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偶遇旅人,聽聞智者

字數:3667   加入書籤

A+A-


    第57章:偶遇旅人,聽聞智者
    瘟疫的陰影徹底散去後,有熊部落的篝火重新燃起了往日的暖意。族人臉上的恐懼被劫後餘生的慶幸取代,田埂上又響起了耕作的號子,狩獵隊的腳步聲也愈發矯健。軒轅卻常常一個人坐在河邊,望著潺潺流水出神。
    他手裏攥著一片曬幹的明葉,葉片邊緣的鋸齒在指尖留下淺淺的壓痕。瘟疫期間,那些被隔離的山洞、煮沸的湯藥、族人從懷疑到信任的眼神,像河水的波紋一樣在他腦海裏層層擴散。巫醫已經不再執著於祭祀,有時會拿著陶罐來問他某種草藥的用法,軒轅總是耐心講解,但他心裏清楚,有個更大的謎團始終懸著。
    “為什麽同樣的水源,有的人喝了沒事,有的人卻病倒了?”“為什麽風寒在冬春之交最容易蔓延?”“那些在傷口上滋生的‘壞東西’,到底是什麽?”這些問題像埋在土裏的種子,在他心裏悄悄拱動,卻找不到答案。
    這日清晨,軒轅剛幫母親晾曬完草藥,就見村口的了望哨舉著木牌示意——有外來者靠近。部落的規矩,陌生訪客需在寨門外等候查驗,少典帶著幾個獵手迎了上去。軒轅抱著裝草藥的藤筐,站在不遠處觀望。
    來者是個背著巨大行囊的男子,麻布衣衫上沾著塵土,褲腳磨出了毛邊,裸露的胳膊上刻著幾道細密的疤痕。他身形瘦削,眼神卻很亮,像藏著星子。見到少典,他微微躬身,聲音帶著長途跋涉的沙啞:“在下從西邊的誇父部落而來,途經貴地,想討些水喝,歇歇腳。”
    少典見他行囊裏裝著獸皮和陶罐,不像奸細,便讓族人引他到寨內的待客石屋。軒轅本想轉身回屋,卻被那男子行囊上掛著的一串骨頭飾品吸引——那骨頭被打磨得光滑,上麵刻著的圖案竟和他之前在山洞裏見過的經絡圖有幾分相似。
    “這飾品……”軒轅忍不住走上前,指著那串骨頭。
    男子低頭看了一眼,嘴角揚起一抹笑意:“小兄弟認得?這是我們部落的醫者刻的,說是能驅邪,其實不過是走夜路時能當個念想。”
    “上麵的紋路,像水流過石頭的痕跡。”軒轅輕聲說。
    男子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你看得懂?許多部落的人都說像亂劃的刻痕。”
    少典見兩人聊得投緣,便邀請男子進屋詳談。石屋裏,附寶端來一碗溫熱的栗米羹,男子道謝後一飲而盡,抹了抹嘴說:“貴部落剛遭過劫難吧?我在路上看到不少焚燒過的火堆,空氣裏還有草藥的味道。”
    少典歎了口氣:“一場瘟疫,走了十幾個族人。多虧了小兒軒轅,才把大家從鬼門關拉回來。”
    男子看向軒轅的目光多了幾分打量:“小兄弟年紀輕輕,竟有這般本事?”
    “隻是碰巧找到了法子。”軒轅搖搖頭,“但我有很多事想不明白。”他把心中的疑惑一股腦說了出來,從水源的古怪到傷口的潰爛,連那些關於“壞東西”的猜想也沒隱瞞。
    男子聽得很認真,手指無意識地敲著石桌。等軒轅說完,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問:“你聽說過終南山嗎?”
    軒轅愣了愣:“終南山?是南邊那片終年有霧氣的山?”他隻在部落的古老傳說裏聽過這個名字,據說山中有神靈居住,尋常人不敢靠近。
    “不是神靈,是智者。”男子從行囊裏掏出一塊磨損的木簡,上麵用炭筆寫著幾個模糊的符號,“我去年在渭水流域遇到一個老者,他說終南山裏住著位叫岐伯的人,能識百草藥性,懂人體氣血流轉,甚至能說出風、寒、暑、濕如何侵入身體。”
    軒轅的心跳猛地加快,手裏的藤筐差點脫手。“氣血流轉?那是什麽?”
    “老者說,就像河裏的水,人體內也有看不見的‘河流’,若是堵住了,人就會生病。”男子比劃著,“他還說,岐伯能從人的脈象裏看出症結,不用看傷口,也知道裏麵有沒有‘壞東西’。”
    “脈象?”軒轅追問,這個詞像一顆石子投進他的心湖,激起層層漣漪。他想起瘟疫時,那些重症族人手腕處跳動的微弱頻率,當時隻當是生命在流逝,難道其中另有深意?
    男子點點頭:“可惜我要趕路去東邊的部落換貨,沒能去終南山尋訪。不過老者說,岐伯常去山腳下的集市,用草藥換些陶罐,那裏的人都認得他,說他頭發像銀絲,卻能在雪地裏行走如飛。”
    軒轅的手指緊緊攥住木簡的邊緣,炭筆的痕跡蹭在掌心,帶來一陣微癢。他忽然想起山洞裏那些刻著經絡的石壁,想起母親附寶發燒時他摸過的額頭溫度,想起獵手傷口愈合時新肉生長的觸感——這些零散的片段,似乎在“岐伯”這個名字出現時,有了串聯起來的可能。
    “終南山……離這裏有多遠?”他抬頭問,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
    “至少要穿過三條大河,翻過兩座山。”男子估算著,“路上有猛獸,還有沼澤,尋常人要走兩三個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少典在一旁聽著,眉頭漸漸皺起:“軒轅,你想做什麽?”
    軒轅沒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石屋門口,望著遠處連綿的山巒。陽光穿過雲層,在山尖鍍上一層金邊,仿佛在向他發出召喚。他回頭看向父親,眼神裏帶著前所未有的堅定:“我想知道,那些‘河流’到底是什麽樣的;想知道,為什麽草藥能趕走病痛;想知道,怎樣才能讓族人不再受瘟疫之苦。”
    男子看著他,忽然笑了:“小兄弟,你身上有股勁兒,像終南山的溪流,看著柔,卻能鑿穿石頭。若是真去了,記得帶些幹燥的草藥,山裏的潮氣重,容易染風寒。”他從行囊裏拿出一小塊曬幹的天麻,“這個能治頭痛,路上或許用得上。”
    軒轅接過天麻,根莖堅實,帶著淡淡的藥香。他小心地放進懷裏,像是接過了一份沉甸甸的囑托。
    男子歇息了半日,臨行前又給軒轅畫了一張簡易的路線圖,用炭筆標出了需要避開的沼澤和可以取水的溪流。“順著太陽升起的方向走,遇到岔路就問砍柴人,他們最熟悉山路。”
    送走旅人後,少典把軒轅叫到身邊:“終南山太遠了,路上太危險。部落剛安定下來,你若是出了差錯……”
    “父親,”軒轅打斷他,“我不是去冒險,我是去尋找答案。”他指著晾曬的草藥,“這些草能治病,不是因為神靈,是因為它們本身就有力量。我想學會怎麽用好這份力量,讓部落再也不用怕瘟疫,不用怕不明不白的病痛。”
    少典看著兒子眼中的光,那光芒比篝火更熾烈,比星辰更執著。他想起軒轅小時候蹲在田埂上看螞蟻搬家,看了整整一天;想起他為了辨明草藥,在山裏迷路兩天兩夜也沒哭鼻子。這個兒子,似乎從生下來就帶著股探索的勁兒,不是能圈在部落裏的羔羊。
    夕陽西下時,軒轅坐在河邊,把旅人的路線圖鋪在石頭上。晚風拂過,圖上的炭痕微微模糊,他卻仿佛已經看到了遠方的山路。終南山,岐伯,那些關於生命的奧秘,正在前方等著他。
    想知道軒轅能否順利踏上前往終南山的旅程?他的父母會同意他的決定嗎?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