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長安定鼎

字數:3698   加入書籤

A+A-


    時三刻,長安城還籠罩在冬末春初的寒意與薄霧之中。然而,未央宮前巨大的廣場上,已是火炬通明,甲胄如林。玄甲紅纓的大秦禁軍將士,如同塑像般肅立於禦道兩側,從宮門一直排到巍峨的前殿階下,刀戟的鋒芒在火光中閃爍著冷冽的光澤。
    文武百官早已按品階候在殿外廣場。他們穿著新製的朝服,依序排列,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壓抑不住的激動與肅穆。今日,非比尋常。
    辰時正,宮鍾長鳴,九響之後,沉重的宮門緩緩洞開。
    “百官入朝——”
    司禮官拖長了聲音,洪亮的唱喏穿透清冷的空氣。
    百官斂容垂首,依序緩步踏上白玉階,穿過高大的殿門,步入未央宮前殿。
    大殿之內,氣象恢宏。巨大的蟠龍金柱支撐著穹頂,雖經修繕,仍可見些許戰火留下的痕跡,卻更添幾分浴火重生的威嚴。禦座高踞於丹陛之上,尚空無一人。百官按文武分列左右,新歸附的北方士族代表與鮮卑貴族,則略顯局促地站在隊列相對靠後的位置,他們的目光交織著好奇、敬畏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審慎。
    “陛下駕到——”
    頃刻間,殿內所有聲響消失,隻餘衣袍摩擦的窸窣聲。眾人齊齊躬身。
    陳衍身著玄色十二章紋袞服,頭戴垂十二旒的冕冠,緩步從屏風後走出,步履沉穩,登上丹陛,於禦座前轉身,目光平靜地掃過下方濟濟一堂的臣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之聲震徹殿宇,回蕩在巨大的空間裏,久久不息。
    “眾卿平身。”
    聲音清朗,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待眾人起身,陳衍並未就坐,而是從身旁內侍手中接過一卷明黃色的詔書。
    “宣,《定都詔》——”司禮官高聲接旨,展開詔書,朗聲誦讀起來。
    詔書以駢儷文體寫成,先述天下紛亂、生民塗炭之舊痛,再言陛下承天命、掃群凶、廓清寰宇之功績,繼而筆鋒一轉:
    “……惟茲長安,山河形勝,四塞為固。昔強秦據之以成帝業,炎漢依之以綿祚胤。金城千裏,天府之國。控崤函而扼巴蜀,枕隴阪而聯朔漠。渭水通漕,利濟軍國;關中沃野,足食雄兵……反觀洛邑,屢經兵燹,宮室殘毀,且地處四戰,雖為天下之中,然非萬世磐石之基也……”
    詔書詳細闡述了定都長安的戰略意義:形勝、安全、漕運便利、經濟基礎雄厚,對比了洛陽的劣勢。最終明確宣告:
    “……朕承乾符,撫臨萬邦,稽古揆今,允協輿議。乃定鼎於長安,以為京師,永綏皇極。複以洛邑為東都,保留宮闕,設官分守,控馭山東,漕運東南……”
    “自即日起,改元‘永治’。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詔書宣讀完畢,殿內靜默一瞬,隨即再次爆發出熱烈的萬歲呼聲。定都長安,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正式開啟,也安撫了那些追隨陛下起於關隴的元從功臣之心。
    陳衍微微抬手,呼聲漸息。
    “國都既定,綱紀需張。”他開口道,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傳入每個人耳中,“前朝舊製,冗雜失序,朕當與諸卿共立新章。”
    他目光轉向崔浩:“崔卿。”
    “臣在。”崔浩出列,躬身應道。
    “朕命你總領政務,授尚書令,加太子太傅。即日起,會同有司,厘定三省六部之製,明定職權,選拔賢能,速呈朕覽。”
    “臣,遵旨!必竭股肱之力,以報陛下!”崔浩聲音沉穩,但微微顫抖的指尖透露了他內心的激動。尚書令,掌典樞要,是真真正正的宰相之任。此舉也向北方士族釋放了強烈信號:陛下重文治,且願意重用有才能的漢臣。
    “獨孤信。”
    “臣在!”獨孤信踏前一步,甲葉鏗鏘,聲若洪鍾。
    “授你為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總領天下兵馬,爵封燕國公。整訓諸軍,衛戍京師,綏靖地方,不可懈怠。”
    “陛下放心!但有敢犯大秦者,臣必為陛下破之!”獨孤信的回答簡單直接,充滿武將的豪邁與忠誠。他獲得的是軍方的最高榮譽和實權,元從武將集團的核心地位得以確保。
    “李淵。”
    “臣在。”李淵出列,相較於獨孤信的外露,他顯得更為內斂。
    “授你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爵封代國公。暫領雍州牧,負責京畿衛戍,並協理關中府兵改製事宜。”
    “臣,領旨謝恩!”李淵行禮。車騎將軍位次大將軍,亦是極高軍職,領雍州牧則掌握了京畿地區的行政大權,陛下對其信任與倚重可見一斑。
    接著,王鎮惡、王碩、其格等一眾文武重臣依次受封,各有擢升賞賜。朝堂之上,氣氛熱烈。
    然而,在這片封賞的熱潮之下,細微的暗流也在湧動。
    一些新歸附的北方高門士族代表,如清河崔氏、範陽盧氏的族長,雖然也得到了清要官職或爵位,但多為太子少師、光祿大夫之類的榮譽銜,或六部侍郎等副職,臉上雖帶著恭謹的笑容,眼神深處卻難免有一絲失落與觀望。他們需要時間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忠誠,才能真正融入新的權力核心。
    而那些被迫遷入關中的鮮卑貴族代表,如原北魏的某些宗室和部落首領,則更加沉默。他們獲得了國公、郡公等虛爵和厚賞,卻無多少實權,如同被豢養的鷹犬,眼神複雜地打量著這座嶄新的殿堂和那位深不可測的新主。
    陳衍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卻不動聲色。平衡與製衡,是帝王永恒的課題。
    封賞既定,他再次開口,聲音沉凝:
    “今北疆初定,百廢待興。均田、府兵、科舉、律法,諸事繁雜,皆需諸卿同心協力。望諸公各司其職,勿負朕望,勿負黎民所期。”
    “臣等謹遵聖諭!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眾臣齊聲應和。
    “散朝。”
    陳衍轉身,冕旒輕晃,身影消失在禦座之後的屏風內。
    “恭送陛下——”
    百官再次躬身行禮,良久方才緩緩直起身。
    鍾聲再次響起,悠遠而肅穆。
    百官依次退出大殿,陽光恰好完全驅散了晨霧,灑在未央宮巍峨的殿宇和廣場上,金光萬道。嶄新的官袍在陽光下閃耀,預示著這個新生帝國充滿希望的未來。
    喜歡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