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季節五行,養生之道
字數:5170 加入書籤
第47章:季節五行,養生之道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軒轅已帶著幾名弟子站在醫廬外的空地上。他望著東方天際泛起的魚肚白,深深吸了一口帶著草木清氣的空氣,轉頭對弟子們道:“你們看這春日的清晨,萬物都似剛從沉睡中蘇醒,草木伸展枝葉,鳥兒放聲啼鳴,連風都帶著一股躁動的生機。”
站在最前的弟子雷公拱手問道:“先生,您常說春與肝相應,莫非這春日的生機,正合肝木舒展之性?”
軒轅點頭,目光掃過醫廬周圍新抽出嫩芽的柳樹:“正是。五行之中,春屬木,而肝在五髒中亦屬木。木的特性是‘曲直’,能屈能伸,如這柳條,看似柔軟,卻能在風中舒展自如。肝也是如此,它主疏泄,調暢全身氣機,若肝失疏泄,人便會如被束縛的草木,鬱鬱寡歡。”
他走到一株剛開花的桃樹前,伸手輕觸花瓣:“春日養生,首重養肝。肝喜條達而惡抑鬱,就像這桃樹,若枝條被折損束縛,便難開花結果。人在春日,若常生悶氣、思慮過多,肝的疏泄功能就會受阻,輕則食不知味,重則胸悶脅痛。”
一旁的弟子伯高問道:“那該如何在春日養肝呢?”
軒轅微微一笑,帶著眾人向不遠處的田埂走去:“你們隨我來。”
田埂上,幾個部落的族人正在耕作,他們挽著褲腳,揮著鋤頭,臉上帶著汗珠,卻透著一股暢快。軒轅指著他們道:“春日養肝,最簡便的法子便是‘動’。草木要在春日生長,人也要在春日多活動。你們看這些耕作的族人,他們日出而作,在田野間舒展筋骨,氣血隨勞作而暢行,肝氣得舒,這便是最好的養肝之法。”
他頓了頓,又道:“除了勞作,散步也是好的。每日清晨或傍晚,到林間溪邊走走,聽風聲鳥鳴,看草木抽芽,讓心神隨自然舒展,肝氣自會平和。我曾見一位老者,春日裏日日到山澗散步,原本愛生悶氣的性子漸漸平和,連多年的頭痛也減輕了,這便是借春日之氣養肝氣的道理。”
說話間,一陣風吹過,帶來幾縷花香。軒轅深吸一口氣:“春日的氣息也能養肝。你們聞到這花香了嗎?肝開竅於目,而草木的青綠色最能悅目。春日裏多看看青山綠水,讓目光在青碧色中舒展,也能疏肝解鬱。”
他轉頭對雷公道:“你曾說你近日總覺眼睛幹澀,視物模糊,不妨試試每日清晨到這桃樹下站半個時辰,看看花色,再看看遠處的青山,堅持幾日,或許會有改善。”
雷公連連點頭,將這話記在心裏。
一行人回到醫廬,軒轅取來幾株剛采的薄荷,分給弟子們:“春日易肝火上炎,出現口幹、口苦、目赤等症。這薄荷性涼,氣味清香,能疏肝清熱。取幾片泡水喝,或搗爛取汁點眼,都能緩解不適。”
他看著弟子們將薄荷收好,又道:“飲食上,春日宜食辛甘發散之品,如韭菜、蔥、香菜,這些食物能助肝氣升發。但切記不可過食酸味,酸主收斂,會束縛肝氣,就像給剛舒展的草木套上枷鎖。”
說到這裏,他想起去年春日,部落裏有個少年因嗜食酸梅,沒過幾日便出現了脅肋脹痛的症狀,當時還不知緣由,隻當是風寒所致,用了些散寒藥卻不見效。後來仔細詢問飲食,才知他一日能吃數十顆酸梅,便讓他停食酸梅,改食韭菜炒雞蛋,又讓他每日到田間跑上幾圈,不出三日,症狀便消失了。
“養生之道,貴在順應時令。”軒轅總結道,“春日如少年,需讓其暢意生長,不可壓抑。養肝便是要順其性,讓氣血如春日江河,暢行無阻。”
轉眼到了夏季,烈日炎炎,大地如被烘烤。醫廬裏,幾個患者正抱怨著暑熱難耐,其中一人麵色赤紅,不時心煩氣躁地抓著衣襟,說自己夜裏總睡不著,心口像揣著一團火。
軒轅為他診脈,見其脈象洪數,便道:“夏屬火,對應五髒中的心髒。心主血脈,亦主神明,夏日陽氣最盛,心火易旺,你這便是心火擾神所致。”
那患者急道:“先生,那該如何是好?這熱得實在熬不住了!”
軒轅安撫道:“莫急。夏日養心,首重‘靜’。火性炎上,易躁動,心也如此,需以靜製動。你看那夏日的午後,連蟬鳴都透著慵懶,人更該尋一處陰涼,閉目養神,讓心神歸於平靜。”
他想起南方部落的做法,補充道:“南方夏日炎熱,當地人常於午後小憩,稱之為‘歇晌’,這便是養心的好法子。午時是心經當令之時,此時小憩片刻,能助心神安寧,比整日勞作更能恢複精力。”
隨後,軒轅取來一碗剛熬好的蓮子百合湯,遞給那患者:“來,嚐嚐這個。蓮子能清心火,百合能安神,夏日多吃些這類甘涼之物,能助心陰,平衡心火。”
患者接過湯碗,一口口喝下,隻覺清甜微涼的滋味從喉嚨滑下,心口的燥熱似乎真的減輕了幾分,連呼吸都順暢了些。
“飲食上,夏日宜食苦味食物。”軒轅對眾人說道,“苦味入心,能清熱瀉火。如苦瓜、蓮子心,雖味苦,卻是夏日養心的良藥。但也不可過食寒涼,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就像夏日的井水,雖清涼,若飲得過多,反會傷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又想起西陲的牧民,夏日裏雖也炎熱,但他們很少像中原人這般易心火旺盛,細問之下,才知他們夏日裏常喝一種用蒲公英泡的茶,蒲公英味苦性寒,能清熱解毒,恰好能平衡夏日的火氣。而且他們勞作歸來,從不立即喝冰水解渴,而是喝些溫涼的茶水,說這樣不傷身子。
“夏日出汗多,需及時補充津液,但不可貪涼。”軒轅強調,“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會耗傷心氣,故夏日勞作,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可過度消耗。就像夏日的草木,雖生長旺盛,但若烈日持續暴曬而無水滋潤,也會枯萎。”
他讓弟子取來一把蒲扇,遞給那心煩的患者:“回去後,每日傍晚到河邊散散步,吹吹晚風,睡前用溫水泡泡腳,再喝上一碗蓮子湯,少動怒,多靜心,不出幾日便會好轉。”
患者連連道謝,拿著蒲扇離去。
夏去秋來,天高雲淡,秋風漸起,吹得樹葉簌簌落下。醫廬外的曬穀場上,族人正忙著收割莊稼,空氣中彌漫著穀物的清香。但也有不少人因秋燥而出現幹咳、咽幹的症狀,其中一位老者,咳得尤其厲害,甚至夜間都難以安睡。
軒轅為老者診視後,道:“秋屬金,對應肺髒。肺主氣司呼吸,又外合皮毛。秋日氣候幹燥,易傷肺津,你這便是肺燥所致。”
老者咳著問道:“先生,這秋日看著清爽,怎就傷了肺呢?”
軒轅指著窗外飄落的枯葉:“金性肅殺,如秋風掃落葉,秋日的幹燥之氣,也如無形的風刀,會耗傷肺的津液。肺喜潤惡燥,就像草木在秋日需要雨露滋潤,否則便會幹枯。”
他取來一瓶蜂蜜和一些雪梨,對老者道:“這雪梨性涼味甘,能潤肺生津;蜂蜜能潤燥止咳。你回去後,將雪梨切塊,加些蜂蜜蒸熟食用,每日一次,再用麥冬、玉竹煮水喝,幾日便能緩解。”
又叮囑道:“秋日養生,重在潤肺防燥。穿衣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肺俞穴在背,若受寒,易引發咳嗽。飲食上,宜食白色食物,如百合、銀耳、梨,這些食物入肺,能滋養肺陰。”
他想起北方部落的秋日飲食,他們雖不產雪梨,卻常用白蘿卜煮水喝,白蘿卜色白,性甘平,也能潤肺下氣,效果雖不如雪梨顯著,卻也貼合秋日養肺之道。
“秋日也需‘收’。”軒轅補充道,“夏日陽氣外泄,秋日則需收斂。就像果實成熟後要收獲入倉,人在秋日也要早睡早起,收斂心神,不可像夏日那般過度消耗。”
老者記下軒轅的話,拿著雪梨和蜂蜜離去。望著他的背影,軒轅對弟子們道:“秋日如中年人,褪去了年少的躁動,多了幾分沉穩,養生也要順應這份收斂之性,讓肺氣清肅,津液充足。”
冬日來臨,寒風呼嘯,大地被冰雪覆蓋。部落裏的人們大多減少了外出,躲在屋內取暖。醫廬裏,一位婦人正愁眉苦臉地說自己總覺手腳冰涼,夜裏睡得不安穩,連月經都變得不規律了。
軒轅為她診脈後,道:“冬屬水,對應腎髒。腎主藏精,為先天之本。冬日陽氣潛藏,就像動物冬眠,人也需藏精蓄銳。你這是腎陽不足,腎精虧虛所致,與冬日未能好好養腎有關。”
婦人疑惑道:“我每日都待在屋裏,沒怎麽勞作,怎會腎精虧虛呢?”
軒轅解釋道:“養腎並非隻靠不動,更要‘藏’。冬日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後再外出,這便是順應陽氣潛藏之性。若冬日仍熬夜勞作,就會耗傷腎精,如同在寒冬裏開挖泉眼,泉水隻會越來越少。”
他取來一些核桃和黑芝麻,遞給婦人:“這些黑色食物入腎,能補腎益精。你回去後,每日吃幾顆核桃,再用黑芝麻煮粥喝。另外,可適當吃些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能溫補腎陽,抵禦嚴寒。”
又道:“冬日也需‘動’,但不可劇烈。可在屋內做些導引術,如八段錦中的‘兩手攀足固腎腰’,能固腎強腰。就像冬日的鬆柏,看似靜止,內裏卻積蓄著生機,待春日一到便會迸發。”
他想起南方部落的冬日養生法,他們雖不如北方寒冷,卻也注重冬日補腎,常用枸杞泡酒喝,枸杞性平,能滋補肝腎,泡酒後更添溫熱之性,適合冬日飲用。
“冬日養生,關鍵在‘藏’。”軒轅總結道,“就像大地藏起種子,等待春日萌發,人也要藏好腎精,為來年的生機儲備能量。腎水充足,方能滋養肝木,如冬日的雪水滋潤土地,來年才能草木繁茂。”
從春日養肝,到夏日養心,秋日養肺,冬日養腎,再加上長夏養脾,軒轅將季節、五行與五髒養生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養生之道。他將這些道理一一傳授給弟子和族人,讓他們依時而動,順性而養。
漸漸地,部落裏因時令變化而患病的人越來越少,人們的氣色也愈發紅潤,連勞作的精力都比以往充沛了許多。看著這一切,軒轅欣慰不已,他知道,這些順應自然的養生智慧,終將像種子一樣,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惠及更多的人。
想知道軒轅後麵會發現什麽?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