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夜觀天象,關聯病理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A+A-


    第93章:夜觀天象,關聯病理
    終南山的夜來得沉靜,山風卷著鬆針掠過藥廬頂的茅草,發出沙沙的輕響,像是大地在低聲絮語。藥廬外的空地上,篝火正旺,跳躍的火苗舔著架起的幹鬆木,不時爆出細碎的火星,隨風飄向夜空,與滿天繁星融為一體。軒轅坐在一塊平整的青石上,膝蓋上攤著一卷竹簡,上麵是他連日來記錄的草藥筆記,墨跡尚未完全幹透,帶著鬆煙的淡淡氣息。
    岐伯就坐在他對麵,後背靠著藥廬的木柱,手裏摩挲著一枚光滑的鵝卵石。老人花白的長發用一根麻繩簡單束在腦後,幾縷發絲垂在臉頰旁,被火光染成溫暖的橘色。他望著頭頂的星空,眼神悠遠,仿佛能穿透層層夜幕,看到星辰運行的軌跡。
    “你看那北鬥,”岐伯忽然開口,聲音被夜風吹得有些飄忽,卻字字清晰,“像不像部落裏用來舀水的木勺?”
    軒轅抬頭望去,北方天空中,七顆亮星連成鬥形,鬥柄微微傾斜,確實像極了母親附寶常用的那把木勺。他從小聽父親少典說過,北鬥鬥柄指向東方時,該播種;指向南方時,該除草;指向西方時,該收割;指向北方時,該儲藏。那時隻當是辨別時節的法子,從未想過其中另有深意。
    “先生,這北鬥除了辨時,還有別的講究?”軒轅放下竹簡,指尖在膝蓋上輕輕點著,心裏泛起一絲好奇。
    岐伯笑了笑,將手裏的鵝卵石放在地上,起身走到藥圃邊,彎腰掐下一片紫蘇葉。葉片在夜風中微微顫動,邊緣的鋸齒像小獸的牙齒。“你看這紫蘇,”他把葉子遞給軒轅,“春裏下種,夏日茂盛,入秋長老,冬來枯敗,從不違時。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節律,人也一樣。”
    軒轅捏著那片紫蘇葉,葉片的清香混著泥土的氣息鑽入鼻腔。他忽然想起部落裏的巫醫,總說人生病是因為觸怒了神靈,可眼前的紫蘇葉枯榮有序,從不見什麽神靈幹涉,人若是生病,會不會也和這草木一樣,是違背了某種節律?
    “就說這月亮吧,”岐伯指著天邊的圓月,清輝灑在地上,像鋪了一層碎銀,“月初如鉤,月中如盤,月末又缺。海邊的潮水,跟著月亮走,月滿時潮漲,月虧時潮落。女子來月事,多在月滿前後,若是這時生了瘡癤,紅腫得格外厲害,你說這是為什麽?”
    軒轅猛地一怔,腦海裏閃過一個身影——部落裏的阿蓮嬸。去年月圓時,阿蓮嬸胳膊上生了個大瘡,紅得像團火,膿水直流,疼得直哭。巫醫跳了三天舞,殺了兩頭羊祭祀,瘡口反倒更腫了。直到月芽兒掛上樹梢,那瘡才慢慢消下去。當時大家都說是月神收回了怒氣,現在想來,或許和先生說的“節律”有關?
    “是因為……氣血跟著月亮走?”軒轅試探著說,心跳不由得快了幾分。
    岐伯讚許地點頭,又指向東方天際:“你看那顆啟明星,天快亮時就出來了,像是在叫人起床。這時候,人該伸伸胳膊動動腿,讓氣血活泛起來;傍晚西邊的長庚星亮了,人就該歇歇,讓氣血沉下去。要是反過來,夜裏熬著不睡,白天躺著不起,不出半年,保管麵黃肌瘦。”
    這話像錘子敲在軒轅心上。他想起部落裏的石匠阿石,總愛夜裏鑿石頭,說月光下鑿出的石器更光滑。沒過兩年,阿石就變得彎腰駝背,咳嗽不停,三十歲的人看著像五十歲。當時巫醫說是被石頭裏的精怪纏上了,現在才明白,或許是阿石違背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律。
    “先生,那銀河呢?”軒轅望著橫貫夜空的銀河,繁星點點,像撒了一把碎鑽,“它也和人體有關?”
    岐伯走到軒轅身邊,彎腰撿起他鋪在地上的麻布——那上麵是他臨摹的山洞石刻。老人粗糙的手指劃過那些彎彎曲曲的線條,忽然停在一處:“你看這線條,從心口通到手,像不像山裏的溪流?銀河就是天上的大河,輸送著星光;人體裏也有這樣的‘河’,輸送著氣血,這就是‘經脈’。”
    “經脈?”軒轅盯著麻布上的線條,眼睛忽然亮了。他想起自己用溫水給幼弟擦身子退燒,擦的正是胳膊腿上這些線條經過的地方;用“明葉”給老人敷眼睛,葉子的清涼順著眼角的紋路往裏鑽——難道那些溫水、那些草藥氣息,都是順著這些“經脈”在起作用?
    “那星星明暗,是不是也和氣血盛衰有關?”軒轅追問,聲音裏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比如那顆火星,要是格外亮,是不是人就容易上火生瘡?”
    岐伯沒直接回答,轉身回藥廬拎出個陶罐,裏麵裝著曬幹的野菊花。他抓了一把放進石釜,添了些泉水,架在篝火上煮。“先喝碗菊花茶。”老人說,“這菊花得經了秋霜才管用,能清肝火。人要是肝火旺,眼睛就紅,脾氣就躁,就像火星太亮,天就容易旱。”
    水咕嘟咕嘟地開了,野菊花在沸水裏舒展,香氣嫋嫋升起。軒轅接過岐伯遞來的陶碗,溫熱的茶水滑過喉嚨,帶著一絲清苦,順著食道往下走,像是有股涼氣鑽進心裏,剛才的燥熱頓時消了大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地和人,不是一一對應,是相互感應。”岐伯喝著茶,眼神落在篝火上,“就像這茶水能解渴,不是因為茶認識喉嚨,是它們的‘氣’合得來。天上星辰動,地上萬物應,人在中間,怎麽會不受影響?”
    軒轅捧著陶碗,看著碗裏漂浮的菊花瓣,忽然想起自己誤食毒果那次。當時腹痛如絞,他憑著記憶找到解毒草,嚼碎了咽下,沒過多久就不疼了。那解毒草的“氣”,是不是正好能克毒果的“氣”?就像雨能滅火,不是雨認識火,是水火不相容。
    “那要怎麽才能看準這感應?”軒轅抬頭問,眼裏閃著求知的光。他覺得自己像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眼前忽然鋪開一條大路,卻不知道該往哪兒走。
    岐伯指了指他懷裏的麻布:“你臨摹的這些石刻,當年刻它的人,定是看了無數星辰,摸了無數病人,才把天地和人體的道理刻在石頭上。要學好醫,就得‘觀’——觀天,觀地,觀人;還得‘悟’——悟規律,悟聯係,悟平衡。”
    夜漸漸深了,篝火慢下來,變成一堆通紅的炭火,偶爾爆出個火星。銀河在天上靜靜流淌,像條閃光的綢帶。軒轅把麻布小心地卷起來,放進懷裏,隻覺得那麻布沉甸甸的,像是裝了整片星空。
    他抬頭望著天上的星星,忽然覺得它們不再是冰冷的光點。那顆最亮的啟明星,像是人體裏升起的陽氣;那輪圓月,像是充盈的氣血;那條銀河,像是奔流的經脈。他仿佛能看到氣血在經脈裏流動,像星辰在天空中運行,一刻不停。
    隻是,麻布上除了經絡線條,還有些奇怪的圖案。有的像座山,有的像條河,還有的像個歪歪扭扭的“人”字。這些圖案又藏著什麽秘密?軒轅摸了摸懷裏的麻布,心裏埋下一個新念頭。或許等他把“觀”和“悟”練熟了,這些秘密就能解開了。
    夜風又起,吹得鬆針沙沙響,像是在催促他趕緊領悟。軒轅拿起竹簡,借著炭火的光,在空白處寫下:“天有星辰,地有江河,人有經脈,皆有節律。”寫完,他抬頭望向星空,嘴角忍不住往上揚——原來醫道的奧秘,就藏在這天地之間。
    想知道軒轅能否參透石刻上的神秘圖案?他又會從天地運行中領悟到哪些醫道精髓?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