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藥圃新綠

字數:3364   加入書籤

A+A-


    第244章:藥圃新綠
    晨曦剛漫過東邊的山梁,藥圃裏的露水還凝在草葉上,折射出細碎的光。軒轅踏著沾濕的草鞋走進圃中時,三個弟子正蹲在新翻的土地旁,小心翼翼地給剛栽下的藥苗澆水。竹製的水壺貼著地麵傾斜,水流細細地滲進土裏,生怕衝倒了那些才冒出兩瓣嫩葉的小家夥。
    “先生。”二弟子最先瞥見他,手裏的水壺頓了頓,忙起身拱手。另外兩個弟子也跟著站起來,衣袖上沾著泥點,臉上卻帶著侍弄新苗的鄭重。
    軒轅擺擺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目光掃過圃中排列整齊的畦壟。新栽的這一片是“防風”,苗株尚矮,葉片呈嫩綠色,邊緣帶著細碎的鋸齒。他蹲下身,指尖輕輕碰了碰一片葉子,晨露順著指尖滑落,涼絲絲的。
    “這幾日天氣轉暖,白日太陽烈,你們澆水的時辰得改改。”軒轅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卯時澆一次,酉時再補一次,避開日頭最盛的時候,免得水汽蒸騰傷了根。”
    大弟子聞言點頭,在隨身帶著的木簡上刻下“防風:卯酉時澆水”幾個字。他記得先生說過,每種草藥的性子都得記在心上,就像記著部落裏每個人的脾氣,稍不留意就可能出岔子。
    軒轅的目光忽然落在畦壟盡頭的幾株藥苗上,那幾株的葉片邊緣微微發卷,顏色也比別處的深些。他走過去,撥開周圍的土,看了看根係,又湊近聞了聞,眉頭輕輕蹙起。
    “這幾株是誰栽的?”
    三弟子臉一紅,撓了撓頭:“先生,是我。我看它們長得壯實,就想著多曬曬太陽或許長得更快,沒往樹蔭那邊移。”
    軒轅沒責怪他,隻是指著那幾株藥苗解釋:“你看這葉片,卷邊不是缺水,是被曬得發蔫了。這味防風,看著性子潑辣,實則喜陰怕曬,就像山裏的獐子,看著機靈膽大,實則最怕強光驚擾。”他蹲下身,親手將那幾株藥苗連土挖起,“來,你們看這根須,細而多,最忌暴曬後土壤板結,得移到那邊的槐樹下,那裏的土鬆,潮氣足,還能擋擋正午的日頭。”
    弟子們趕緊拿來工具,小心翼翼地跟著移栽。三弟子一邊挖土一邊問:“先生,您怎麽知道它喜陰呢?我前幾日采種的時候,見它們長在山坡上,太陽也挺足的啊。”
    軒轅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指著遠處的山坡:“你采種的地方,是不是在背陰的石縫裏?那裏上午能照著點斜光,午後就被山影擋住了,可不是什麽強光直射的地方。”
    三弟子恍然大悟:“難怪呢!我當時隻想著挖回來種,沒細想它們原本長在哪處。”
    “這就是識藥的關鍵。”軒轅坐在田埂上,拿起一株剛采的薄荷,“你們看這薄荷,葉片厚實,絨毛少,聞著氣味衝,它就喜陽,越曬香味越足;再看那黃連,葉片薄,顏色深,總長在溝穀裏,見不著多少太陽,所以性子苦寒,能清熱瀉火。每種草藥的生長環境,早就把它的性子寫在身上了,就看你們會不會讀。”
    大弟子在木簡上飛快地刻著,忽然想起一事:“先生,前日您讓我們把黃芪移到高處,說它‘性喜高燥’,可這防風也長在山坡,怎麽就喜陰了呢?”
    軒轅笑了笑,從藥圃邊摘下兩片葉子,一片是黃芪葉,一片是防風葉,遞給弟子們:“你們自己摸摸,比比。”
    弟子們接過葉子,仔細比對。大弟子先開口:“黃芪葉更寬,葉脈粗,摸起來有點硬;防風葉窄,葉脈細,摸起來軟乎乎的。”
    “還有氣味。”軒轅提示道。
    二弟子湊近聞了聞:“黃芪葉聞著有點土腥味,防風葉……好像帶著點清苦氣,還挺涼的。”
    “說得好。”軒轅點點頭,“黃芪性溫,要補氣升陽,就得在高處多受些陽氣滋養,所以它的葉片得厚實些,才能鎖住陽氣;防風性溫卻偏潤,要祛風解表,就得在陰處蓄點水汽,葉片細軟才能藏住濕氣。這就像人,有的人天生陽氣足,就得多在外麵曆練;有的人陰氣盛,就得找個溫潤的地方調養,才能各盡其用。”
    正說著,負責晾曬草藥的老藥農背著一捆曬幹的甘草走過來,見他們在討論,笑著插話:“軒轅先生說得是。去年我在南山坡種過一批當歸,想著那邊向陽,結果長出來根莖細,氣味也淡;後來聽您的,移到北坡半陰處,澆的水也用的山泉水,今年挖出來的當歸,根粗肉厚,聞著就不一樣。”
    軒轅起身和他寒暄了幾句,又對弟子們說:“老丈種了一輩子藥,這話你們得記著。草藥和人一樣,不光要喂飽,還得順性。就像養孩子,有的得嚴管,有的得寬縱,強擰著來,要麽長歪了,要麽就蔫了。”
    他走到藥圃另一頭,那裏種著剛發芽的紫蘇。他撥開葉片,看了看長勢,又叮囑道:“紫蘇這味藥,性子活泛,喜溫喜濕,但也怕澇。你們看這畦壟,得築得高些,旁邊挖條淺溝,下雨的時候好排水。它的葉子能解表,種子能平喘,不同的部位用法不同,采收的時辰也得講究——葉子要在開花前采,那時氣味最濃;種子得等成熟了割下來曬幹,不然藥效不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弟子們聽得認真,三弟子忽然指著不遠處的一片空地:“先生,那邊空著的地,您打算種什麽?”
    軒轅望著那片地,眼神悠遠:“打算種些枸杞。前幾日從西邊部落換來的種子,那邊的枸杞長得好,籽粒飽滿,能滋補肝腎。我想著,咱們部落老人多,用得上。不過枸杞喜陽耐旱,得把地翻得深些,多摻些沙土,讓根能紮得深,長得穩。”
    他站起身,拍了拍弟子們的肩膀:“種藥和行醫一樣,急不得。得慢慢看,細細品,知道它什麽時候渴了,什麽時候冷了,什麽時候該鬆鬆土,什麽時候該除除草。等你們把這些草藥當成朋友,它們自然會告訴你,該怎麽用它們來治病救人。”
    這時,陽光漸漸升高,透過槐樹的葉子灑下斑駁的光影,落在新移栽的防風苗上。微風拂過,藥圃裏彌漫著泥土和草藥的清香。弟子們看著那些在風中輕輕搖曳的新綠,忽然覺得,這些看似普通的草木,仿佛真的有了生命,在等著他們去讀懂,去嗬護。
    大弟子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木簡,上麵已經記滿了各種草藥的習性:黃芪喜高燥,薄荷喜陽,黃連喜陰,防風需半陰……每一個字都浸透著先生的經驗,也藏著醫道的奧秘。
    軒轅看著弟子們專注的神情,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藥圃裏的新綠,不僅是草藥的生機,更是醫道傳承的希望。就像這晨光,一點一點照亮大地,總有一天,會讓醫道的種子灑滿每一個角落。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