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突厥遣使來唐,試探與賭約
字數:9066 加入書籤
李恪來到東宮,在打聽到突厥派遣使者來到大唐之後,也有些風風火火,恍恍惚惚。
要知道按照正常的曆史發展流程,直到貞觀二年,四月。
也就是下個月,在契丹諸部首領率部投降大唐後。
後院起火的長安舞王頡利,擔心這夥人會在後麵給他捅刀子,後腳就跟著派遣使者來到大唐,試探大唐朝廷的態度,並請求用梁師都換取契丹。
隻是如今不過三月,李恪這些日子在宮中,也待了數日。
契丹各部歸順大唐的消息,硬是沒有聽到一點風聲。
按理說,這麽普天同慶,大漲國民士氣的事,朝廷不但不會刻意封鎖,估計還會大力的宣揚一番。
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聽到,那就有些詭異了。
如此思考著,李恪也沒有在這邊多等,畢竟除了接待外賓,還要商量如此重要的國策,想必李世民現在肯定也很忙。
李恪就想著晚點的時候,再來請旨,腳步不停地向著生母楊妃那裏走去了。
不到一會工夫,就在李恪熟門熟路的來到鳳寰宮中的時候。
才踏入鳳寰宮中庭院的回廊中的李恪,就聽到兩個熟悉的聲音在院內交流。
“妹妹,若是恪兒來到了宮中,你可要及時的通知姐姐,他阿耶派了好幾名千牛衛去宮外找他,就連蜀王府都翻遍了,也沒有找到他人,正急著發火呢!”
一邊說著,一邊又怕楊妃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又補充了一句。
“妹妹你是不知道,這突厥人雖然不是正式的出使,但是也是帶著目的來的,茲事體大,還望妹妹上心一些。”
“放心吧!姐姐,我這就派人去恪兒常去的幾個地方找找,找到了之後,用恪兒自己的話說,就是立馬打包送到宮裏來,放心,絕對不會耽誤陛下的大事。”
“行,妹妹這麽說,姐姐就放心了...”
聽到這兩個談話的聲音,李恪稍微思索了片刻,就知道這兩道聲音的主人,正是生母楊妃以及長孫皇後。
隻是,聽這對話內容,好像是有事找自己。
一想到,自己在招呼馬周的時候,特意對著李寶招呼過。
“沒有天大的事,不要讓人來打擾我。”
李恪的心髒就不由的漏了一拍...
聽到遠處傳來的動靜,以及越來越近的腳步聲。
李恪也知道,生母楊妃和長孫皇後的對話,也快結束了,這時候要是迎麵碰上,看樣子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這樣想著,他立馬四處張望起來,看看什麽地方可以躲一下。
隻是好巧不巧,這片回廊的旁邊隻是種了一片稀稀疏疏的竹子,並沒有什麽可以讓他藏身的地方。
就在他翻上回廊的護欄,準備躲到對麵的假山後麵去的時候。
一聲輕柔動聽,又顯得彬彬有禮的聲音,從李恪右側傳來。
“恪兒,你這是準備躲起來嗎?小心點,可別摔了!”
如此關心的話語,讓李恪翻身護欄的動作一頓,就仿佛身體被點了穴道一般。
良久之後,李恪這才僵硬的轉過頭來,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尷尬的笑了一笑。
緊接著,李恪就看到長孫皇後帶著兩個侍女目光怔怔的朝他走了過來。
而更遠一些的地方,生母楊妃站在原地,向他投來怒其不爭又愛莫能助的無奈眼神...
害,世界上,還有比想要躲人的時候,又被當事人當場抓住,這種事,更尷尬的嗎?
沒有辦法,眾目睽睽之下,李恪也隻能故作鎮定的默默收回已經跨上護欄的右腳。
伸出右手,朝著長孫皇後搖擺了幾下。
聲音顫抖的說道:“嗨...母後,阿娘,好巧啊!”
看到李恪紅的不太正常的小臉,長孫一眼就看出李恪喝了酒。
隻是臉上依舊看不出任何情緒,淡淡地回應了一句。
“喲,這一看上去,就是喝酒去了啊,很好,讓本宮一陣好找。”
聽到一直談吐優雅大方的長孫皇後,自稱本宮。
嚇得李恪就像是一個犯錯了的孩子,乖乖的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心裏想著,看樣子長孫皇後正在氣頭上,要不要掉頭就跑。
隻是剩下的理智,讓他不要亂動。
就現在的大唐來說,如果他老爹李世民是一頭盤踞的巨龍的話。
那麽,眼前這位,就是一頭朝陽的鳳凰,伴在李世民身邊。
智慧而溫雅,即使麵對最棘手的難題,也能保持冷靜並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
所以,一想到曆史中記載的長孫皇後,以及她的聰慧和手段。
他下意識的放棄了直接脫身,這樣作死的想法...
下一刻,長孫就來到李恪的身邊,像是聞到他身上的酒味。
嫌棄的揮了揮手,掩住口鼻。
然後,就轉頭對著楊妃笑意盈盈道。
“妹妹,現在既然恪兒現在已經找到了,我就索性在你這裏多耽擱一會,不過,還要勞煩你先帶著他去洗個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到這裏,還故意看了一眼李恪,伸手揮了揮眼前的空氣,又一臉嫌棄的說道。
“瞧瞧...這一身酒味,若是直接帶著他去見那些來自草原的使節,搞不好別人還會說我們大唐皇子,不懂禮節,白天就酗酒呢?”
李恪聽完長孫皇後的話,側著頭懷疑的聞了聞自己身上。
聞了一圈之後,並沒有發現什麽太難聞的味道後,眼神幽怨的看了一眼長孫皇後。
他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沒想到,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後,嘲諷起人來,也會如此厲害...”
隻是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也隻能聽她擺布了。
更何況,貌似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找他,而他卻玩了一計失蹤。
有些理虧的他,耷拉著肩膀,腳步不停的朝著瘋狂給他打眼色的生母楊妃走了過去。
看到李恪生無可戀,又委屈巴巴的樣子。
楊妃沒好氣的伸出一根手指,輕輕的在了他的額頭上點了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女性天性敏感,李恪才靠近,楊妃也像是聞到了李恪身上淡淡的酒味,皺了皺眉頭。
隻是與長孫皇後不同,李恪畢竟是她的親兒子。
楊妃隻是責怪似的瞪了一眼李恪,隨即就吩咐旁邊的侍女蕙香,去泡一杯蜂蜜水給李恪,讓他洗澡的時候趁機醒醒酒...
李恪聽從著長孫皇後的命令,亦步亦趨的跟在楊妃的身後,回到鳳寰宮洗澡。
在小心的偷瞄了一眼走在前麵的長孫皇後後,李恪側著身子走了兩步,靠近了生母楊妃。
一旁的楊妃聞弦歌而知雅意,看到兒子的這個小動作後,立馬慢下了步伐,配合著與長孫皇後拉開距離。
隻是在這麽近的距離下,楊妃與李恪的這點小動作,根本就瞞不過,秀外慧中,穎悟絕倫的長孫皇後。
隻是長孫也需要讓李恪知道,自己和李世民找他的目的。
於是,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著那對娘倆,作著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小把戲...
“阿娘,到底什麽事啊?怎麽搞得這麽神神秘秘,緊緊張張的。”
說著,又指了指長孫皇後,心虛的說道:“還勞煩母後的大駕,大張旗鼓的找我。"
“嗬...你還好意思說!”
楊妃也是氣極反笑,自己這兒子以前多乖,現在怎麽就跟個泥鰍似得,一個沒看住,就不知道鑽到哪裏去了。
一有事就找不到人。
曆代以來,不管是哪一位皇子,不管多大歲數,都會想盡辦法留在宮中,時不時的跑到皇上麵前好好秀一下存在感。
自己這兒子好了,要不是她讓他每周進宮給皇上請安,怕是十天半個月也見不到他人。
隻不過,因為剛才楊妃已經得到了長孫皇後的示意,所以在聽到李恪的詢問之後,也沒有再賣關子。
直接向李恪解釋起,為什麽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這麽著急找他 。
原來,與曆史中發生的一樣。
去年冬天,草原上發生了巨大的降雪,牛羊馬凍死無數。
要明白,蒼茫的草原上,牛羊馬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資源。
損失慘重的突厥人為了減少損失,他們決定向契丹諸部,征集牛羊和勇士,以求將自己的損失轉換到那些部落身上去。
這樣,契丹諸部當然不願意了,因為這場大雪,你有損失,可是我的損失也不小。
這要是被你這樣來一遭,那我們契丹諸部不就要餓死了嗎?
怎麽?你的命是命,我們的命就不是命了?
你們要是這樣搞的話!那我還不如索性降唐了,最起碼李世民霸霸不會這麽殘酷的對待我們。
隻是,他們上來也不敢直接就交底,先偷偷派遣了兩名使節來大唐試探一下李世民的態度,若是李世民優待他們,那他們就正式降唐。
這主意是很好,隻是不知道怎麽回事,就走漏了風聲。
讓得到情況的突厥可汗頡利大驚失色,原本他就為薛延陀的事情糟心,現在要是後背也出了問題,那還得了。
於是,也效仿契丹諸部,沒有派遣正使來唐。
但是派了幾名學習過中原文化的突厥王子,還有數名曾經投靠突厥人的大儒,來到大唐,想要看看大唐到底有什麽反應。
隻是這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等到過授意,在與李世民接觸後,提出了請求用梁師都換去契丹諸部,這樣一個條件。
隻是李世民知道突厥現在國政混亂,根本沒有能力庇護梁師都,所以就想要拒絕。
突厥人見狀,就拿出三千匹戰馬作為賭注。
由他們出三道考題。
讓大唐的幾位皇子和突厥的幾位皇子打擂。
如果大唐敗了,就同意用梁師都換取契丹諸部。
如果贏了,可以得到突厥的上等戰馬三千匹。
要知道,前兩年,頡利帶著草原十八部兵圍長安,李世民除了剛剛登基國力不穩和民力不強外。
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戰馬,缺少戰馬就缺少騎兵,缺少機動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草原人則剛好相反,人皆有馬,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不像前世的時候,有著固定的區域放牧。
現在的草原,部族與部族之間,吞並是很常見。
一旦有外部入侵,或者戰事不利。
他們就會遷移到更遠的地方,這就是他們與農耕民族最大的區別。
而缺少戰馬的李世民,就算打勝了頡利,也很難徹底滅掉他們。
再者前年的時候,頡利是帶著草原十八部有備而來,以有備打無備,失敗的風險太大。
這才聽取了房玄齡的建議,忍辱負重,簽訂了渭水之盟,決定休養國力,再與之決戰。
隻是,他眼下見契丹諸部也隻是派人來試探,還不確定是否降唐,決定刺激一下他們也好。
反正贏了就能有三千匹戰馬,輸了也沒有什麽太大的損失,也就同意了這次的賭約。
隻是,李世民也沒有想到,這一次的突厥人,之所以敢誇下海口比試,是早已經將他們李恪這些皇子,以及李氏宗室,調查的清清楚楚。
他們不光想贏下比試,還想要好好羞辱一番李世民。
他們知道,李世民射箭很厲害。
但是李世民生的那些皇子,不曾習武,就連君子六藝中的射箭,也都很一般,平常也就打打獵,沒有什麽出彩的地方。
就連李氏宗室,也沒有一個能打的。
你李世民不是射箭厲害嗎?
那我們就要在你最擅長的箭術上,狠狠的抽你一巴掌。
而眼下,李世民還不知道,現在的李恪已經學會了習武,射箭對他來說,也是長練科目...
他對李恪的印象,至今還停留在李恪在打獵的時候,因為感染風寒,差點病死,披著狐裘的病弱模樣。
而魏王李泰,就更不用說了。
從小就被李世民寵到大,再加上皇家的夥食也好,李泰都快要胖的走不動道了。
所以,自然也不可能去拉弓比試了。
至於李承乾,那就更不可能了,身為一朝太子,雖然射箭也會,但是萬一輸了,威望受損,於以後不利。
所以,李世民最後就派出在他眼中年齡最大,性格也最穩重,同時也是箭術最好的李孝恭之子李崇義。
如今,他在李氏皇室中也是赫赫有名,能文會武,乃是李氏皇室中難得的人才。
隻是李崇義再怎麽厲害,常年處於溫室,沒有曆練,在箭術上,還是稍遜於草原上騎馬射箭就像喝水吃飯一樣的突厥人。
所以,不出意外,第一場比試就輸了。
這讓李世民的臉上,非常的難看。
第二場考核,突厥人似乎是覺得才羞辱李唐一次不過癮,還想要再羞辱一番李世民和整個朝堂。
他們派出一名做中原書生打扮的王子,拿著一把折扇,說著一口流利的官話,出乎預料的出了一個對子。
並揚言可以給出一天的時間,讓李氏皇子或宗室子弟對出下聯即可。
如此囂張的態度,讓李世民和朝廷中那些鷹派將領都有些壓不住火氣。
但是最開始,聽到那個突厥王子說要比對聯的時候,所有的大臣都是嗤之以鼻,並發出了不屑的嘲笑。
更有老臣怒斥,這些突厥人失心瘋。
一個草原人,比什麽不好,跟我泱泱大唐,比文化,我弄死你...
隻是,當這個突厥王子,搖著折扇,不緩不慢說出上聯的時候。
就算是堪比大儒的杜如晦,房玄齡以及孔穎達、李綱、虞世南等大臣,也都陷入到了思考中。
而這突然詭異安靜下來的情況,讓有些大字不識的武將也瞬間明白過來,這道題不簡單...
如此消耗了一上午的時間過後,還沒有對出下聯,苦無對策的李世民,不由的想到前些日子在流觴詩會出盡風頭的李恪。
本著死馬當活馬醫,這才有了長孫前往鳳寰宮尋找李恪的一幕...
喜歡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