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楊妃與李恪的怒火

字數:5618   加入書籤

A+A-


    黃昏時分,李恪緊急慢趕,來到了生母楊妃居住的鳳寰宮中。
    原本,他是打算在母親這裏吃完晚飯,然後趕在宮門關閉,夜幕降臨前,回到宮外的蜀王府。
    隻是,等他來到鳳寰宮,看到晚宴的時候。
    便毫無征兆的發了一場怒火,不光是狠狠的斥責了一番鳳寰宮的侍女和內侍。
    就連楊妃也被個子小小,年紀小小的李恪,麵無表情的說了好幾句。
    等到一通怒火發完,眼見耽誤了時間的李恪,索性決定留在宮中住一夜,明日再出宮。
    楊妃在一邊,見自己這個才十歲大的小家夥,突然間發這麽大的火。
    因為“理虧”的原因,一時間,也怔怔的站在那裏,不敢發出一言。
    過了半晌,見兒子似乎冷靜了一些,這才諾諾的說道。
    “恪兒啊,不是阿母不想用你送進宮的瓷器餐具。
    隻是我等身為皇室,該有的儀態和威嚴,還是要保持的,不能讓其他人看了笑話。”
    李恪的生母,楊妃。據《隋書》所載,父親乃是隋煬帝,楊廣。
    是李世民內官"四妃"之一,但沒有記載她的爵位,埋葬在什麽地方也沒有人知道。
    皇室的尊嚴,聽到這個詞,李恪有些嗤之以鼻,尊嚴是重要不假,但是生命明顯更可貴好嗎?
    對於這個性格不爭不搶,美麗成熟的楊妃,李恪一直將她當成親生母親對待。
    蓋因為在那場李世民組織的冬獵中,李恪因為感染上風寒,在被貼身力士李寶背回。
    禦醫看到他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渾身冰涼了。
    整個人更像是被凍住了一樣,嘴唇發紫,瑟瑟發抖。
    那奄奄一息的模樣,仿佛隨時都會死去一般。
    而接到消息的楊妃,在看到這一幕後,更是直接昏倒在地上。
    鳳寰宮的力士和侍女們,這才手忙腳亂的將楊妃和李恪抬到自己的房間。
    楊妃倒是很快就醒了過來,然後就寸步不離的抱著陷入昏迷的兒子,嚎啕大哭。
    隨後醒悟過來的她,就瘋狂的指揮被請來的禦醫救治她的兒子。
    看到陷入瘋狂的楊妃,禦醫們手忙腳亂地勞累了許久,又是施針,又是按摩,治療了許久。
    各種黑色藥汁一碗接一碗的喂了下去,也不見半點起色。
    眼看李恪的身體,還是一點一滴的冰涼下去。
    楊妃當時就仿佛瘋了一樣,赤著腳就跑到了太極宮社稷殿中。
    跪在了李氏家族列祖列宗的靈位之前,為他祈禱了整整一晚。
    據後來聽說,或許是楊妃的母愛,感動了各位列祖列宗。
    就這樣到了第二天,李恪的身子這才終於暖和了起來,讓那時成功穿越的“李客”,也算是撿回了一條命。
    隻不過李恪在融合這副身體的後,又接著昏迷了一天一夜。
    昏迷中,楊妃幾乎是不吃不睡地抱著他,到了兩天後,楊妃原本精致的容顏都憔悴的不成樣子。
    當然了,這些事,除了是李恪的親身經曆外。
    也從侍女湘荷、漓紡的口中得到了確認。
    畢竟當時在融合時,他整個靈魂都是迷迷糊糊地。
    當然了,盡管從小就是孤兒的“李恪”知道,做這一切的楊妃,並不是因為他這個穿越者。
    但也還是深深的感動了他。
    感動了他這個李代桃僵者。
    所以,從他清醒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決定,替代已經死去的李恪,孝順楊妃,把她當成親生母親對待。
    而這一次,李恪之所以生氣,正是因為他看到了楊妃宴席上用的餐具。
    在他的提醒後,卻依然采用皇家所用的金、銀、青銅製餐具。
    這簡直就是慢性自殺,完全不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一回事。
    明明自己在出宮之後,在經營酒樓後,有了閑錢,就已經著人燒製了用餐時,所用的陶瓷餐具。
    並且在燒製成功後,第一時間,往“鳳寰宮”運來了一批,就是為了杜絕眼前這種情況。
    眾所周知,古代人的壽命普遍都很短。
    李恪認為,這除了沒有足夠的醫療水平,沒有足夠的防病能力,導致的外。
    跟經濟和文化的落後,無力抵抗水旱瘟疫等天災,以及戰亂對人的破壞,也是造成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因為貧困而導致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壽命短。
    但是以上這些,隻是針對那些普通百姓。
    要知道,自秦漢以來,我國的衛生保健體係在曆朝曆代中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
    當時的醫學已經達到了全球的頂尖水準。
    甚至出現了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人都是一代名醫。
    而根據曆史上的記載,到了北宋時期,就開始實行公費醫療製度。
    《紅樓夢》裏,也有“禦醫”給賈母治病的戲碼。
    而由此可知,為什麽明明醫療條件很好的皇室成員,他們的壽命卻也還是如此短暫呢?
    李恪認為,除了無節製的大魚大肉,導致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症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另一個重要的外力原因就是,皇族所用的器具,要麽是青銅酒盞,要麽就是金銀餐具。
    雖說,在外形上非常的氣派,但在李恪看來這長久下來,不僅不衛生,甚至非常的致命。
    造成這種原因的,大部分就是金屬中毒。
    在這個時期,青銅鼎被用作烹飪的工具。
    這種鼎,一般是圓腹三足,也有長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兩側各有一隻耳朵,可以用一根木棍支撐,木棍的底部,可以生火,可以把食物放進去,然後吃掉,這就是所謂的“列鼎而食”。
    而青銅的主要成分是銅,錫,鉛和鋅等合金鑄造的。
    但由於這時的科技水平,錫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金屬,所以煉製此鼎的時候,所以在鑄鼎之時就會加入大量的鉛。
    鉛是一種多親和性的毒素,一旦進入身體,就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並且很難清除。
    鉛在進入人體後,會通過血液、軟組織、骨頭等多個部位進入人體。
    尤其是神經係統,是人體最複雜、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地方,一旦被鉛汙染,就會嚴重影響人的智力。
    青銅的用途很廣,不僅用於烹飪,也用於製作酒器。
    戰國時期開始,王公貴族迅速腐化墮落,嗜酒如命,經常聚在一起喝酒。
    比起其他東西,酒更容易析出青銅器中的鉛,而且那個時代,喝酒的時候,一般都加熱溫酒,所以鉛的析出更多。
    “鍾鳴鼎食”這句話,也就是用來形容那個時代的貴族們的奢華。
    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的平均壽命不高也就很正常了。
    要知道,縱然是在現在這個醫學高度發達的時代,重金屬中毒,也依然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
    李恪聽完楊妃的話,頓時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到底是麵子重要,還是命重要?
    於是,李恪就將懵懂無知的楊妃,按在李恪送進來的太師椅上。
    詳細的向她普及了一下重金屬中毒的知識,以及健康飲食的知識。
    楊妃看著自己這個半大的兒子,那侃侃而談,自信又知識淵博的模樣,是一臉的欣喜。
    隻不過李恪看到自己老媽那花癡的樣子,再也控製不住臉上的表情。
    他眼神幽怨的喊道:“娘...我說的話,你記住了嗎?”
    "記住了...記住了,沒有想到我兒現在懂得這麽多,這麽有才華,娘真是欣慰的不行,必須給你說一個好媳婦。"
    ... ...
    楊妃就像上課時,被老師提問的小學生一樣,立馬坐正身體。
    然後像是想到這是自己的兒子,轉而摸著李恪的小腦袋,一臉寵溺的說道。
    李恪不耐的坐直身體,盯著楊妃的眼睛,一個字一個字的說道。
    “記住了還不夠,還要做到。”
    “好吧好吧,真是兒子大了,半點不由娘了!”
    嘴上這麽說著,轉頭對著一個俏麗的身影吩咐道。
    “玉翅,你也聽到三郎的話了吧!從今往後,你們就按照三郎的要求做,這些金屬餐盤,既然吃了對身體不好,就全部換了吧!”
    "對了,早餐和平時的膳食,也根據三郎的清單做。"
    “是,娘娘,小的記住了,這就按照殿下的吩咐做。”
    說完,掩著嘴,努力的憋著笑...
    喜歡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