的音符,悠悠然地鑽進了他的耳中,仿若奏響了一曲人間煙火的樂章。
待他跨過那高高的、雕飾精美的門檻,邁進殿內,一幅看似和樂融融卻又透著幾分拘謹的畫麵,霍然映入他的眼簾,仿若展開了一幅略帶瑕疵的絕美畫卷。
張皇後、周皇後以及五位嬪妃,早已端坐在殿內,仿若靜候賓客的優雅主人。
她們身上的衣裳雖舊,卻也整潔得一塵不染,色彩因多次漂洗而略顯黯淡,仿若被歲月侵蝕的華彩,可那精心縫補的針腳、恰到好處的繡紋,仍努力維持著幾分往昔的端莊,仿若在廢墟中堅守的文明。
雲鬢梳理得齊整,釵環樣式簡單,材質普通,卻也被擦拭得光亮,隨著她們細微的動作輕輕晃動,仿若暗夜中閃爍的微弱星辰,為這略顯沉悶的宮殿增添了幾縷微光。
麵上帶著笑,可那笑意裏藏著不易察覺的小心與不安,想來已在此等候了不短的時間,恰似靜候暖陽的寒梅,在寒風中瑟瑟期盼。
三位皇子身姿挺拔,身上的錦袍雖料子一般,卻也幹淨平整,腰間束著的帶子已有些磨損,他們帶著兩位皇女,乖巧地站在身後,仿若守護珍寶的小衛士。
小公主們眼眸澄澈,小臉透著些許因營養不均而有的蒼白,小手緊緊攥著舊絲帕,時不時擺弄幾下,模樣嬌憨又惹人憐,仿若誤落凡塵的精靈,為這凝重的氛圍注入了幾分靈動與俏皮。
說起昨日那場盛宴,可著實令人稱奇。
宴席之上,菜肴雖不算山珍海味那般奢華至極,仿若雲端的盛宴,卻也擺滿了一桌又一桌,多是些家常菜蔬搭配少許葷腥,仿若質樸的鄉野宴席。
眾人推杯換盞,倒也吃得熱鬧非凡,仿若歡慶佳節的百姓。
誰能料到,宴罷之後,僅有寥寥十幾個太監宮女鬧起了腸胃不適。
瞧著他們,臉色略顯蒼白,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硬是咬著牙,憑借一股韌勁,忍住了翻湧欲出的嘔吐之意,仿若在狂風巨浪中堅守的孤舟,在波濤洶湧中頑強挺立。
待到早膳時,這些個奴才居然還能捧起一碗熱粥,“哧溜哧溜”喝得下去,仿若昨夜的不適隻是一場虛幻的夢魘,被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驅散。
等到午膳時刻,竟都跟沒事兒人一樣,照常忙碌於宮闈之間,手腳麻利得很,仿若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煥發出別樣的生機。
朱有建踏入殿內,先是朝著張皇後微微拱手,臉上掛著幾分似有若無的笑意,這笑裏有幾分客氣,仿若對待陌生貴客的疏離,也有幾分他自己都沒察覺的不自在,仿若戴著一張略顯生硬的麵具,掩蓋著內心的複雜情緒。
他學著小叔子請安的模樣,開口道:
“皇嫂,朕來遲了,莫怪莫怪。”
說罷,他大手一揮,示意眾人一同上桌用膳,那動作帶著幾分豪邁,仿若揮斥方遒的將軍,幾分隨性,仿若灑脫不羈的文人,瞬間打破了些許拘謹的氣氛。
今日這膳食,看著也算用心。
桌上多是些應季蔬菜,搭配著一小盆雞湯、一小碟鴨肉。
那雞湯色澤微黃,油星寥寥,香氣卻也悠悠飄散,仿若一縷縷輕柔的炊煙,嫋嫋升起,勾起人的食欲;
鴨肉切得小塊,燉得勉強酥爛,用筷子輕輕一夾,便能骨肉分離,仿若入口即化的珍饈。
朱有建此舉,意在給眾人那被昨夜飯菜折騰得疲憊的腸胃,尋個舒緩之機,仿若一位貼心的醫者。
他一邊夾起一筷子青菜,放入口中咀嚼,一邊對著身旁伺候的太監宮女們溫言叮囑:
“往後啊,宮內夥食不設限,可勁兒造,但唯有一條,萬萬不許浪費。誰要是敢肆意揮霍糧食,往後就別惦記著葷腥了,你們可得互相監督著,全憑自覺呐。”
眾人聞言,皆垂首應是,諾諾之聲在殿內回蕩,仿若一陣輕柔的風,拂過殿堂的每一個角落,帶來絲絲安寧。
席間,朱有建瞧見那最小的女兒,小臉雖沒什麽血色,卻透著股子惹人疼的勁兒。
他特意命人端來一碗雞蛋羹,放在小公主麵前。
蛋羹色澤平實,熱氣騰騰,仿若一灣溫潤的清泉,流淌著絲絲溫情。
朱有建張了張嘴,本想問這小丫頭的名字,可話到嘴邊,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暗自苦笑,天底下哪有當爹的,連自家孩兒名字都叫不上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事兒要傳出去,不得讓人笑掉大牙。
無奈之下,他隻得把大兒子喚到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
“大郎啊,你是兄長,往後多照應著妹妹些。”
大皇子拱手領命,眼中滿是乖巧與懂事,仿若一隻溫順的小綿羊,乖乖聽從主人的指令。
膳食用罷,眾人依次剔牙漱口,而後換過新茶。
朱有建抿了一口香茗,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來這宮中已然三日,於情於理,都要陪後宮眾人嘮嘮嗑。
畢竟眼前這些女子,皆是他的後妃,還有那些可愛的兒女,一家人總該有些溫情時刻,仿若冬日裏的暖陽,能驅散些許寒意,溫暖彼此的心田。
這時,張皇後輕啟朱唇,欲言又止,神色間透著幾分猶豫,仿若一片欲落未落的秋葉,在枝頭搖曳不定。
朱有建眼尖,瞧出端倪,趕忙說道:
“皇嫂但說無妨,咱們一家人,不必如此拘謹。”
張皇後微微頷首,輕聲道:
“陛下,臣妾覺著,這夥食改善之事,是不是有些鋪張了。
如今前線戰事吃緊,銀錢當緊著國事用才是。
咱們後宮之人,稍微緊巴些,也能對付過去,萬不能因口腹之欲,誤了軍國大事呐。”
言辭間,滿是賢惠與識大體,仿若一位賢明的長者在諄諄教誨,為家國大計憂心忡忡。
朱有建聽了,微微點頭,心中卻另有思量。
他清了清嗓子,解釋道:
“皇嫂所言,朕亦知曉一二。
隻是這大明皇室,肩負江山社稷,若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又何來精力處理外事?
就如王承恩所言……”
他頓了頓,將王承恩那番話稍作改動,複述了一遍,仿若一位能言善辯的謀士。
張皇後畢竟是婦道人家,雖滿心赤誠為家國,可在這口舌之爭上,終究辯不過一心要讓腸胃舒坦的朱有建。
她輕歎一聲,不再言語。
大明後宮不得幹政,這道理她心如明鏡,眼前之人並非自家丈夫,周皇後性子綿軟,遇事沒個主見,袁貴妃更是怯懦無能,至於另外四位嬪妃,空有美貌,恰似花瓶一般,中看不中用,多說無益。
崇禎在位時,本就剛愎自用,後宮眾人對此自然心知肚明。
如今能這般心平氣和地與新君交談,相較往昔,已然是天壤之別,眾人心中亦滿是慶幸,仿若劫後餘生的慶幸,為這難得的平和感恩不已。
喜歡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請大家收藏:()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