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處罰難題

字數:8298   加入書籤

A+A-


    要不說,薑還是老的辣。
    李靖一上來先是打壓燕王衛,將他們挾恩自傲,同僚操戈的姿態點透。
    又直指府兵 “蠻橫無理、動輒動粗” 的錯處。
    短短兩句話,既打壓了燕王衛此時因 “被挑釁” 而燃起的戾氣,又敲打了府兵們的蠻橫無理。
    雙方各打五十大板,瞬間掌控了全場局勢。
    這種情況下,若是任何一人隻偏幫一方,或是一味斥責某一邊,隻會讓另一方覺得委屈,反而激化矛盾。
    可李靖這 “各打五十大板” 的做法。
    既沒讓燕王衛覺得 “我方占理卻被苛責”,也沒讓府兵覺得 “總管隻護著燕王勢力”,反倒讓兩邊都冷靜下來。
    更何況,李靖身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能夠節製其他六路大軍不說。
    李恪所擁有的燕王衛,之所以能夠出現在草原戰場,也是李靖征招,在李世民麵前力薦的結果。
    這份知遇與支持,讓燕王衛上下對李靖本就多了幾分敬重。
    所以,就算此刻被他點出“挾恩自傲”,有些燕王衛不太認可的說法。
    但出於對這位老帥的敬重,也都默默咽下了這口氣,垂首聽訓。
    見到燕王衛和自己所帶領的定襄道府兵全都垂首肅立,再無先前劍拔弩張的氣氛。
    李靖這才緩緩上前一步,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兵士,語氣不複先前的銳利,多了幾分語重心長。
    “你們當中,有跟著燕王戰朔方、守雲州,踏草原的人;也有跟著老夫長途奔襲、征討突厥的,風餐露宿不說,還得提著腦袋拚殺。”
    說到這,李靖眼神中散發出幾分曆經沙場的滄桑與厚重,聲音也高昂了些。
    “哪一個算不得英雄好漢二字?”
    從李靖的嘴中,聽到"英雄好漢"這四個字,所有士兵都不由自主挺直了腰杆。
    能被這位軍神認可,是每個行伍之人最大的榮耀。
    老將軍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話鋒卻陡然一轉,指了指營地外遠處的草原方向,厲聲說道。
    "可真正的英雄好漢,該把刀口對準敵人!雖說頡利可汗已經被擒下,但漠北還未徹底平定,他的殘部仍在草原上遊蕩,說不定哪天就會卷土重來,想著再犯我大唐邊境!"
    李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震得在場兵士們心頭一凜.
    "你們倒好,敵人還在城外,倒先在這兒為了一口飯、幾句口角紅了眼、動了手。”
    “若是讓那些突厥殘兵看到這一幕,你猜他們會怎麽想?”
    “對...他們隻會覺得我們大唐的甲士不過如此,隻會窩裏鬥,這難道就是你們想讓敵人看到的‘英雄’模樣?"
    他抬手,指了指在場兵士們胸前的甲胄,又指了指腰間的兵器。
    "你們身上的甲,是用來保護你們,砍倒敵人的;你們手裏的刀,是斬向敵人的!而不是讓你們用來跟袍澤爭高低、論對錯的!”
    燕王衛守雲州時,曾以千人擋萬敵,收回故土;府兵征突厥,不眠不休追敵千裏,斬得敵首無數,這些才是英雄好漢該做的事!"
    說到此處,李靖的語氣稍稍緩和,卻依舊帶著沉重。
    "老夫征戰幾十年,見過太多弟兄倒在沙場,他們到死都在想著‘護大唐’‘保袍澤’。”
    “你們今日沒能拔出刀來,我很欣慰,這說明你們心裏還裝著‘袍澤’二字,沒被一時的火氣衝昏了頭。”
    李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每一張年輕或堅毅的臉龐,聲音裏多了幾分溫和,卻更顯沉重。
    “可若老夫晚來半步呢?若真見了血呢?你們對得起那些戰死的弟兄嗎?對得起長安城裏盼著你們平安的家人嗎?"
    這番話像一盆冷水,澆醒了所有被火氣衝昏頭的兵士。
    最先動手的魯泰,羞愧的低下了頭顱,鬆開握緊拳頭的雙手。
    “噗通...”
    朝著李靖徑直的跪了下去,膝蓋與地麵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
    魯泰垂著頭,聲音帶著幾分哽咽與懊悔。
    “總管,是末將糊塗!方才被那點口角衝昏了頭,忘了袍澤情誼,末將甘願受罰。”
    說完,他又轉向燕王衛的方向,深深磕了個頭。
    “燕王衛的弟兄們,先前是我不對,不該對你們動粗。你們為我等考慮的這麽周全,我卻還來添亂,是我對不起你們!”
    若是魯泰死不悔改,一心一意死磕到底。
    周虎他們說不定還會梗著脖子與府兵對峙。
    畢竟先前被推搡,明明是為他們好,還被埋怨,心裏本就憋著氣。
    可魯泰這一跪、一認錯,倒讓燕王衛的兵士們瞬間沒了火氣,眼神中倒是多了幾分羞愧。
    周虎是最先被魯泰推搡的燕王衛校尉。
    可如今這虯髯大漢跪地認錯,若是他們再揪著不放,反倒襯托著他們得理不饒人。
    容易給人留下燕王衛小肚雞腸、記仇等不好的印象。
    想到這裏,周虎也不馬虎,朝著李靖果斷的跪了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總管明鑒!今日之事,我等亦有不當之處。都是袍澤,方才我們也不該說一些氣話,非但沒有未能體諒府兵弟兄們連日征戰的辛苦,溝通時過於急躁,才引發誤會,繼而激化矛盾,也請總管一同責罰!”
    這一跪如同石子投入靜湖,瞬間蕩開漣漪。
    方才還劍拔弩張的府兵們相繼跪下,燕王衛眾人也單膝觸地。
    整個校場黑壓壓跪倒一片。
    看到眼前這番景象,就算官職做到兵部尚書,勳爵封至國公。
    李靖內心也是悄悄鬆了一口氣。
    眼見打突厥都贏了,頡利可汗都生擒,都到了最後收官的關鍵時刻。
    若是因為內部摩擦導致來一場“營嘯”。
    就算是他李靖用兵如神,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此刻見兵士們真心認錯、甘願擔責,沒有絲毫推諉怨懟,李靖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
    現在,唯一讓他比較為難的就是,如何處罰這些犯了錯的將士。
    若是隻有定襄道的府兵,他倒也不至於如此為難。
    可這其中還牽扯著燕王衛。
    這是燕王李恪的直屬兵力,雖如今歸他節製,可處置起來終究要多幾分考量。
    並且這次他前往定襄城,還帶著其他目的。
    若是處罰的重了,惡了燕王李恪,讓他心生怨氣,不願配合,倒是有些得不償失。
    可不處罰也不行,若是以後人人效仿,服眾又將是一難題。
    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一道熟悉的嗓音響起。
    “喲...不是聽說這裏在打架鬥毆嗎?聽說規模還挺大,挺精彩的,怎麽停下來了,打啊!怎麽不打了?”
    “繼續打,讓本王看看,是怎麽個精彩法!”
    聲音不高,卻帶著濃濃的嘲諷之意!
    不是李恪又是何人!
    話音未落,眾人就看到唐俊悟、辛獠兒、來福,帶著一隊親兵,簇擁著李恪從此處校場入口而來。
    李恪臉上帶著幾分似笑非笑的神色,目光掃過滿地跪倒的兵士。
    最後落在李靖身上,朝著李靖拱手行禮道。
    “代國公,小王先向您致歉了,未曾親自去迎接不說,手底下的士卒,也有失教導,讓您看了這麽一出鬧劇,治軍無方,實在是有愧。”
    見到李恪的到來,李靖心中的那點為難,不知為何,一下子就莫名消了大半。
    雖說自己不好處理,但眼下不正有個適合的人選麽?
    李靖心中念頭一轉,臉上露出幾分溫和的笑意,對著李恪拱手回禮。
    “燕王殿下說笑了,殿下教導出來的燕王衛,讓老夫大開眼界。為了歡迎我等,也可謂用心之極。”
    說到這,李靖指了指一旁臨時搭建用著洗浴的木棚,裏麵一桶桶正冒著熱氣的草藥水,以及石灰水。
    “方才老夫來時便瞧見了,燕王衛竟特意煮了消毒的石灰、硫磺水和草藥水,說是給長途奔襲的府兵弟兄洗去風塵,順便消毒。這備下這些防疫物資,足見燕王衛待同袍之誠。”
    李靖話鋒一轉,語氣帶著幾分深意。
    “隻是關中來的小崽子們性子急,見識也差了下,把這些防疫的好意鬧成了‘爭執’。”
    他目光掃過跪地的府兵,聲音沉了幾分。
    “老夫正準備好好處罰一下這些不知好歹的混小子,讓他們記住‘袍澤之誼’不是嘴上說說,可巧燕王就來了。”
    李靖說著,目光轉向李恪,意味深長地道。
    “不過既然燕王殿下親自來了,不如就請殿下示下,該如何處置更為妥當?畢竟...來到了殿下的地盤,理應由殿下做主。”
    聽到李靖的話,原本雙手還攏在袖子中,一臉雲淡風輕的李恪,眉頭幾不可察地微微一挑。
    他不知道李靖眼下的這番話,出自於什麽目的。
    但要他嚴懲燕王衛倒還說的過去,畢竟燕王衛乃是他的直屬兵力,管教自家兵士本就是他的責任。
    可定襄道府兵可是朝廷直接歸屬調度的兵馬。
    他一介藩王,憑什麽去處置朝廷直屬的定襄道府兵?
    若是貿然答應處罰這些府兵,傳出去一個 “藩王僭越轄製府兵”的罪名怕是跑不了。,還可能讓長安那邊的人多想。
    畢竟皇子與藩王的身份本就敏感,再插手朝廷軍務,難免引人猜忌。
    李恪心中念頭轉得飛快,麵上卻依舊帶著幾分從容,緩緩鬆開攏在袖中的手,上前一步對著李靖拱手道。
    “總管這話可折煞小王了。府兵是朝廷的兵,燕王衛也是朝廷的兵,再說了,哪有‘藩王處置朝廷兵’的道理?您這是把小王往‘僭越’的坑裏推呢。”
    這話半帶調侃半認真,既點破了其中的關節,又沒讓場麵陷入尷尬。
    李靖聞言,知道李恪這明顯是誤會了自己的用意,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接著又擺了擺手,指了指李恪身邊的唐俊悟和辛撩兒說道。
    “燕王這話說得哪裏話,老夫怎會讓你擔‘僭越’的名聲?隻是來時的路上,老夫有幸與唐將軍、辛將軍結伴而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路上,被燕王衛行軍時表現出來的紀律性與協作力所折服,可見燕王平日治軍之嚴。”
    李靖說著,見李恪臉上的表情,由最初的警惕轉為若有所思,便知他已經有所鬆動,語氣愈發誠懇。
    “老夫今日之所以讓殿下您來明示處罰之法,並非要你越權管府兵,而是想借你的治軍威信,讓兩邊弟兄都心服口服。”
    聽完李靖的話,李恪這才明白自己理解錯了李靖的意思。
    原來他是要借他的威望來調和兩軍矛盾。
    這樣既保全了府兵的麵子,又給了燕王衛台階下。
    這老將軍果然深諳禦下之道!
    想到這,李恪目光緩緩掃過全場,隻見燕王衛與定襄府兵雖都跪著,卻涇渭分明地分作兩撥,
    不少人臉上還帶著鬥毆留下的青紫,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藥味與尚未散盡的火藥味。
    他心中暗自讚許李靖的周全,麵上也收起了先前的從容,多了幾分鄭重,對著李靖拱手道。
    “總管一片苦心,小王方才倒是多心了。既如此,小王便鬥膽越俎代庖應下了此事,以後若是有人借此事彈劾小王,總管可要替小王作證啊!"
    李恪說著,朝李靖拱了拱手,語氣輕鬆卻不失鄭重。
    “哈哈哈哈哈....”
    李恪的謹慎行為,引得李靖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
    聲如洪鍾,在偌大的營地間回蕩,引得不少士兵偷偷抬眼觀望。
    李靖一邊笑,一邊伸手虛點了點李恪,眼中滿是毫不掩飾的讚賞。
    “好你個燕王殿下!這份謹慎周全,倒真是名不虛傳。放心,有老夫在此,日後若真有那不長眼的亂嚼舌根,老夫第一個不答應!定要上書陛下,陳明殿下今日顧全大局、調和矛盾的功勞!”
    笑聲落罷,李靖收了笑意,對李恪做了個 “請” 的手勢。
    意思也不言而喻,“眼下,該你出手了,最好讓這些混小子們以後都不敢犯渾......"
    李恪立馬會意,轉身麵向跪地的兵士,目光先落在燕王衛這邊。
    看到跪在地上的周虎,稍作思考,在其擁有的超級記憶麵前,李恪很快就想起了周虎的所有資料。
    這漢子也算是燕王衛的一名老兵,是在他打下朔方後,擴兵時從當地降卒中招進來的。
    去年守雲州時,一個人連番砍倒十一名突厥人,還帶傷孤身一人在突厥人的包圍圈裏,救出過五個受傷的弟兄。
    “武力驚人”且“重情重義”的他,在戰後就被他破格提拔為校尉。
    印象中,周虎作戰勇猛,平日裏卻性情溫和,對麾下弟兄極為維護。
    這般思考下,李恪心中已然有所定計。
    ......
    喜歡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