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西陲風寒,羊肉驅寒

字數:4419   加入書籤

A+A-


    第17章:西陲風寒,羊肉驅寒
    晨光剛漫過草原的地平線,帶著凜冽的寒意,將遠處的羊群染成一層淡金。軒轅裹緊了身上的獸皮,看著不遠處牧民們正圍著篝火忙碌,空氣中飄來一股濃鬱的肉香,混雜著煙火氣,驅散了些許清晨的冷意。追風趴在他腳邊,不安地甩了甩尾巴,鼻尖嗅著香味,喉嚨裏發出低低的嗚咽——自進入西陲草原,這隻從幼狼長成的老狼,似乎也格外貪戀溫暖。
    “先生,快來嚐嚐我們的早食!”一個皮膚黝黑、笑容爽朗的牧民朝軒轅招手,他手裏拿著一根粗壯的羊骨,上麵還掛著些許肉絲,正用小刀麻利地剔著。這是西陲的首領之子,名叫巴圖,這幾日一直陪著軒轅一行人,講解草原上的種種。
    軒轅走過去,在篝火邊坐下,溫暖的火苗舔著他的臉頰,讓凍得有些發僵的手指漸漸活絡起來。巴圖遞過來一塊烤得焦黃的羊肉,外皮酥脆,內裏的肉汁似乎還在微微顫動。“這是剛宰殺的羔羊,趁著新鮮烤的,最是暖身子。”
    軒轅接過羊肉,入手滾燙,他吹了吹,輕輕咬下一口。濃鬱的肉香瞬間在口腔中炸開,帶著恰到好處的鹹香,肥而不膩,暖意順著喉嚨滑下,一路暖到胃裏,仿佛連四肢百骸都被這股暖意包裹起來。他忍不住讚道:“果然是好東西,入口就讓人覺得渾身都鬆快了。”
    巴圖哈哈大笑:“我們西陲人,離了牛羊肉可活不成。你看這草原,冬天能凍掉耳朵,夏天太陽毒得能曬脫皮,要是不多吃些肉,哪有氣力跟風雪、跟野狼較勁?”他指了指不遠處正在啃食牧草的羊群,“這些羊,不光給我們肉吃,羊奶能解渴,羊毛能做衣裳,連羊糞都能當燃料,真是全身都是寶。”
    軒轅點點頭,目光掃過周圍的牧民。他們大多身材魁梧,膚色因常年風吹日曬而呈健康的古銅色,即使在這樣的清晨,也隻穿著相對單薄的皮毛衣物,卻不見絲毫畏寒之態。他想起剛進入西陲時,自己和弟子們裹著厚厚的衣物還覺得冷,而牧民們卻行動自如,當時便覺得奇怪,此刻才算明白了幾分。
    “巴圖兄弟,我見你們平日裏很少生病,尤其是畏寒發熱的病症,是不是和常吃羊肉有關?”軒轅問道,手裏的羊肉已經吃了大半,胃裏暖烘烘的,先前的寒意一掃而空。
    巴圖用力點頭:“可不是嘛!我們老人常說,羊肉是‘熱性’的,吃了能把身子裏的‘寒氣’趕出去。就說我阿爸,前年冬天淋了場大雪,回來就咳嗽不止,渾身發冷。我阿媽殺了隻肥羊,燉了滿滿一鍋湯,讓他連肉帶湯吃了兩大碗,蓋上厚氈子睡了一覺,第二天起來就好了大半,再吃兩天羊肉,啥毛病都沒了。”
    他說著,又指向一個正在給羊群喂草料的少年:“那是我弟弟,前幾日貪涼,在河邊洗了個澡,回來就頭疼發熱。我阿媽沒給他找草藥,就給他烤了半隻羊腿,讓他趁熱吃,又喝了兩碗羊奶,晚上發了身汗,第二天就跑去跟小夥伴摔跤了。”
    軒轅聽得認真,心裏默默盤算著。他想起在南疆時,那裏的人多患濕熱病症,當地醫者多用苦寒的草藥來清熱祛濕;而西陲氣候寒冷,人們易受寒氣侵襲,卻很少用草藥,反而靠羊肉、羊奶這些溫熱的食物來抵禦寒邪。這兩種方法看似截然不同,卻都能起到治病強身的效果,這不正應了“因地製宜”的道理嗎?
    “那你們平時生病,都不用草藥嗎?”軒轅的弟子好奇地問,他手裏拿著筆和獸皮卷,正將巴圖的話一一記下。
    “也用,但不多。”巴圖撓了撓頭,“草原上草藥不多,不像南邊山林裏到處都是。我們一般是小傷小病,比如被石頭砸了、被狼抓傷了,才會去找些止血止痛的草藥敷上。要是受了風寒,或是覺得身子虛了,肯定是吃羊肉、喝羊湯來得快,還管飽。”他咧開嘴笑了,“再說了,草藥苦苦的,哪有羊肉好吃?”
    眾人都被他逗笑了,篝火邊的氣氛愈發熱烈。軒轅看著跳動的火焰,心裏卻在深入思索。他想起岐伯曾說過,藥物有四氣五味,食物亦然。羊肉性溫熱,味甘,能補氣血、祛寒邪,對於西陲這種寒冷的環境來說,確實是再好不過的“藥”了。而且食物相較於草藥,更容易被人接受,也更適合長期食用,用來預防疾病再合適不過。
    “巴圖兄弟,除了羊肉,你們還有哪些食物是用來驅寒強身的?”軒轅問道,他覺得這裏麵一定還有更多值得學習的東西。
    巴圖掰著手指頭數道:“那可多了!羊奶、牛油、牛肉,都是好東西。尤其是牛油,冬天抹在手上臉上,能防凍裂;煮肉的時候放一些,湯更香濃,暖身子的效果也更好。對了,我們還喜歡用羊肉和蘿卜一起燉,蘿卜能去羊肉的膻味,燉出來的湯又鮮又暖,喝一碗能頂大半天不冷。”
    他說著,起身朝不遠處的氈房跑去,很快拿來一小罐東西,遞給軒轅:“這是我們做的羊肉幹,用鹽和香料醃了,再曬幹,隨身攜帶,餓了就吃幾塊,既能充饑,又能驅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軒轅接過罐子,打開蓋子,一股濃鬱的肉香混合著香料的味道撲鼻而來。他取出一塊羊肉幹,放在嘴裏嚼了嚼,肉質緊實,鹹香入味,越嚼越有味道。“確實方便,而且保存時間長,適合遊牧生活。”
    “是啊,我們遊牧民族,經常要趕著牛羊遷移,不可能隨時都能生火做飯,有了這羊肉幹,就不怕路上受凍挨餓了。”巴圖得意地說,“去年冬天,我們遷移的時候遇到暴風雪,被困了三天,全靠這些羊肉幹和羊奶才撐過來,沒人凍出大病。”
    軒轅聽著,心裏對西陲牧民的生活智慧愈發敬佩。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就連飲食也處處體現著對自然的適應和利用。這些看似平常的食物,在他們手中卻成了抵禦嚴寒、保持健康的利器,這不正是“藥食同源”的生動體現嗎?
    他又想起自己在東方海濱時,那裏的人靠海吃海,用海產來補充營養、防治疾病;在南疆山林,人們則利用豐富的草木資源來清熱祛濕。每個地方的飲食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緊密相連,都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智慧。
    “先生,您看,”弟子指著不遠處一個正在彎腰勞作的老牧民,“那位老人家看起來精神很好,一點都不像七十多歲的人。”
    軒轅順著弟子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位老牧民雖然頭發花白,但動作穩健,正在整理氈房的繩索,臉上紅光滿麵,眼神也很清亮。巴圖見狀,驕傲地說:“那是我爺爺,他老人家每天都要吃兩塊羊肉,喝一碗羊奶,身體硬朗著呢!上個月還跟著我們去打獵,親手射死了一隻野狼。”
    軒轅走上前,向老牧民問好。老牧民笑著回應,聲音洪亮。軒轅注意到他的手上雖然布滿老繭,卻很有力,臉上也沒有常見的老態龍鍾之氣。“老人家,您身子骨這麽硬朗,有什麽秘訣嗎?”
    老牧民哈哈一笑,露出豁了一顆牙的嘴:“哪有什麽秘訣?就是吃得香、睡得好、多幹活。我們西陲人,不講究那些彎彎繞繞,冬天冷了就多吃羊肉,夏天熱了就多喝羊奶,餓了就吃,累了就睡,身子自然就好了。”
    他的話雖然簡單,卻讓軒轅深受啟發。所謂的養生之道,其實往往就蘊藏在這些簡單的生活習慣中。順應自然,根據環境調整飲食和作息,這才是保持健康的根本。
    回到篝火邊,軒轅看著牧民們一邊吃著羊肉,一邊談笑風生,心裏漸漸有了一個想法。他對弟子們說:“我們回去之後,要把西陲的這些飲食經驗好好整理一下。羊肉性溫,能補氣血、祛寒邪,適合寒冷地區的人食用;羊奶滋養,能補虛損;牛油能防寒裂……這些都要詳細記錄下來,納入我們的醫經中。”
    弟子們紛紛點頭,手裏的筆寫得更快了。軒轅看著他們,又看了看遠處遼闊的草原,心中感慨萬千。他原本以為,學醫就是要識百草、懂藥性、會針灸,但這一路周遊下來才發現,真正的醫道遠比這些更廣闊。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處處都蘊含著治病強身的智慧,隻要留心觀察,用心總結,就能學到很多東西。
    “巴圖兄弟,多謝你告訴我們這麽多。”軒轅真誠地說,“這些經驗對我們來說太寶貴了。”
    巴圖擺擺手:“先生客氣了,您教我們辨認草藥,還教我們怎麽處理傷口,我們還沒謝您呢!”他頓了頓,又說,“先生要是不嫌棄,就在我們這兒多住些日子,我讓阿媽給您燉最香的羊肉湯。”
    軒轅笑著答應了。他知道,在西陲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比如牧民們如何利用動物的其他部分來防治疾病,如何在遷徙途中保持健康等等。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智慧,每一次交流都能讓自己的醫學知識更加豐富。
    夕陽西下,草原被染成一片金黃,羊群慢悠悠地回到營地,牧民們的歌聲在草原上回蕩。軒轅坐在篝火邊,喝著熱騰騰的羊肉湯,看著身邊歡聲笑語的人們,心裏充滿了溫暖和滿足。他知道,這次西陲之行,又為他的醫學寶庫增添了寶貴的財富。而這些來自生活的智慧,也將成為《黃帝內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想知道軒轅在西陲還會有哪些新的發現?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