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出身平民的神童子

字數:2120   加入書籤

A+A-


    在主要權威史料,如司馬遷的《史記·滑稽列傳》和班固的《漢書·東方朔傳》中,對東方朔的家世起源都隻有非常簡略的提及,開篇寫道: “東方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關於他早年的唯一信息是“少失父母,長養兄嫂。”
    關於東方朔的父輩和祖輩,曆史上沒有留下任何確切的記錄。可以確定的是:他出身於一個普通的平民或者小吏家庭,自幼父母雙亡,由兄嫂撫養成人。
    失去父母依靠,由兄嫂撫養的經曆,塑造了東方朔獨立、早熟且渴望建功立業的性格。這種清寒的早年經曆,很可能成為他日後奮發向上、憑借個人才智在朝廷中謀得一席之地的原始動力。後來他獨自闖蕩長安,以一封氣勢恢宏的自薦書打動漢武帝的行為是吻合的——他必須依靠自己的才華和智慧來謀取出路。
    他的人生起點,更像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知識分子,這與他後來成為漢武帝身邊聞名遐邇的“智聖”和“滑稽之雄”的傳奇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使得他的成功更具個人奮鬥的色彩。
    話歸正傳。
    公元前 161 年,初夏時節,陽光如烈火般炙烤著大地,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陵縣)的田野裏,麥浪在熱浪中翻滾,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
    在這片廣袤的田野中,有一個小小的身影正悄悄地從私塾裏溜出來。他就是東方朔,一個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孩子。這時,東方朔才九歲,已經能熟練背誦《詩經》三百篇,更寫得一手好辭賦。
    東方朔邁著輕快的步伐,穿過茂密的麥田,來到了田埂邊。他蹲下身子,眼睛緊緊地盯著一群正在忙碌搬家的螞蟻。這些小小的昆蟲們,背負著比它們身體還要大的食物,艱難地在田埂上爬行著。
    東方朔被螞蟻們的勤勞和團結所吸引,他靜靜地觀察著它們的一舉一動,仿佛忘記了時間的流逝。陽光灑在他身上,汗水順著他的額頭滑落,但他毫不在意,完全沉浸在這個微觀世界的奇妙之中。
    “曼倩東方朔字),你又逃學!”白發蒼蒼的私塾老先生氣喘籲籲地追來。
    東方朔不慌不忙地起身行禮:“先生,我在驗證《詩經》裏鸛鳴於垤,婦歎於室的物候。您看,螞蟻搬家果然要下雨了。”
    話音未落,天際滾過悶雷。老先生望著這個聰慧過人的學生,既愛又恨:“你既知天時,可知人事?整日嬉遊,成何體統!”
    東方朔眨了眨眼睛,認真說道:“先生,人事也在不斷變化,隻死讀詩書恐難真正明了。我觀察螞蟻,亦是在學它們的團結協作,這於人事也有大益處。”老先生被他這番話噎了一下,剛想再訓,豆大的雨點便落了下來。他趕緊招呼東方朔回私塾躲雨。回到私塾,老先生看著東方朔,無奈地歎了口氣:“你這孩子,腦袋瓜太靈,可就是太愛亂跑。今日便不罰你,隻是往後不可再隨意逃學。”
    東方朔乖巧地點點頭:“先生放心,我日後定多在私塾讀書,隻是也想多去外麵看看,將書中道理與世間萬物印證。”老先生看著他那堅定的模樣,心中暗歎,這孩子日後必成大器,便語重心長道:“也罷,你有此求知之心是好事,但不可荒廢學業。”
    東方朔笑著應下,隨後便乖乖跟老先生回到私塾,翻開書卷認真讀了起來。
    東方朔的父親東方明是縣裏的錢糧小吏,此刻正在官署整理卷宗。同僚笑道:“東方兄,聽聞令郎又氣走了一位先生?”
    東方明苦笑:“這孩子三歲識千字,七歲通詩書,如今五裏八鄉的先生們都教不了他了。”他望向窗外,想起兒子五歲時的一件事。
    那日,小東方朔在院中玩耍,見父親為一道算題苦惱,竟脫口說出解法。東方明大驚:“誰教你的?”
    “看父親桌上的《九章算術》,自己想的。”
    這樣的天賦,在這個邊遠小縣鄉,竟成了煩惱。
    可憐的東方朔父母,由於古代缺醫少藥,未看到最喜愛的小兒子東方朔長大成人、入仕登科就病逝了……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