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地域五行,印證醫理

字數:3878   加入書籤

A+A-


    第43章:地域五行,印證醫理
    晨曦剛漫過岐下醫廬的木窗,軒轅已捧著那張繪製了半載的地域圖站在案前。圖上用朱砂、靛藍、赭石等礦物顏料標注著四方地貌:東方海岸蜿蜒,草木如茵;南方雨林蒸騰,暑氣彌漫;西方草原遼闊,沙石間偶見金屬光澤;北方雪原無垠,冰川似玉;中央平原坦蕩,沃土千裏。他指尖劃過東方那片靛藍色的草木區,耳畔仿佛又響起東行時漁民們因肝鬱而發出的沉沉歎息。
    “師父曾言,五行應五方,五方孕五髒,這話或許藏著大道理。”軒轅喃喃自語,將昨日記下的“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竹簡鋪開,與地域圖一一對照。追風不知何時蹭到他腳邊,用頭輕拱他的草鞋,喉嚨裏發出低低的嗚咽,像是在催促他繼續探究。
    他先將“木”字竹簡移到東方版圖上方。東方多水澤,岸邊草木叢生,春時抽枝展葉,最得風氣之先。去年在海濱部落,他見漁人常因漁網被礁石勾破、或是連日無漁獲而暴躁易怒,輕則摔砸漁具,重則與人爭執,不少人因此目赤頭痛、兩脅脹痛。當時用砭石刮拭肝經穴位雖能緩解,卻不知病根何在。此刻聯想到“木主疏泄”,他忽然頓悟:“漁民靠水為生,每日與風浪博弈,情誌易受外界擾動,肝木本應如草木舒展,卻被鬱氣所困,難怪肝病多發。”
    正思忖間,門外傳來腳步聲,是隨他東行的弟子青陽端著湯藥進來。青陽見師父對著地圖出神,笑道:“先生又在琢磨各地的病了?昨日我整理東行醫案,發現那邊患眼疾的人確實比別處多,大多是目幹、視物模糊。”
    軒轅眼睛一亮,撫掌道:“說得好!肝開竅於目,東方屬木,肝木失養,目竅自然受累。你記不記得,當地部落的孩童常爬樹掏鳥窩,陽光直射眼睛時毫無遮擋?”
    青陽點頭:“記得,當時還勸過他們,可孩子們說習慣了。”
    “這就是了。”軒轅取過炭筆,在東方版圖旁添注:“木旺之地,肝易受擾,多發怒、目疾、脅痛,需以疏導、清肝為要。”寫完又問,“你行囊裏的薄荷還在嗎?去年在東方采的那種。”
    青陽連忙從行囊中取出一小束曬幹的薄荷,葉片雖已蜷縮,仍散發著清冽氣息。軒轅撚起一片湊近鼻尖:“此草葉青,氣味辛香,能疏肝解鬱、清利頭目,恰是東方治肝之良藥。看來草木生於木地,其性也與木相應。”
    將東方的印證暫且放下,他又拿起“火”字竹簡,移向南方版圖。南方終年炎熱,陽光熾烈,雨林中瘴氣蒸騰,如烈火烹油。他想起在南疆見到的那位部落首領,年近四十卻常心悸胸悶,稍動便汗出不止,舌下絡脈紫暗。當時用青蒿、穿心蓮清熱後雖有好轉,但總易反複。
    “火性炎上,心屬火,南方火盛,心自然易受其累。”軒轅回憶起首領臥室設在竹樓頂層,無遮無擋,烈日直曬,夜裏又貪涼睡在風口,寒熱交替更傷心神。他對青陽道:“南方人多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皆因心火過旺。你看那山間的朱砂,色紅如血,性溫熱,雖不可多服,卻能安神定驚,這不正是火地出火性之藥嗎?”
    青陽湊近地圖上南方標注的朱砂礦點,恍然道:“難怪南疆醫者常用朱砂調敷五心手心、腳心、頭頂),原來是借其火性引心火下行。”
    軒轅頷首,又在南方版圖旁寫下:“火盛之地,心易受灼,多發心悸、失眠、熱病,需以清熱、養心為要。”寫完忽然想起一事,起身從藥櫃裏翻出一枚曬幹的蓮子,“你看這蓮子,生於南方水澤,外殼紅如火焰,內芯卻苦涼,能清心火,恰是南方水土孕育出的平衡之藥。”
    指尖移向中央平原,那裏是他們所在的有熊部落腹地,土壤肥沃,盛產五穀。“土居中央,承載萬物,脾主運化,如土之納物。”軒轅想起母親常說,中央部落的人雖少受極端氣候之苦,卻多因飲食不節而生脾胃病,或食多腹脹,或食少消瘦。
    去年秋收後,部落裏有個孩童因貪吃糯米團子,腹脹如鼓,啼哭不止。當時用炒麥芽煮水喂下,不到半日便矢氣通利,腹脹漸消。軒轅道:“麥芽生於土,能消米穀,正如脾土能化飲食。中央之地,脾胃病最多,正因土性厚重,若運化不及,便易生積滯。”
    他讓青陽取來中央醫案,隻見上麵記載的多是“食積”“便溏”“乏力”等症,治法也多是健脾、消食之法。“你看,”軒轅指著一案,“此人因淋雨受寒,腹瀉不止,用幹薑配白術,幹薑溫脾,白術燥濕,正是補土以製水濕。土能克水,在中央治病,這點尤為重要。”
    說著,他在中央版圖旁注:“土厚之地,脾易失運,多發食積、腹瀉、乏力,需以健脾、化濕為要。”
    接下來是西方。那裏草原廣袤,牧民逐水草而居,常與風沙、野獸打交道,外傷頻發,且多咳喘之症。軒轅想起西陲那位老牧民,因常年在草原放牧,冬日受風寒侵襲,每到秋冬便咳嗽不止,痰少而黏,口唇幹燥。當時用川貝母燉雪梨治好了他的病,川貝母生於西方山地,色白,性涼,能潤肺止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方多金石,屬金,肺屬金,主氣司呼吸,最怕燥邪。”軒轅道,“牧民多食肉食,少蔬菜,且常受風沙襲肺,肺燥則咳。你看那西方的礦石,如石膏,性大寒,能清肺熱,正是金地出金性之藥。”
    青陽補充道:“還有羊毛,西方牧民常用羊毛保暖,羊毛色白屬金,性溫,能護肺防風寒,這不也是金地養肺之法嗎?”
    軒轅笑著點頭,在西方版圖旁寫下:“金燥之地,肺易受邪,多發咳喘、外傷,需以潤肺、固表為要。”
    最後是北方。那裏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如水性寒涼。軒轅想起北方部落的老者,多有腰膝酸軟、畏寒肢冷之症,夜裏起夜頻繁。當時用鹿茸泡酒飲服,能溫腎壯陽,緩解症狀。鹿茸取自北方鹿科,性溫熱,恰能補北方之寒。
    “北方屬水,腎屬水,主藏精,最怕寒邪。”軒轅道,“北方人需藏精禦寒,若腎精不足,便易受寒涼所傷。你看那北方的黑芝,生於凍土,色黑,能補腎填精,正是水地出水性之藥。”
    他想起北方醫者說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越發覺得地域、五行、五髒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在北方版圖旁寫下:“水寒之地,腎易虧虛,多發畏寒、腰痛、遺尿,需以溫腎、藏精為要。”
    五個方位標注完畢,軒轅將五塊竹簡按東、南、中、西、北的順序排列,隻見“木—肝—東方”“火—心—南方”“土—脾—中央”“金—肺—西方”“水—腎—北方”清晰對應,如五條脈絡將人體與大地緊密相連。
    “原來如此!”青陽看得入了迷,“各地多發病竟與地域五行、對應髒腑如此契合,難怪先生說治病要知天時地利。”
    軒轅望著窗外,晨光已灑滿庭院,遠處的田埂上,農人正按節氣播種。他忽然想起岐伯曾說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此刻才算真正明白其中深意。“人體就是一個小天地,”他對青陽道,“天地有五行,人體有五髒;天地五行失衡則生災害,人體五髒失衡則生疾病。醫者治病,既要知人體五髒之變,更要曉天地五方之異,如此才能對症下藥。”
    追風似懂非懂地搖了搖尾巴,用鼻尖碰了碰那片標注著東方的竹簡。軒轅彎腰摸了摸它的頭,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走,青陽,我們再去東方看看。用這個道理去驗證那些漁民的病,或許能找到更根本的治法。”
    青陽興奮地應道:“好!我這就去收拾行囊!”
    陽光穿過醫廬的窗欞,照在那張地域五行圖上,朱砂、靛藍、赭石的顏色在光線下仿佛活了過來,預示著一場新的驗證之旅即將開啟。而軒轅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出行,更是對“天人合一”醫理的又一次深入探索。
    想知道軒轅在東方能否用地域五行之理找到更好的治病方法?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