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集:霧中聞教
字數:4882 加入書籤
第2集:霧中聞教
晨露還凝在草葉上時,軒轅已帶著三名隨從踏上西行的山路。昨日決意尋訪廣成子的那份熾烈,此刻被眼前翻湧的濃霧澆得添了幾分沉鬱。他們從有熊部落出發已逾五日,一路循著獵戶口中“崆峒山在西,雲深處有仙蹤”的指引,越往西行,山勢越陡,林木越密,此刻這突如其來的濃霧,竟像一張無形的網,將四野攏得密不透風。
“首領,這霧邪乎得很,方才還能望見前頭的石階,眨眼間就啥也看不清了。”隨從石牙抹了把臉上的潮氣,粗啞的嗓音裏帶著幾分焦躁。他手裏的石斧在霧中晃出個模糊的輪廓,斧刃上還沾著昨日劈開荊棘時留下的綠汁。
另一名隨從木禾正扶著年紀稍長的陶父,陶父早年狩獵時傷了腿,走山路本就吃力,此刻被濃霧一裹,呼吸都急促起來:“軒轅首領,要不……咱先找個背風處歇歇?這霧怕是一時半會兒散不了。”
軒轅沒有立刻應聲。他站在一塊稍平的青石上,目光試圖穿透眼前的白茫茫。霧氣帶著山澗的濕寒,鑽進他的麻布衣襟,貼著皮膚微涼,可他心裏那團火卻沒滅。從有熊部落出發前,他見過太多族人被病痛纏磨:去年遷徙時,阿母因淋了場秋雨,咳嗽了整季,最後瘦得隻剩一把骨頭;上月狩獵,石牙的弟弟被毒蛇咬了,巫醫用燒紅的石針烙傷口,人還是沒留住……岐伯先生雖懂草藥,卻總說“醫能治症,難撼根本”,還提過崆峒山有位廣成子,通曉“天人相安”的至理,或許能解這生命的困局。
“歇不得。”軒轅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霧再大,山路總在腳下。咱們慢些走,踩著前人的腳印,錯不了。”他蹲下身,指尖觸碰到石階上的凹痕——那是無數人踏過留下的印記,雖被青苔覆了大半,卻仍能辨出些輪廓。
四人排成一列,軒轅在前,石牙斷後,木禾扶著陶父走在中間,踩著石階一級級往上挪。濃霧裏,聲音像是被泡軟了,走在前麵的人說話,後麵的人要側耳聽才能辨清。偶爾有山風穿林而過,帶起一陣枝葉的簌簌聲,緊接著又是更深的寂靜,連自己的呼吸都顯得格外清晰。
“首領,你說……這廣成子真能在這兒?”木禾的聲音帶著怯生生的試探。他才二十出頭,跟著軒轅打過獵、種過地,卻從沒走這麽險的山路,更沒見過“仙人”。
軒轅還沒答話,石牙先笑了:“木禾你小子,怕了?當初跟首領去圍野豬,你可不是這慫樣。”
“那不一樣嘛……”木禾嘟囔著,“野豬看得見摸得著,這霧裏藏著啥,誰知道呢?”
陶父咳了兩聲,緩過氣來:“別吵。軒轅首領心裏有數。”他望著軒轅的背影,那背影不算特別魁梧,卻像山岩般沉穩。有熊部落能從黃河邊的小族群,慢慢聚居成數百人的大部落,靠的就是軒轅這份“認準了就不回頭”的性子。
又走了約莫半個時辰,陶父的腿開始打顫,額頭上滲出汗珠,混著霧氣往下淌。軒轅停下腳步,剛要開口讓大家歇腳,忽然聽見前方傳來一陣模糊的聲響——像是有人在說話,又像是風聲穿過石縫的嗚咽。
“你們聽。”軒轅抬手示意眾人噤聲。
四人屏住呼吸,側耳細聽。那聲音斷斷續續的,像是從很遠的地方飄來,字句模糊不清,卻帶著一種奇異的韻律。軒轅往前挪了幾步,想聽得更真切些,腳下卻不知被什麽絆了一下,踉蹌著差點摔倒,伸手一扶,竟觸到了一塊冰涼的岩石。
“是個石洞?”石牙也跟了上來,伸手摸了摸那岩石的輪廓,“這石頭上好像有字。”
軒轅湊近了些,鼻尖幾乎要碰到岩石。霧氣在他眼前凝成細小的水珠,他眨了眨眼,借著從霧縫裏漏下的微光,看清了岩石上的刻痕——不是字,更像是一幅畫:一個人盤腿而坐,身前畫著一輪太陽,身後是一彎月亮,周身繞著些彎彎曲曲的線條,像是氣流,又像是水流。
“這畫……啥意思?”石牙撓了撓頭,“太陽月亮圍著人轉?”
軒轅沒說話,指尖輕輕撫過那些刻痕。線條很古舊,邊緣都被風雨磨圓了,想來刻了有些年頭。他忽然想起岐伯先生說過的“陰陽”:“日為陽,月為陰,人在其間,當順其道。”難道這畫,說的就是這個?
正思忖著,那模糊的聲音又響起來了,這一次,字句清晰了些,像是個老者的聲音,不高,卻穿透霧氣,直落在耳邊:“心不妄動,霧自散也。”
軒轅渾身一震。這聲音不像是從哪個方向傳來的,倒像是就在耳邊,又像是從心底冒出來的。他猛地抬頭,望向霧氣深處:“敢問是哪位前輩?晚輩軒轅,特來尋訪廣成子先生。”
沒有回應。那聲音像是從未出現過,四周又恢複了死寂,隻有霧氣在緩慢地流動,沾在睫毛上,帶來一陣濕癢。
石牙急了:“誰在裝神弄鬼?出來!”說著就要提斧往前衝,被軒轅一把拉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別衝動。”軒轅的目光落在那幅畫上,又想起那句“心不妄動,霧自散也”。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焦躁,對眾人說:“咱們坐下歇歇,閉目凝神,別說話。”
“啥?”石牙瞪大了眼,“這時候歇著?萬一……”
“照做。”軒轅的語氣很平靜,卻讓石牙把後半句咽了回去。
四人在岩石旁坐下,軒轅背靠著那幅畫,閉上眼睛。起初,他還能聽見木禾的呼吸聲、陶父的咳嗽聲、石牙按捺不住的挪動聲,還有自己砰砰的心跳。他試著不去想這些,不去想這霧什麽時候散,不去想廣成子會不會出現,隻專注於鼻尖的一呼一吸——吸氣時,帶著山霧的清涼;呼氣時,吐出胸腹的濁氣。
不知過了多久,周圍的聲響漸漸淡了。他仿佛能聽見自己血液流動的聲音,像山澗的溪流,不急不緩。又過了一會兒,他忽然覺得眼前亮了些,不是陽光那種刺眼的亮,而是霧氣變薄後透出的柔和天光。
他緩緩睜開眼,愣住了。
剛才還濃得化不開的霧,不知何時散了大半。雖然遠處的山巒還裹在輕紗般的薄霧裏,但腳下的石階、周圍的樹木,都清晰起來。陽光從枝葉的縫隙裏漏下來,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點,空氣中飄著草木的清香。
“霧……霧散了?”木禾驚喜地低呼。
陶父也直起身子,望著眼前的景象,喃喃道:“奇了,奇了……”
石牙撓著頭,一臉不可思議:“就……就坐著閉會兒眼,霧就散了?”
軒轅沒說話,目光投向剛才聲音傳來的方向。那裏站著一個樵夫模樣的老者,穿著粗布短褂,背著一捆柴,手裏拄著根木杖,正笑眯眯地看著他們。老者的頭發和胡須都白了,卻麵色紅潤,眼神清亮,不像常年勞作的樵夫,倒像……像畫裏走出來的仙人。
“老人家,剛才是您在說話?”軒轅站起身,拱手行禮。
老者笑了,露出一口整齊的牙:“小友倒是聰慧,一點就透。”
“您是……”
“我不是廣成子。”老者擺了擺手,目光落在軒轅身上,“不過,我認識他。他說,若有個叫軒轅的年輕人來尋他,讓我給指條路。”
軒轅心頭一喜:“請老人家指點。”
老者指了指前方的山路:“從這兒往上,過三道彎,有個岔路口,往左是去山頂的路,往右是下山的路。不過,廣成子說了,想見他,得先把俗物留下。”
“俗物?”軒轅一愣。
“你帶著的藥囊可以留著,救人的東西,不算俗物。”老者看了看石牙手裏的石斧、木禾背上的幹糧袋,“這些,還有你的隨從,都得留在這兒。他隻見心誠的獨行者。”
石牙立刻急了:“那怎麽行?首領一個人上去,萬一遇到野獸……”
“放心。”老者笑了笑,“崆峒山的生靈,不傷心懷善念的人。”
軒轅沉默了片刻。他看了看三位隨從,又望向通往山頂的路。他知道,老者說的“俗物”,不止是行囊,更是牽掛和依賴。若帶著隨從,帶著對危險的擔憂,即便見到廣成子,心也不靜,又怎能聽懂至理?
“好。”軒轅解開腰間的水囊,遞給陶父,“你們在這兒等我,我去去就回。”
“首領……”木禾還想說什麽,被軒轅打斷了。
“照顧好陶父和石牙。”他拍了拍木禾的肩膀,又看向老者,“多謝老人家指點。”
老者點點頭,轉身往山下走,走了幾步,又回頭道:“對了,廣成子不喜人空手見他。你藥囊裏不是有去年曬幹的茯苓嗎?帶一塊去,他或許用得上。”
軒轅一愣,隨即心頭一暖。老者連他藥囊裏有什麽都知道,顯然不是尋常人。他從藥囊裏取出一塊飽滿的茯苓,用布包好,揣在懷裏,又深深看了三位隨從一眼,轉身踏上了通往山頂的路。
石階蜿蜒向上,兩旁的樹木越來越密,陽光透過枝葉,在他身上投下晃動的光影。他走得不快,卻很穩,每一步都踩在石階的中央。他想起剛才老者的話,想起那幅陰陽畫,想起那句“心不妄動,霧自散也”,忽然覺得,這一路的艱險,或許不隻是為了尋訪廣成子,更是為了讓自己學會——在迷霧中守住本心。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軒轅能否順利見到廣成子,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