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年分長短藥力殊
字數:4506 加入書籤
第155章:年分長短藥力殊
晨曦剛漫過終南山的山脊,軒轅已背著藥簍站在參園旁。園中整齊地種著數十株人參,葉片舒展如掌,在晨露中泛著青綠色的光。岐伯拄著木杖站在他身邊,指著園中的參苗道:“今日便讓你看看,這生長年限不同的人參,究竟有何差別。”
軒轅俯身細看,隻見園中的人參大致分作兩類:一類植株較矮,莖稈纖細,葉片也小了一圈,正是去年春天種下的一年生參苗;另一類則長得高大粗壯,莖稈呈深綠色,葉片肥厚,邊緣帶著淡淡的紅邊,岐伯說這是生長了三年的老參。
“你且挖一株一年生的看看。”岐伯遞過一把小巧的銅鏟。這銅鏟邊緣鋒利,卻是特意磨得圓潤,以免傷及參根。
軒轅依言選了一株一年生參苗,小心翼翼地用銅鏟撥開周圍的泥土。參苗的根須不算發達,主根細細長長,像一根嫩白的蘿卜,頂端還帶著新鮮的芽苞。他將整株人參連根拔起,抖掉根部的泥土,一股淡淡的土腥味混雜著草木的清香飄了出來。
“再挖一株三年生的。”岐伯的聲音裏帶著幾分期許。
軒轅走到三年生的參苗旁,剛要下鏟,就被岐伯攔住:“挖老參得更細心,它的根須蔓延得遠,稍不留意就會挖斷。”說著,岐伯親自示範,先用銅鏟在參苗周圍畫出一個直徑約一尺的圓圈,再沿著圓圈慢慢向下挖,直到整個根部都顯露出來。
軒轅湊近一看,不由得吸了口氣。這三年生的人參主根粗壯飽滿,像個小小的紡錘,表麵布滿了細密的橫紋,根須又多又長,相互纏繞著,仿佛老人的胡須。最奇特的是,主根頂端的蘆頭處,清晰地留著三個莖痕,岐伯說那是每年枯萎後留下的“蘆碗”,一年一個,看蘆碗便能知曉人參的生長年限。
“你掂掂分量。”岐伯將兩株人參遞過來。
軒轅雙手接過,一年生的人參輕飄飄的,幾乎沒什麽重量;而三年生的人參握在手裏沉甸甸的,明顯比前者重了數倍。他將兩株人參並排放在鋪好的麻布上,仔細對比:一年生的參根白淨,斷麵呈半透明的黃白色,質地較脆;三年生的參根顏色偏黃,斷麵更緊實,隱隱能看到細密的紋理。
“再聞聞氣味。”岐伯提醒道。
軒轅將鼻子湊近,一年生的人參隻有淡淡的草香;三年生的人參卻散發著一股濃鬱醇厚的香氣,吸入肺腑,竟讓人覺得精神一振。他忍不住問道:“師父,這氣味差異為何如此明顯?”
岐伯坐在參園邊的青石上,慢悠悠地說:“人參得天地之氣而生,生長年限越久,吸收的日月精華就越多,藥力也就越醇厚。你看這三年生的參,經曆了三個寒暑,春天沐春雨,夏天受日照,秋天承露霜,冬天藏於土中,根莖裏積攢的精氣,自然不是一年生的幼苗能比的。”
軒轅若有所思地摸著三年生人參的根須:“如此說來,生長年限越長的草藥,藥力就越強?”
“大體是這個道理,但也不盡然。”岐伯搖搖頭,“有些草藥如薄荷、紫蘇,講究的是新鮮,生長過久反而木質化,藥力會衰退。但像人參、黃芪這類滋補的草藥,確實是年限越久,功效越佳。”他頓了頓,又道,“就像人一樣,年少時氣血方剛卻不夠沉穩,年長後曆經世事,智慧才會深厚,草藥的生長也是這個道理。”
軒轅將兩株人參分別切成薄片,放入兩個陶碗中,倒入沸水衝泡。一年生的參片很快沉底,水色微微泛白,喝起來隻有淡淡的甜味;三年生的參片在水中慢慢舒展,水色變成了淡黃色,喝一口,一股甘醇的暖意從喉嚨一直流到腹中,四肢百骸都覺得舒暢。
“這便是藥力的差別。”岐伯看著他的神情,眼中帶著笑意,“一年生的參隻能算是‘菜’,勉強能補點元氣;三年生的參才稱得上‘藥’,能治氣虛乏力、大病初愈的病症。若是遇到生長了十年以上的老參,那更是能救命的寶貝,一碗參湯就能把垂危之人從鬼門關拉回來。”
軒轅心中一動,想起去年部落裏有位老者大病初愈,麵色蒼白,氣短乏力,當時用的就是岐伯給的人參,不過那時他不知那是多少年的參。現在想來,那位老者喝了參湯後短短幾日便精神好轉,想必用的就是年限久的老參。
“那如何判斷草藥的生長年限呢?”軒轅問道,“總不能每種草藥都挖出來看根須吧?”
岐伯站起身,帶著他走到參園旁的一片黃芪地。地裏的黃芪有的高,有的矮,岐伯指著其中一株高大的黃芪道:“你看這株,莖稈粗壯,基部已經木質化,上麵的分枝也多,這便是生長了四年的老黃芪。旁邊那株矮小的,莖稈柔嫩,分枝少,最多不過兩年生。”
他又指著不遠處的枸杞:“枸杞是灌木,生長年限看樹幹的粗細和分枝情況,老枝顏色深褐,有縱裂紋,新枝則是淺綠或淡紅,很好分辨。”
軒轅跟著岐伯辨認了幾種草藥,漸漸總結出些規律:草本植物看根莖的粗細、紋理和蘆頭的數量;木本植物看樹幹的粗細、樹皮的紋理和分枝的多少;藤本植物則看莖的粗細和老嫩程度。他拿出竹簡,仔細記錄下每種草藥判斷年限的方法,還畫了簡單的圖示,比如人參的蘆碗、黃芪的莖稈紋理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判斷年限也不能隻看外表,還得結合生長的環境。”岐伯補充道,“比如同是三年生的人參,生長在肥沃的黑土地裏,可能比生長在貧瘠山坡上的四年生參還要粗壯。所以,看年限時,得先看它生長的土地是否肥沃,光照是否充足,這些都會影響草藥的生長速度和藥力。”
正說著,遠處傳來弟子的呼喊聲,原來是山下有位獵人被猛獸所傷,流血不止,氣息奄奄,家人正抬著他往山上趕。岐伯臉色一沉,對軒轅道:“快,取三年生的人參來,要那種蘆頭飽滿、根須完整的。”
軒轅不敢耽擱,連忙從參園裏挖了一株品相最好的三年生人參,用麻布包好,跟著岐伯往山下走去。
到了山腳下的木屋,隻見那獵人躺在草墊上,臉色慘白如紙,嘴唇發青,胸口的傷口還在滲血,呼吸微弱得幾乎感覺不到。他的家人圍在旁邊,哭得泣不成聲。
岐伯讓弟子用烈酒清洗傷口,撒上止血的草藥粉末,然後接過軒轅遞來的人參,用石刀切成薄片,放入陶鍋中,加了些清水,又放入幾粒紅棗,用小火慢慢熬煮。
“這獵人失血過多,元氣大傷,普通的草藥已經救不了他,必須用這三年生的人參來補氣固脫。”岐伯一邊看著火候,一邊對軒轅說,“若是用一年生的參,藥力太弱,根本頂不住他不斷流失的元氣。”
參湯熬了大約半個時辰,變成了濃濃的淡黃色,散發著醇厚的香氣。岐伯小心地舀出參湯,放溫後,用小勺一點點喂進獵人口中。起初獵人毫無反應,喂了半碗後,他的喉嚨微微動了一下,呼吸似乎也順暢了些。
“繼續喂。”岐伯示意弟子接著喂。又喂了半碗,獵人的眼皮輕輕顫動了一下,臉色竟有了一絲血色。
軒轅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沒想到這三年生的人參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之前他隻知道人參能補氣,卻不知不同年限的人參,效果竟有天壤之別。
直到天黑,獵人才緩緩睜開眼睛,雖然還很虛弱,但已經能說話了。他的家人感激涕零,對著岐伯和軒轅連連磕頭。
回到參園時,月光已經灑滿了園地。軒轅看著那些在月光下靜靜佇立的人參,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岐伯說的話,草藥如人,年久者藥力深厚,正如老者智慧深沉。這生長年限,不僅是時間的刻度,更是藥力的標尺。
“師父,那生長年限過長的草藥,會不會有副作用?”軒轅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岐伯搖搖頭:“像人參這類滋補藥,年限越久越珍貴,隻要用量得當,不會有副作用。但有些草藥,比如附子,雖然也是年限久的藥力強,但毒性也會隨之增加,使用時就得更加謹慎,必須經過嚴格炮製,還要控製用量。”
軒轅點點頭,將這點也記在竹簡上。他忽然明白,學習草藥不僅要知其性味功效,還要知其生長年限、采收時機、炮製方法,這其中的學問,真是無窮無盡。
“明日,我帶你去看看生長了十年的野山參,讓你見識一下真正的參中極品。”岐伯的聲音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清晰。
軒轅心中一陣激動,他能想象到,那十年生的野山參,該是何等的珍貴,何等的神奇。他低頭看著手中的竹簡,上麵記錄的不僅是草藥的知識,更是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理解。
夜風拂過參園,帶來草木的清香,也仿佛帶來了草藥生長的聲音。軒轅知道,這一夜的所見所聞,將會永遠刻在他的記憶裏,成為他醫道之路上重要的一課。而那關於生長年限與藥力的奧秘,還等著他去探索更多、更深。
那麽,那十年生的野山參究竟長什麽樣?它的藥力又能達到何種程度?軒轅在見識了野山參之後,又會對草藥產生哪些新的認識?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