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西陲辭別,北向而行

字數:6320   加入書籤

A+A-


    第19章:西陲辭別,北向而行
    清晨的陽光剛越過草原的地平線,給連綿的帳篷鍍上一層金輝,空氣中彌漫著馬奶酒的醇香與牧草的清新。軒轅站在營地中央,望著牧民們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不舍。在這裏的數月,他不僅學到了獨到的醫術,更感受到了西陲人民的淳樸與豪邁。
    “軒轅先生,這是我們草原上最好的羊皮,防潮保暖,路上用得著。”一位絡腮胡的牧民首領雙手捧著一張厚實的羊皮走過來,羊皮邊緣還細心地用羊毛線縫綴過,看得出是精心準備的。他身後跟著兩個年輕牧民,手裏各提著一個布袋,裏麵鼓鼓囊囊的。
    軒轅連忙雙手接過羊皮,入手溫熱厚實,還帶著淡淡的羊膻氣,卻讓他覺得無比親切。“首領這般厚贈,我實在受之有愧。”他誠懇地說道,目光掃過那兩個布袋,“這又是……”
    “裏麵是些耐旱的草藥種子,”首領咧嘴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就是您上次說能治刀傷的那種‘止血草’,還有我們常用來驅寒的‘野花椒’。您帶回去,說不定在別的地方也能種活。”他拍了拍軒轅的肩膀,力道不小,卻透著真誠,“您教我們的草藥配方,治好了不少兄弟的外傷,這點東西算什麽。”
    軒轅心中一暖,想起初到西陲時,看到牧民們處理外傷多依賴燙烙和烈酒,雖有效果卻也痛苦。他便將自己所知的草藥止血、消炎的方法教給他們,沒想到短短時間,竟已傳開並派上用場。他轉頭對身後的弟子囑咐道:“把我們整理的西陲外傷醫案抄本取來,贈予首領。”
    弟子應聲而去,很快拿來幾本用獸皮裝訂的冊子。軒轅雙手遞過去:“這裏麵記錄了我們觀察到的西陲常見外傷類型及應對之法,還有幾種草藥的配伍,或許能對大家有所助益。”
    首領接過冊子,如獲至寶般捧在懷裏,粗糙的手指輕輕摩挲著封麵:“太好了!我們識字的人少,回頭我讓族裏的先生慢慢念給大家聽。軒轅先生,您真是我們草原的貴人啊!”
    周圍的牧民們也圍了過來,紛紛送上自家的東西:一小袋炒得香噴噴的青稞,幾塊風幹的羊肉,還有牧民孩子們親手編的草繩。追風在人群中穿梭,不時用腦袋蹭蹭牧民的腿,引得孩子們陣陣歡笑——它早已和這裏的人們打成一片,尤其是那些投喂它肉幹的孩子。
    軒轅一一謝過,讓弟子小心收好。他知道,這些東西在接下來的旅途中,都會是珍貴的補給。他抬頭望向遠方,西北的天空格外高遠,雲層流動得很快,似乎在催促著他們啟程。“首領,各位鄉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今日便要向北出發了。”
    首領臉上的笑容淡了些,卻還是用力點頭:“北邊比我們這裏更冷,風像刀子一樣刮臉,先生一定要多保重。”他想了想,又補充道,“過了前麵的戈壁,就到了‘凍土部落’的地界,他們對付嚴寒可有辦法,您去了那兒,多跟他們學學。”
    “多謝首領指點,我們定會留意。”軒轅拱手作別,“若將來有機會,我還會再來看望大家。”
    牧民們一直送到營地邊緣,看著軒轅一行整理好行囊,牽著馬匹準備出發。孩子們拉著追風的尾巴,舍不得它離開,追風回頭用舌頭舔了舔孩子們的手,喉嚨裏發出低低的嗚咽聲,像是在告別。
    “出發吧。”軒轅翻身上馬,最後回頭望了一眼這片廣袤的草原,以及站在晨曦中向他們揮手的身影,心中默念:西陲的溫暖,我記下了。
    隊伍緩緩向北行進,草原漸漸被戈壁取代,腳下的土地從鬆軟的牧草變成堅硬的砂石,偶爾能看到幾叢頑強生長的駱駝刺,在風中搖曳。氣溫也明顯降了下來,即使是正午,陽光照在身上也感覺不到多少暖意,反而一陣風刮過,能瞬間帶走體表的溫度,讓人忍不住縮緊脖子。
    軒轅裹緊了身上的單衣,忽然想起牧民首領送的羊皮,便讓弟子取來披上。厚實的羊皮果然管用,寒意頓時被隔絕在外,身上漸漸暖和起來。他低頭摸了摸羊皮,觸感粗糙卻充滿力量,仿佛能感受到草原的脈搏。
    “先生,您看前麵。”一名弟子指著遠方,語氣帶著幾分驚奇。
    軒轅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遠處的地平線上,似乎有一層淡淡的白色,像是霧氣,又像是冰雪。“那是什麽?”他問道,心裏隱隱有了猜測。
    隨行的向導——一位曾去過北方的西陲牧民——眯起眼睛看了看,說道:“先生,那應該是凍土帶的邊緣了。那邊的土地常年凍著,就算夏天也化不開多少,到了冬天,更是一片冰天雪地。”
    “比西陲還要冷?”一名年輕弟子忍不住問道,他來自溫暖的南方部落,還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嚴酷的寒冷。
    向導點點頭,臉上露出敬畏的神色:“冷得多呢!在那兒,吐口唾沫落地就能結冰,夜裏要是不把自己裹嚴實,能凍掉耳朵鼻子。”他搓了搓手,“不過那裏的人也厲害,祖祖輩輩在那兒生活,有好多對付冷的法子,咱們到了那兒,可得好好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軒轅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勒住馬,停在一處稍高的土坡上,極目遠眺。北方的天空是一種深邃的藍,幾乎看不到雲彩,大地則是單調的土黃色,偶爾有幾隻孤鳥飛過,留下幾聲淒厲的鳴叫,更顯得空曠寂寥。
    “西陲的醫法,重外傷救治,重動物藥溫補,”他輕聲對身邊的弟子說,“因為他們逐水草而居,常與野獸搏鬥,又要抵禦風寒,所以形成了這樣的醫術特點。”
    弟子認真聽著,不時點頭:“那北方呢?凍土部落的人,又會有什麽樣的醫術?”
    軒轅笑了笑,目光再次投向那片遙遠的白色:“北方嚴寒,想必他們的疾病多與寒邪有關,比如凍傷、風寒咳喘,或許還有因為食物匱乏導致的虛證。至於醫術……”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期待,“或許會有利用寒冷來治病的方法,也未可知。畢竟,萬物皆有其用,嚴寒雖可致病,亦能成為治病的助力。”
    他想起在西陲看到的用馬脂塗傷口,用烈酒消毒,這些都是因地製宜的智慧。那麽在更寒冷的北方,人們必然也發展出了適應環境的生存與醫療之道。這些,都將是他此行要探尋的寶藏。
    “先生說得是,”弟子恍然大悟,“就像南方用苦寒藥驅濕熱,東方用砭石治濕病,每個地方的醫術,都是跟著環境和疾病走的。”
    “正是如此。”軒轅點頭讚許,“所以我們去北方,不僅要學他們的治法,更要明白他們為何這樣治,背後的道理是什麽。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各地的智慧融會貫通。”
    他一抖韁繩,胯下的駿馬嘶鳴一聲,繼續向北行進。追風小跑著跟在他身邊,不時抬頭看他一眼,似乎也在好奇前方的旅程。風越來越大,吹在羊皮上發出“呼呼”的聲響,像是在為他們伴奏。
    走了大約兩個時辰,地麵開始出現零星的白色,起初是小石塊上的霜花,後來漸漸變成大片的凍土,踩上去硬邦邦的,還帶著冰碴子。空氣也愈發寒冷,吸入肺裏都帶著刺痛感,弟子們紛紛效仿軒轅,用衣物裹緊口鼻,隻露出眼睛。
    “先生,咱們歇會兒吧,讓馬兒也喘口氣。”一名弟子提議道,他的臉頰已經凍得通紅。
    軒轅看了看天色,太陽已經開始西斜,便點頭同意:“找個背風的地方歇歇腳,生火取暖,煮點熱湯。”
    眾人找了一處凹地,背風,又能擋住一些陽光。弟子們熟練地拿出火石生火,撿來一些幹枯的駱駝刺當柴薪,火苗“劈啪”地燃起,總算帶來了一絲暖意。有人拿出牧民贈送的青稞和羊肉,架在火上烤,很快,肉香和麥香混合在一起,驅散了不少寒意。
    軒轅坐在火堆旁,搓著凍得有些僵硬的手,看著跳動的火苗,心中思緒萬千。從東方的海濱到南方的雨林,從西陲的草原到如今走向北方的凍土,一路走來,見識了太多不同的風景、不同的疾病、不同的醫術。這些碎片化的知識,如同散落在各地的珍珠,而他,就像一個拾珠人,要把這些珍珠串聯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項鏈——那便是能普惠眾生的醫道。
    “先生,羊肉烤好了。”一名弟子遞過來一塊烤得焦黃的羊肉,香氣撲鼻。
    軒轅接過,吹了吹熱氣,咬了一小口,溫熱的肉汁在口中化開,帶著濃鬱的膻香,卻讓人覺得無比舒服。“嚐嚐這北方的風,再吃口西陲的肉,倒是別有一番滋味。”他笑道。
    弟子們都笑了起來,旅途的疲憊和寒冷,似乎在這一刻消散了不少。
    休息了大約一個時辰,天色漸暗,寒風更甚。軒轅站起身:“不能再歇了,趁著天還沒全黑,再趕一段路,爭取在天黑前找到能落腳的地方。”
    眾人收拾好行裝,再次啟程。夜幕降臨,北方的星空格外璀璨,星星又密又亮,仿佛伸手就能摘到。但誰也沒有心情欣賞夜景,寒冷和黑暗成了最大的敵人,隻能借著星光辨認方向,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
    不知走了多久,前麵忽然出現一點微弱的光亮,像是篝火。“那邊有人!”一名弟子驚喜地喊道。
    軒轅精神一振:“加快腳步,去看看。”
    走近了才發現,那是一處簡陋的驛站,由幾塊巨石和獸皮搭建而成,裏麵燃著一堆篝火,隱約能看到人影。驛站門口拴著幾匹健壯的馬,看樣子是供來往旅人歇腳的地方。
    “有人嗎?我們是路過的旅人,想借宿一晚。”軒轅上前喊道。
    裏麵傳來一個粗獷的聲音:“進來吧,門沒鎖。”
    眾人走進驛站,一股暖流夾雜著煙火氣撲麵而來,讓人瞬間卸下了所有防備。驛站裏不大,中間是火堆,周圍鋪著幹草,幾個穿著厚重皮衣的漢子正圍坐在一起喝酒。看到軒轅一行,他們隻是抬了抬頭,便繼續喝自己的酒。
    “我們是從西陲來,要去凍土部落,路過此地,想借貴地歇一晚。”軒轅客氣地說道。
    一個看起來像是驛站主人的絡腮胡漢子打量了他們幾眼,指了指角落裏的幹草:“隨便歇,別弄滅了火就行。”他的口音有些生硬,但能聽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軒轅謝過,讓弟子們安頓下來,自己則走到火堆邊,和那些漢子坐在一起。“敢問大哥,前麵到凍土部落還有多遠?”
    漢子喝了口酒,咂咂嘴:“快則三天,慢則五天,看你們的腳程。不過這幾天要降溫,說不定會下雪,你們最好多做準備。”
    “下雪?”軒轅心中一凜,“這個時節就會下雪?”
    “北方的天,說變就變。”漢子不以為然地說,“前幾天還刮熱風,說不定明天就飄雪花。你們這些從南邊來的,怕是受不了。”
    軒轅點點頭,把這話記在心裏:“多謝大哥提醒。不知凍土部落的人們,平日裏都用什麽法子抵禦嚴寒和疾病?”
    提到這個,漢子來了興致,放下酒碗:“要說凍土部落的能耐,那可大了!他們冬天穿的皮衣,裏麵縫著狼毛,暖和得很;喝的酒,烈得能燒嗓子眼,一口下去,渾身都熱;治凍傷,他們有秘方,就算凍得流膿,敷上草藥,過幾天就好……”
    他滔滔不絕地說著,軒轅聽得格外認真,時不時插話詢問細節,弟子則在一旁借著篝火的光亮,快速記錄著。原來,北方的人們不僅懂得用溫熱的食物和衣物禦寒,還發明了不少利用自然之物防治疾病的方法,比如用雪水擦拭身體增強抗寒能力,用某種凍土下生長的根莖治療風寒咳嗽。
    “他們還會看臉色看病呢,”漢子壓低聲音,像是在說什麽秘密,“看你臉白了,就知道你氣血不足;看你臉青了,就知道你受了寒……比咱們草原上的巫醫準多了。”
    軒轅心中一動,這不正和他之前學到的望診不謀而合嗎?看來,無論地域相隔多遠,人們對疾病的觀察總會有相通之處。
    夜漸漸深了,驛站裏的人們大多睡去,隻有篝火還在靜靜燃燒。軒轅靠在石壁上,聽著外麵呼嘯的風聲,毫無睡意。他想起漢子的話,想起即將抵達的凍土部落,心中充滿了期待。
    北方的智慧,會是怎樣一番景象?那些在嚴寒中淬煉出的醫術,又會給“醫道”這顆珍珠項鏈,增添怎樣獨特的光彩?
    他輕輕撫摸著懷中的醫經手稿,上麵已經記錄了不少從東方、南方、西陲得來的知識,接下來,就要為它添上北方的篇章了。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