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五行艾灸,溫通髒腑

字數:4554   加入書籤

A+A-


    第54章:五行艾灸,溫通髒腑
    深秋的風卷著枯葉掠過岐下的醫廬,軒轅正對著案上的經絡圖凝神細思。案上擺著幾束曬幹的艾草,葉片雖已枯黃,卻仍散發著淡淡的辛香,那是他從南疆帶回的品種,莖粗葉厚,比尋常艾草更耐燃燒。
    “師父,您看這處穴位。”一旁的弟子雷公指著圖中脾經的太白穴,眉頭微蹙,“前日那個腹脹的婦人,按您說的揉了這處,雖有緩解,卻總不見根除。她總說肚子裏像揣了塊冰,便是喝了熱湯也暖不透。”
    軒轅抬頭看向窗外,幾株老槐樹的葉子已落得差不多,露出光禿禿的枝椏在風中搖晃。“深秋氣寒,地脈收引,人身的陽氣也跟著內斂。那婦人本就脾虛,脾屬土,主運化,土性喜溫惡寒,這會兒陽氣不足,就像田裏沒了陽光,莊稼自然長不好。”他拿起一根艾草,指尖撚著幹枯的葉片,“光靠按揉,力道淺了,怕是難抵這股寒氣。”
    雷公眼睛一亮:“師父是說,用艾灸?”
    “正是。”軒轅點頭,將艾草湊到鼻尖輕嗅,那股辛香仿佛帶著暖意,“艾草性溫,燃燒時火力溫和而持久,能穿透皮肉,直抵髒腑。咱們之前用它灸過關節,治風寒濕痹效果顯著,如今用來溫通髒腑,想必也能見效。”
    他起身走到藥架旁,取下一個陶製的小罐,裏麵裝著打磨光滑的鵝卵石。“這是從東方海濱帶回的砭石,性寒涼,能清熱;可這艾草,卻是性溫熱,能補火。一寒一熱,皆是醫道,就看用在何處,如何搭配。”
    正說著,屋外傳來一陣咳嗽聲,伴隨著拐杖點地的篤篤聲。軒轅推門一看,是住在山腳下的老丈,裹著厚厚的麻布,臉色蒼白,嘴唇發青,每走一步都要停下喘口氣。
    “軒轅先生,”老丈聲音發顫,“這幾日天一轉涼,我這腿就像凍住了似的,邁不開步,夜裏更是冷得睡不著,腰也跟著疼。”
    軒轅扶他進屋坐下,伸手按了按他的膝蓋,觸感冰涼。“老丈莫急,我看看脈。”他指尖搭在老丈腕上,隻覺脈象沉細,如石投深潭,良久才搏動一下。“您這是腎陽不足啊。腎屬水,水性本寒,全靠一點真火溫煦,如今這火弱了,水就成了寒冰,腰膝自然畏寒。”
    老丈歎了口氣:“前幾年還能上山砍柴,如今走幾步都費勁,怕是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別這麽說。”軒轅溫聲道,“我有個法子,或許能幫您。”他轉身對雷公說:“取三錢艾草,揉成麥粒大小的艾炷,再備些薑片。”
    雷公應聲而去,軒轅則扶著老丈在榻上躺好,褪去他的鞋襪,露出幹瘦的腳踝。他在腳踝內側找到一個凹陷處,用指尖按了按:“這裏是腎經的太溪穴,屬水穴,是腎的本源所在。咱們就在這兒施灸,借艾草的火氣,補補腎裏的真火。”
    老丈有些猶豫:“用火烤皮肉,會不會疼啊?”
    “放心,”軒轅笑了笑,“我會在穴位上墊一片薑片,既能隔開火氣,又能借薑的辛溫助藥力,隻會覺得暖,不會疼。”
    說話間,雷公已取來艾草和薑片。軒轅將薑片切成薄片,輕輕貼在太溪穴上,又取一個艾炷放在薑片中央,用打火石點燃。橘紅色的火苗舔舐著艾炷,發出細微的劈啪聲,一股更濃鬱的艾香彌漫開來。
    起初,老丈還緊張地攥著拳頭,片刻後,他忽然“咦”了一聲,臉上的皺紋漸漸舒展:“這股熱流……順著腿往上走呢,像揣了個小暖爐,舒坦。”
    軒轅俯身觀察艾炷燃燒的情況,不時用鑷子撥一下灰燼:“火力要勻,不能太猛,不然會灼皮膚;也不能太弱,不然藥力到不了深處。就像冬日烤火,離得太遠不暖,離得太近又會燒著衣裳。”
    艾炷燃盡,軒轅又換上一個,繼續灸著。他一邊操作,一邊對雷公講解:“五行之中,腎屬水,艾灸屬火,水火本是相克,可在這裏,卻是火能溫水。就像寒冬裏,用柴火加熱冰湖,湖水化了才能滋養萬物。這就是‘以火補火’,借天地草木的陽氣,補人體髒腑的陽氣。”
    雷公在一旁認真記錄:“艾灸太溪穴,溫補腎陽,治腰膝畏寒……”
    “不止於此。”軒轅補充道,“你看這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原穴是髒腑原氣匯聚的地方。就像國家的都城,政令從這裏發出,傳遍全國。灸原穴,能直接調動髒腑的元氣,比尋常穴位見效更快。”
    兩個艾炷燃盡後,軒轅取下薑片,老丈的腳踝處已泛起淡淡的紅暈。“您試試動動腿。”
    老丈試著抬了抬腿,驚喜道:“真不那麽沉了!腰也鬆快多了。”
    軒轅又取來一些艾草,遞給老丈:“回去後,讓家人按這個法子,每晚灸一刻鍾。再用艾葉煮水泡腳,能引火下行,助您安睡。”他頓了頓,又囑咐,“平日裏多曬曬太陽,午時的太陽最盛,屬火,能補您的腎陽,比吃藥還管用。”
    老丈連連作揖:“多謝先生,多謝先生!您這法子,比喝多少湯藥都靈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送走老丈,雷公不解地問:“師父,您之前說脾屬土,喜溫惡寒,那脾虛的人,是不是也能用艾灸?”
    “問得好。”軒轅眼中露出讚許,“上午那個腹脹的婦人,就可以灸脾經的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屬土穴,用艾灸之,就像給貧瘠的土地施上熱性的肥料,能助脾運化。”
    正說著,那腹脹的婦人果然在家人攙扶下又來了,捂著肚子,愁眉苦臉:“先生,還是脹得厲害,吃不下飯,夜裏總起夜。”
    軒轅讓她躺下,按了按她的腹部,手感偏涼,輕輕一按就有水聲。“您這是脾虛生濕,土不製水,就像田裏排水不暢,積了澇水。”他取來薑片和艾炷,“我給您灸個穴位,保管有效。”
    他在婦人足內側找到太白穴,如法炮製,墊上薑片,點燃艾炷。“脾主運化水穀,也運化水濕。艾灸太白穴,能溫脾土,土氣旺了,就能把多餘的水濕變成津液,滋養身體,而不是變成水澇。”
    婦人起初沒什麽感覺,過了一會兒,忽然說:“肚子裏咕嚕嚕響,好像有氣在動。”
    “這是脾動了。”軒轅笑道,“就像凍住的土地化凍了,開始孕育生機。”
    灸完太白穴,軒轅又在她的足三裏穴也灸了兩壯。“足三裏是胃經的合穴,合穴是經氣匯入髒腑的地方,脾胃相表裏,灸這裏能助脾運化,就像給田裏再開一條渠,讓水濕排得更順暢。”
    半個時辰後,婦人起身時,臉上已有了血色:“肚子不那麽脹了,好像餓了。”
    家人喜出望外:“先生真是神了!她好幾天沒說餓了。”
    軒轅叮囑道:“回去後,用小米和山藥煮粥吃,小米黃色入脾,山藥能健脾,配合艾灸,效果更好。記住,別吃生冷的東西,那會傷脾土,就像給剛化凍的田裏潑冷水。”
    送走婦人,雷公看著案上的艾草,感慨道:“沒想到這不起眼的野草,竟有這麽大的用處。”
    軒轅拿起一束艾草,目光悠遠:“天地萬物,各有其性。艾草生於田野,經春夏之陽,得秋冬之燥,聚集了天地的陽氣,所以能溫通髒腑。就像南方的太陽能驅散雨林的濕氣,北方的爐火能抵禦嚴寒,艾灸的火氣,能補人體不足的陽氣。”
    他走到經絡圖前,用手指沿著經絡遊走:“肝屬木,宜條達,若遇寒則鬱,灸肝經的太衝穴,能散寒疏肝,如春風解凍;心屬火,若陽虛則寒,灸心經的少府穴,能溫通心脈,如寒夜燃燈;肺屬金,若寒則咳,灸肺經的太淵穴,能溫肺止咳,如暖陽融霜。這五行穴位,配上艾灸,就能調和五髒的陰陽。”
    雷公問道:“那是不是所有病都能用艾灸?”
    “並非如此。”軒轅搖頭,“艾灸性溫,適合寒證、虛證,就像火能燒水,卻不能滅火。若是熱證,比如高熱、紅腫,用艾灸就像火上澆油,反而有害。這就像南方濕熱之地,少用溫補,多用清熱,需因地製宜,因病施治。”
    他頓了頓,又道:“昨日西陲有人送來消息,說那裏的牧民冬季常犯凍瘡,咱們可以教他們用艾灸灸合穀、足三裏,提前預防。還有北方的老人,多有腎虛畏寒,灸關元、氣海,能補一身陽氣,助他們過冬。”
    說著,他拿起筆,在竹簡上寫下:“艾灸者,借草木之陽,補人身之陽,溫通經絡,調和髒腑。五行穴位,各有所主,寒則灸之,虛則補之,如冬日添衣,雪中送炭……”
    窗外的風似乎小了些,夕陽透過窗欞照進來,在竹簡上投下溫暖的光斑。案上的艾草依舊散發著辛香,仿佛在訴說著天地草木與人體髒腑的奇妙聯係。軒轅看著自己寫下的文字,心中清楚,這五行艾灸之法,又為他的醫道添上了重要的一筆,而這醫道的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想知道軒轅後麵會發現什麽?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