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對比
字數:6467 加入書籤
曹風跨步進入了都督府的議事廳內,他徑直在主位坐下。
秦川、陸一舟、古塔、李破甲和陳大勇等一眾將領魚貫而入。
眾人紛紛落座,寬敞的議事廳內頓時氤氳起一股鐵血殺伐之氣。
在兩三年前。
曹風手底下的這群人都是混跡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而已。
那個時候不講究衣著,也不修邊幅。
坐無坐姿,站無站相。
甚至諸如古塔、陳大勇這些人,更是一度淪為被販賣的奴隸。
可經過這幾年的摸爬滾打,他們一個個成為領兵大將。
他們如今坐在那裏,氣勢十足,頗有幾分大將的氣勢。
眼看著手底下的這個草台班子如今像模像樣。
曹風的心裏也頗有幾分成就感。
萬事開頭難。
隻要邁出的第一步。
這不經意回頭看,已經走出了老遠的距離!
誰能想到,當初那個被發配遼州軍前效力的小小隊正,如今成為封疆大吏呢!
他曹風已經從當初那個隻是想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的小人物。
驟然間,已成為掌握無數人命運的大人物!
將領們正襟危坐,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沉默不語的曹風。
議事廳內,氣氛顯得有些肅然。
曹風收回了自己的思緒。
他環顧了一圈眾人,這才緩緩開口。
“今日我先宣布一個好消息。”
眾人一聽,頓時豎起耳朵,好奇心頓起。
不少人已經內心裏暗自揣測起來。
“青州軍代都督王泰、青州軍都指揮使張虎臣,禁衛軍都指揮使廖慶生三人,已經盡數伏誅!”
“至此!”
曹風提高了音量道:“滄州一戰,我軍大獲全勝,全殲守敵,一雪前恥!”
“轟!”
曹風話音落下,議事廳內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滄州城破的時候,王泰,張虎臣和廖慶生等人率部潰逃。
遼西軍騎兵全力截殺,大部分潰逃之敵或被斬或遭俘。
可王泰等人身為高級將領,又有戰馬代步,跑得很快。
他們原以為王泰等人已逃回幽州。
可如今得知他們已經盡數被斬殺。
遼西軍的將領們也都歡欣鼓舞,難掩臉上的喜色。
特別是青州軍都指揮使張虎臣的死,更是讓他們覺得心裏解氣不已。
“張虎臣這叛將終於伏誅,曹軍指揮使可以瞑目了!”
“是啊!”
“此人對我遼西軍危害極大,此次伏誅,我們少了一個心腹大患!”
“……”
張虎臣出身遼西軍,與遼西軍眾人曾經並肩作戰,情同手足。
可他最終還是選擇站在朝廷一邊,與遼西軍刀兵相見。
他依仗著對遼西軍的了解和熟悉,一度讓遼西軍吃虧。
張虎臣在大乾朝廷那邊混得越好,對遼西軍的影響就越大。
他出身遼西軍,還寫信勸降遼西軍。
這對遼西軍的軍心士氣也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
遼西軍強大的時候,恐怕沒有人在意張虎臣的勸降。
可一旦遼西軍連吃敗仗,走向衰落。
那張虎臣的存在,將會成為加速遼西軍敗亡的加速器。
麵對張虎臣這位曾經的部下,如今的敵人。
曹風甚至懸賞一千兩白銀,要懸賞張虎臣的首級。
這不僅僅是為堂弟曹軍報仇那麽簡單。
他更是要讓那些欲要投奔朝廷的人知道,張虎臣沒有好下場。
可惜滄州城破的時候,張虎臣溜之大吉。
當曹風都覺得這一次恐怕讓張虎臣跑了的時候。
卻沒有想到得到了意外之喜。
阿魯營指揮使韓銳帶人一路追殺,竟然意外地追上了奔逃的王泰一行人。
並且在圍殺王泰一行人後,發現張虎臣卻早就被他們自己人所殺了。
看張虎臣落得這個下場。
曹風也唏噓不已。
張虎臣死了,也去了曹風的一塊心病。
要是張虎臣回去繼續升官加爵,那他們遼西軍中的一些不堅定的人,恐怕就會動搖了。
畢竟,大乾方為正統!
一旦有些人效仿張虎臣,那後果不堪設想!
好在張虎臣死了!
縱使他們遼西軍有人想去投奔朝廷,恐怕也沒引路人了。
他們投奔過去人生地不熟,還不如待在遼西軍呢。
總之,張虎臣的死,對遼西軍而言,算是一大利好。
將領們有人在大罵張虎臣背信棄義。
也有秦川等人暗自搖頭惋惜。
他們對張虎臣的作所作為不齒。
可想到曾經一個鍋裏舀飯吃,一起並肩殺敵的情景。
他們的心裏還是感慨萬分,心情格外複雜。
曹風壓了壓手,議事廳內再次變得安靜了下來。
“據韓指揮使上報!”
“這張虎臣並非我們的人所殺。”
曹風對眾人解釋說:“他是死於青州軍的內訌。”
“青州軍丟了滄州城,代都督王泰殺了張虎臣,欲要讓其當替罪羊,以減輕責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的人趕到的時候,張虎臣已經被他們自己人所殺了。”
不少人麵露驚愕之色。
還以為他們的人追上去圍殺的呢。
沒有想到其中還有如此曲折的故事。
“張虎臣對我們痛下殺手,這是他的報應!”
“是啊!”
“不管如何,他死了,我們也少了一個勁敵!”
張虎臣的死,讓將領們都覺得心裏解氣。
“張虎臣這一次死於青州軍的內訌,這說明什麽?”
曹風環視眾人,緩緩開口道:“這說明大乾朝廷內部,各方勢力互相傾軋的厲害。”
“張虎臣從我們的手裏搶奪了滄州城,按理說立下了大功。”
“可是最終還是被自己人所殺,成為戰敗的替罪羊。”
曹風語重心長地對眾人說道:“所以在朝廷那邊,不管你立下多大的功勞!”
“隻要你犯一次錯,說不定就要身死族滅,再無翻身的機會。”
眾人聽到這話後,也都點了點頭。
大乾朝廷內部出現這樣的事情,是有先例可循的。
兩年前大乾召集各路兵馬與金帳汗國在定州境內決戰。
這一役,戰況慘烈,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二十萬胡人騎兵全軍覆沒,大乾各路兵馬也損兵折將,損失殆盡。
可皇帝趙瀚在這個時候非但沒有重賞有功將士。
他反倒趁機裁撤了損失慘重的各路軍隊,上演了一出過河拆橋的戲碼。
要不是曹風大鬧定州,恐怕他們遼西軍當時就遣散了。
因此。
在大乾朝廷那邊,無論你有多大的本事,立下多大的功勞。
人家上頭一句話,恐怕你就會失去一切。
正如張虎臣一樣。
他對大乾忠心耿耿,可惜最終還是死在自己人手裏,成為替罪羊。
反觀他們遼西軍就要溫情得多。
他們遼西軍的普通將士被俘虜。
他們的節帥甚至願意用大乾的六皇子來交換。
雖然換俘失敗。
可至少他們節帥敢站出來表態,沒有對那些被俘虜的將士坐視不管。
韓銳他們在滄州城吃了敗仗,損失了不少兵馬。
要是在大乾那邊,恐怕韓銳早就被治罪,拖出去問斬了。
可他們節帥並沒有對韓銳這位指揮使進行軍法處置。
反而因為他果斷放棄滄州城。
帶著一千多騎兵撤出滄州城,保存了騎兵實力,因而稱讚他作戰靈活。
韓銳這一次沒有受到軍法處置,所以對節帥感激涕零。
在這一次的追殲逃敵的戰事中,他為了一雪前恥,爆發出了超強的戰力。
他的阿魯營追擊敵人兩天兩夜,陣斬兩千多人,俘虜五六千人。
他自己更是斬殺了青州軍代都督王泰,立下大功。
兩相對比之下。
將領們都覺得大乾朝廷太過於冷漠無情。
他們遼西軍上下隻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節帥做事一貫寬厚。
他們也慶幸自己能在節帥麾下效力。
隻要他們自己行得端坐得直,勇猛作戰。
他們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前途性命,不用擔心驟然間失去一切。
喜歡皇上,您發配邊疆的廢物稱帝了!請大家收藏:()皇上,您發配邊疆的廢物稱帝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