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地方事務

字數:5576   加入書籤

A+A-


    孟學文繼續對曹風道:““這第二件事則是安撫百姓,恢複耕種。”
    “遼西一直局勢動蕩,百姓不得安寧。”
    “特別是這一次胡人的入侵,更是耽誤了百姓春耕。”
    孟學文憂心忡忡地說:“若不能盡快地安撫百姓,恢複耕種。”
    “到時候遼西就有陷入饑荒的風險。”
    “百姓一旦淪為流民,四處乞活討飯,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演變成流寇,到時候局麵就不可收拾。”
    “縱使他們不會變成流寇,也有可能落草成為馬賊山匪,遼西到時候情況就會更加糟糕。”
    曹風知道,孟學文的擔憂不無道理。
    遼西原本就各方勢力犬牙交錯,百姓生活困頓。
    自己率領大軍到了遼西後,快刀斬亂麻鎮壓了叛軍。
    又收拾了一些地方豪強,打開了局麵。
    這宇文部的胡人又趁機入侵,馬賊山匪趁機作亂。
    麵對如此混亂動蕩的局勢,百姓自然也無法安心耕種。
    當務之急就是搶種一些糧食。
    避免到時候百姓斷糧。
    “遼西局勢動蕩,三天兩頭打仗,朝廷也沒有官員願意到此處來任職。”
    曹風歎了一口氣說:“現在地方上的一攤子事兒,恐怕還得我們自己先管起來。”
    曹風是遼西軍的中郎將,這隻是一個軍職。
    他並沒有管轄地方民政的權力。
    可是遼西是他的防區。
    他要想在當地站穩腳跟,百姓是重中之重。
    百姓既能供軍需之資,又可充兵員之備。
    若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無法安定下來。
    那遼西的局勢就不可能好轉。
    “孟先生,你以前擔任過朝廷官員。”
    曹風對孟學文道:“現在還請你代行遼西知府一職,將地方上的這一攤子事兒挑起來。”
    “不不不。”
    麵對曹風的邀請,孟學文連忙擺手。
    “我如今隻不過是一介白身,怎能代行知府之職呢。”
    “這事犯忌諱的......”
    孟學文知道,知府那可是地方大員。
    自己若是代行知府之職,那就不是僭越那麽簡單。
    這繞過朝廷,自任為知府,那可是大罪。
    曹風自然知曉孟學文心裏的顧慮。
    他曹風事實上也沒權力讓人去擔任知府。
    可很多事兒是可以靈活處理的。
    “遼西百姓如今處於水深火熱當中,朝廷又沒有委派官員到此將這一攤子事兒管起來。”
    曹風勸說道:“我們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百姓受苦受難,坐視不管。”
    “孟先生你放心。”
    “你隻不過是代行知府的職權而已。”
    “這公文都以我曹風或者遼西軍的名義下發各縣。”
    “你隻管放心大膽地去做事,出了什麽岔子,一切由我擔著。”
    孟學文聽了曹風的話後,心裏稍安。
    若是如此行事,那倒不怕被人抓住把柄。
    到時候朝廷若問罪下來,曹風還可以辯解一二。
    可要他以代行知府的名義幹事兒,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畢竟他孟學文名不正言不順。
    擅自以知府之名管轄遼西地方事務,無異於謀逆。
    “若是一切以遼西軍名義出麵的話,那倒是可行。”
    孟學文思索一番後,覺得曹風的這個辦法不錯。
    這一切公文都以遼西軍或者曹風這個中郎將名義下發。
    那就可以規避許多的風險。
    “那遼西地方上的事務拜托給孟先生了。”
    曹風對孟學文道:“你隻管放心大膽地去辦差,要盡快地讓遼西百姓安定下來,恢複耕種。”
    孟學文躬身道:“我定當竭盡全力!”
    遼西雖隻不過是遼州節度府下轄的一個府,僅有六個縣。
    可實際上各個縣管理的範圍,遠比大乾內地各縣要寬廣得多。
    這地方靠近草原。
    地廣人稀,有時候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子,得走上大半天。
    “小侯爺!”
    “我獨自一人難以支撐大局,想要將遼西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事務都攬入懷中,實在是力不從心。”
    “還請小侯爺另擇一些得力之人,協助我管理遼西地方事務。”
    麵對孟學文提出的要求,曹風當即應允。
    “我遼西軍或者地方豪帥中,隻要你看中的人,我都可以給你。”
    “除此之外!”
    “孟先生你所認識的那些有才學的人,也可以舉薦給我,我會量才使用。”
    曹風如此不遺餘力地支持孟學文。
    這讓孟學文也感動不已。
    “我的要求隻有一個!”
    曹風對孟學文道:“半年內,我要遼西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地種,不再有百姓再凍餓而死。”
    遼西的百姓本就過得窮苦。
    曹風希望他的到來,能讓遼西煥然一新,百姓的生活有所改觀。
    “當然了!”
    “我也會向朝廷上折子,舉薦孟先生出任遼西知府一職。”
    曹風對孟學文說:“隻不過朝廷是否應允,我不敢打包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麵對曹風的畫大餅,孟學文微微一笑,並不在意。
    “小侯爺,我並非貪戀權位之人。”
    “當不當遼西知府,我都無所謂。”
    孟學文對曹風說:“先前我所求隻不過讓一家人住有所居,家有餘糧而已。”
    “如今小侯爺委以重任,我當竭盡所能,為家鄉父老做一些事情。”
    “讓他們也能安居樂業,有房有糧,不為饑寒所困。”
    曹風決定讓孟學文代行遼西知府的職權,將地方事務管起來。
    孟學文也深知自己一個人精力有限。
    遼西這麽一大攤子事兒,自己就算是累死,估計也無法幹好。
    當務之急就是需要一批得力的人幫襯。
    好在他這些年蝸居在遼西之地,認識不少遼西當地讀書人。
    他哪怕被罷官免職。
    可作為遼西當地的名人,還是頗有一些聲望的。
    不少讀書人和他往來密切。
    其中不乏才學之輩。
    與此同時。
    他這些年以教書為業,也教出了不少的學生。
    這些學生多是地方殷實之家出身。
    他們讀書原本是想求得一官半職,光耀門楣的。
    可大乾如今當官,大多數的高級職位都是世襲罔替的。
    中低層的職位一部分是留給地方豪族的。
    另外的一部分則是留給那些所謂的名動四方的賢才。
    他的學生出身寒微,既沒有通天的關係,也沒有很高的名望。
    運氣好的能進入衙門,成為一名書吏,做一些刀筆吏的差事。
    運氣不好的,則是去了各家店鋪,成為賬房先生。
    總而言之,能出人頭地的,一個都沒有。
    曹風這位小侯爺讓他代行遼西知府之職。
    他現在急需信得過的人助力。
    孟學文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那些曾經受他悉心教導、才華還不錯的學生們。
    當夜。
    孟學文就寫了數十封書信給那些他自認為品行不錯,有才幹的學生。
    他邀請他們到自己這邊來,替自己做一些差事。
    喜歡皇上,您發配邊疆的廢物稱帝了!請大家收藏:()皇上,您發配邊疆的廢物稱帝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