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朝會釋言,流民保障一)

字數:3939   加入書籤

A+A-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一日,晨鍾悠悠,仿若古寺梵音,嫋嫋回蕩在紫禁城那朱紅的宮牆之上,朝會的大幕,就在這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徐徐拉開。
    辰時初,曙光仿若被天神輕輕撥開雲霧,初綻出柔和的光線,傾灑而下,給紫禁城的琉璃瓦鍍上了一層金邊。
    此時,午門外卻早已是一片喧囂熙攘之景,仿若市井鬧市。
    有上朝資格的官員們身著繡著精美雲紋、仙鶴翱翔的朝服,那雲紋仿若靈動的仙氣,仙鶴似欲振翅高飛;腰佩玉飾,玉質溫潤,在日光下泛著微光;頭戴烏紗,端的是威風凜凜。
    個個神色凝重,或低頭沉思,仿若在思索治國良策,或與同僚低語幾句,眼神中透著對局勢的隱憂與期待,仿若在這亂世中探尋著一絲曙光;勳貴們亦是華服加身,錦緞上的金絲仿若細密的日光,在日光下熠熠生輝,昂首闊步間盡顯世家風範,可那眉宇間的焦灼,卻如烏雲般難以驅散。
    而那些沒資格上朝的京官、富戶們,同樣身著綾羅,眼巴巴地擠在人群之中,翹首以盼,滿心都是對今日朝會的揣測,仿若這一場朝會將決定他們未來的興衰榮辱,仿若在等待命運的審判。
    許是近日來膳食合口,好似珍饈美饌慰藉了身心,夜裏又睡得安穩沉實,仿若躺在靜謐的港灣,皇帝朱有建在辰時初便已在宮女、太監的服侍下穿戴齊整。
    龍袍上的龍紋張牙舞爪,似欲騰飛,每一片鱗片都在微光中閃爍著光芒,仿若星辰閃耀,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冕旒上的玉珠串串垂下,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晃動,添了幾分莊重肅穆,仿若天上傳來的仙樂叮咚。
    用過精心烹製、擺滿一桌的膳食,又在殿內活動了一番拳腳,朱有建隻覺周身氣血通暢,精神抖擻,心情亦如這春日暖陽般燦爛,仿若春日裏盛開的繁花。
    他嘴角噙著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暗自尋思,今兒個朝堂之上,那幫臣子、勳貴們定被昨日自己欲言又止的話勾起了滿腹好奇,想必能有些“收獲”,仿若狡黠的獵手等待獵物上鉤。
    直至辰時末,朱有建才不緊不慢地傳旨令王承恩開啟午門。
    王承恩得令,立刻帶著一眾訓練有素、動作麻利的小太監在門口忙活起來,收取入場之資。
    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們聞得宮門開啟之聲,瞬間整理衣冠,那動作仿若被上了發條般急促,腳步匆匆,衣袂飄飄,向著金鑾殿趕去,那急切的模樣,仿若稍慢一步便會錯失良機,仿若趕考的學子奔赴考場;而那些沒資格的,正忙著從袖籠、荷包裏掏出銀票,四五十位京官齊聚於此,有的麵露肉疼之色,猶豫再三才遞上銀票,仿若割肉般不舍,餘下的還在各司局忙碌公務,分身乏術。
    十六位富商也都悉數到場,個個財大氣粗,昂首闊步,隨時準備奉上銀票,仿若展示財富的富豪。
    另有兩張陌生麵孔頗為引人注目,他們目光堅定,混跡在人群之中,似帶著別樣的使命,仿若隱藏在暗處的俠客。
    隻見京官們遞上一百兩銀票,麵上帶著幾分討好,而後滿心歡喜地步入午門,仿若得到恩賜的孩童;富商們出手闊綽,奉上一千兩銀票,大踏步緊隨其後,仿若凱旋的將軍。
    那兩位陌生人更是幹脆,各自掏出兩千兩銀票,王承恩見狀,不禁多問了幾句來曆,這一問,可把他驚到了。
    原來,一位乃是來自山東曲阜孔家的管事,身負家族使命,前來求參股之機,仿若肩負重任的使者;另一位則是山東官勳的代表,此番前來,亦是有所圖謀,仿若心懷野心的謀士。
    這一場朝會,竟收得銀票兩萬四千六百兩,王承恩小心翼翼地將銀票收好,心中暗自感歎:咱家這位主子,當真是別出心裁,朝會之上都能想出這般斂財門道,果真是有大本事!
    那眼神裏,既有對皇帝的欽佩,仿若仰望高山,又有對未來日子的憧憬,仿佛已看到富貴榮華在向自己招手,仿若望見了仙境的大門。
    往昔慣例,皆是朝臣們在殿內恭候皇帝大駕,早早便整肅排班,大氣都不敢出,仿若等待君王檢閱的士兵。
    如今卻倒了過來,朱有建早早便端坐在龍椅之上,腿上蓋著柔軟的、繡著繁複花紋的毛毯,以抵禦這春日裏仍殘留的絲絲寒意,仿若慵懶的君王享受著片刻寧靜。
    金鑾殿內雖燃著炭盆,炭火熊熊,可空曠的大殿仍透著幾分清冷,皇帝也隻能自己照顧自己,至於朝臣們,他心下想著,多穿幾件厚衣裳便是了,仿若事不關己的旁觀者。
    原本在殿外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臣爵們,一踏入金鑾殿,瞧見皇帝已然在座,頓時噤若寒蟬,趕忙按位次站好,不敢再有絲毫懈怠。
    慌亂間,有人差點踩到袍角,手忙腳亂地整理,仿若犯錯的孩童;有人則額頭瞬間冒出細密汗珠,大氣都不敢喘,仿若驚弓之鳥。
    緊接著,京官們魚貫而入,腳步輕盈卻又透著緊張,仿若踏入雷池的行者,隨後是富商以及那兩位陌生來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站定,偌大的金鑾殿內,唯有輕微的呼吸聲此起彼伏,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下水來,仿若暴風雨前的寧靜。
    朱有建也不兜圈子,不等王承恩例行開場,便直接開口道:“後排那兩位新人,上前來說說自己吧。”
    聲音不大,卻在寂靜的大殿內回蕩,字字清晰,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仿若天神的指令。
    眾臣聽聞皇帝這一聲令下,心中那原本就熊熊燃燒的好奇之火,“噌”地一下燒得更旺了。
    此前在午門外,見這二人行色匆匆、舉動神秘,眾人便覺其中大有蹊蹺,隻是礙於場合,未敢貿然上前打聽,仿若一群好奇的貓,眼睜睜看著魚兒遊弋卻不敢輕易伸爪。如今陛下既然發問,自是個個都像豎起耳朵的兔子,精神高度集中,想聽個究竟,仿若即將聆聽一場決定生死的宣判。
    兩人中,那位一看便是讀書人的,身著一襲素淨長衫,眉眼間透著幾分書卷氣,趕忙“撲通”一聲下跪行禮,頭埋得低低的,恨不得鑽進地裏,恭聲說道:
    “草民乃孔府外務管事孔寧,今日代家主覲見皇帝陛下。家主素有報國之誌,以為我輩讀書人,當以匡扶社稷、報效大明為畢生己任,雖不能執幹戈以衛社稷,卻願傾囊而出,獻出資財,為大明排憂解難。隻因家主車馬緩行,草民便先行趕來,向陛下稟明此事。”
    言辭懇切,仿若吟誦著忠貞的詩篇,可眾人心中卻都明白,說得這般冠冕堂皇,歸根到底,還不是想在這朝堂局勢中分得一杯羹?
    不過,經昨日聖上一番點撥,眾人也已回過味來,這大明的地廣物博,僅憑在場這些人,著實難以全盤吃下,隻是後續如何行事,終究還得看聖上如何定奪,仿若迷途的羔羊等待牧羊人指引方向。
    這位剛說完,旁邊那位魯王府管事也急忙下跪行禮,仿若被無形的手猛推了一把。
    他身形略顯魁梧,臉上帶著幾分憨厚,開口道:
    “陛下,草民是魯王府管事,此番前來,還代表了魯地各方勢力。小的……小的前來,是想為他們敬獻家財……”
    話未說完,便覺壓力如山,仿若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
    隻因一眾朝臣目光灼灼,盯得他後背發涼,那目光仿若能穿透他的身體。
    他聲音微微顫抖,額頭上的汗珠滾落,“啪嗒”一聲,浸濕了身前的地麵,仿若剛從水裏撈出來一般。
    喜歡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請大家收藏:()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