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定鼎
字數:4603 加入書籤
鎮北王凱旋的盛大慶典持續了整整三日,啟明城內外都沉浸在勝利的歡騰與對英雄的崇敬之中。然而,狂歡過後,擺在新生胤朝麵前的,是更加繁重與複雜的戰後重建與秩序重塑。
承天殿,禦書房。
燭火通明,將室內映照得如同白晝。雲薇已換下繁重的朝服,身著常服,坐在堆滿了奏章與地圖的禦案之後。蕭徹亦卸去甲胄,一襲玄色常服,坐於下首。秦蒼、方樾、墨淵等核心重臣分列兩側。
北境雖平,但西境與東海戰事尚未完全結束,更重要的是,如何消化勝利果實,將軍事上的勝利轉化為政治與國力上的優勢。
“陛下,北境新附,黑沼澤雖邪氣漸消,但土地貧瘠,環境惡劣,遷民實邊恐非易事。且原北凜西部、東部兩大割據勢力,赫連鐵山與宇文拓,雖未直接與我為敵,但對我新胤忌憚日深,邊境摩擦不斷。”秦蒼指著巨大的疆域圖,眉頭緊鎖。北境大捷震懾了敵人,也刺激了敵人。
“西境衛青嵐將軍穩住了赤岩城防線,但兀術的五萬鐵騎依舊盤踞不退,後勤壓力巨大。東海韓匡胤將軍雖重創海盜主力,但零星騷擾不斷,且傳聞有海外勢力介入。”方樾補充道,語氣凝重。
“內政方麵,國庫因連年征戰,消耗甚巨。新占之地的官吏選派、律法推行、民心安撫,千頭萬緒。”墨淵捋著胡須,道出了內部的困境。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新胤這輛戰車在高速衝刺後,麵臨著轉向與鞏固的嚴峻考驗。
雲薇靜靜聽著,目光掃過地圖上那片已然納入版圖的北部疆域,又看向西境與東海那依舊閃爍的烽火,最後落在蕭徹身上。
“鎮北王,北境乃你親手收複,依你之見,當如何治理?又如何應對赫連、宇文二人?”
蕭徹抬眸,眼神銳利如常,聲音沉穩:“北境之地,短期內不宜大規模遷民。可效仿前朝‘軍屯衛所’之製,以破陣營老兵為骨幹,吸納當地歸附之民與俘虜,於黑沼澤邊緣及交通要衝設立軍屯據點,亦兵亦農,就地補給,既可鞏固邊防,亦可逐步改良土地。待數年後,地力恢複,邪氣散盡,再行移民。”
他頓了頓,繼續道:“至於赫連鐵山與宇文拓,二人貌合神離,各懷鬼胎。可遣使分化,許以虛名,誘其互鬥。我新胤當務之急,乃消化北境,穩固內部,恢複國力,而非繼續四麵樹敵。待國力強盛,兵精糧足,此二人,不過是塚中枯骨。”
他的策略清晰而務實:北境以軍屯固守,緩圖發展;對外暫取守勢,韜光養晦。
雲薇微微頷首,眼中露出讚許。蕭徹並非隻知征戰的武夫,其對軍政大局的把握,堪稱老辣。
“準奏。”雲薇當即決斷,“北境設立‘北庭都護府’,由鎮北王兼任首任都護,總攬北境軍政,推行軍屯之製。對赫連、宇文,依鎮北王策,由禮部與樞密院協同辦理。”
“臣,領旨。”蕭徹抱拳。
“西境與東海之戰,”雲薇目光轉向秦蒼與方樾,“轉為以守為主,以打促和。告訴衛青嵐與韓匡胤,朕不要他們盲目擴張,但要他們打出威風,讓敵人知道,我新胤的邊境,寸土不可犯!必要時,可適當展示武力,迫其和談。”
“臣等明白!”
“內政方麵,”雲薇看向墨淵與戶部尚書,“開源節流。清丈田畝,改革稅製,鼓勵工商,興修水利。同時,修訂律法,簡化流程,選派幹吏赴新占之地,務必使政令暢通,民心歸附。”
一道道旨意清晰明確地發出,將戰後繁雜的局勢逐一理順。雲薇展現出了與她年齡和閱曆不符的成熟與老練,知人善任,決策果決。
數月之後。
新胤王朝如同一台經過精密調試的機器,開始高效運轉。
北境,在蕭徹的鐵腕與新政下,一座座軍屯衛所如同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破陣營的老兵們揮舞過刀劍的手,再次拿起了鋤頭,帶領著歸附的民眾和改造的俘虜,開墾著這片飽受創傷的土地。黑沼澤的邪氣日漸稀薄,雖然依舊荒涼,卻已能看到嫋嫋炊煙與希望的綠意。赫連鐵山與宇文拓在胤朝“分化拉攏、遠交近攻”的策略下,摩擦加劇,互相猜忌,暫時無力南顧。
西境,衛青嵐憑借赤岩城天險,穩紮穩打,不僅守住了防線,更在一次兀術的大規模夜襲中,巧妙設伏,重創其先鋒,迫使兀術後撤百裏,雙方進入對峙階段,和談的呼聲開始在火羅國內部出現。
東海,韓匡胤徹底肅清了沿海的大股海盜,並組織起了有效的海岸巡邏與民兵聯防,零星騷擾雖未絕跡,卻已無法對沿海城鎮構成威脅。新胤水師的威名,遠播海外。
內部,雲薇推行的新政逐漸顯現成效。稅製改革增加了國庫收入,鼓勵工商使得啟明城等中心城市日益繁華,興修水利保障了農業根基。更重要的是,星晷的存在,使得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遠超曆代王朝,政令朝發夕至,吏治為之一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日,星晷之殿內。
立體星圖之上,代表新胤的綠色疆域,比之立國之初,已然擴大了近一倍,顏色也更加濃鬱、穩定。北境的灰暗幾乎褪盡,西境與東海的紅點也隻剩下零星。而代表國運的能量流,呈現出一種蓬勃向上、堅韌沉穩的金色,雖不及鼎盛時期大胤的金龍氣象,卻更顯生機勃勃。
雲薇、蕭徹、秦蒼、方樾、墨淵等人立於星晷之前,望著這片嶄新的江山版圖。
“陛下,新政已初見成效,四方漸穩,國運日隆。臣以為,當舉行祭天大典,昭告天下,新胤正統已立,乾坤已定!”墨淵激動地提議道。祭天大典,是一個王朝宣告其合法性與鼎盛的重要儀式。
眾臣紛紛附和。
雲薇卻並未立刻同意,她看向蕭徹:“鎮北王以為如何?”
蕭徹目光掃過星圖,沉聲道:“祭天大典,可固民心,聚國運。然,北凜殘餘未清,西域、東海之外,強敵環伺,天下並未真正太平。此時舉行大典,雖有彰顯武功、安定人心之效,卻也易滋生自滿,且耗資巨大。”
他頓了頓,看向雲薇:“臣以為,大典可辦,但規模宜加節製,主旨當為‘撫慰英靈,砥礪前行’,而非炫耀武功。待真正四海賓服、天下歸心之日,再行曠世大典不遲。”
不驕不躁,居安思危。
雲薇眼中閃過一絲激賞,蕭徹總能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
“鎮北王所言,深合朕意。”雲薇頷首,“祭天大典,便依此籌備。旨意,大典之後,朕將巡視北境,撫慰將士與邊民。”
她要親自去看一看,那片被鮮血浸透、如今正在重獲新生的土地,去看一看那些為她守衛邊疆的將士與子民。
決策已定,眾人告退。
禦書房內,隻剩下雲薇與蕭徹。
燭火搖曳,映照著兩人平靜的麵容。
“北境之行,朕欲與你同往。”雲薇輕聲道。
蕭徹微微頷首:“臣,護駕。”
沒有多餘的言語,卻有一種曆經生死、共掌江山的默契在流淌。
雲薇走到窗邊,望著窗外啟明城的萬家燈火,聲音帶著一絲感慨:“回想數年前,你我還是囚徒與看守,亡國公主與敵國將軍……如今,卻已攜手站在這天下之巔,執掌乾坤。”
蕭徹走到她身側,同樣望著窗外:“時也,命也。更是……你的選擇與堅持。”
若非她以考古正名,以直播聚運,以柔弱之肩扛起複國重擔,若非她一次次在絕境中尋得生機,他們走不到今天。
雲薇轉過頭,看向他冷峻的側臉,忽然問道:“蕭徹,你可曾後悔?後悔放棄北凜的榮華,走上這條充滿荊棘的不歸路?”
蕭徹沉默片刻,緩緩搖頭,目光依舊望著遠方,聲音低沉而堅定:
“從未。”
“遇見你,是我蕭徹此生最大的幸事,亦是……我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
雲薇微微一怔,隨即,唇角緩緩勾起一抹清淺卻無比真實的笑容。
定鼎天下,非一人之功。是她與他的相輔相成,是無數將士的浴血奮戰,是萬千子民的歸心期盼。
前路或許仍有風雨,但這新生的胤朝,已然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紮下了堅實的根基。而屬於啟源女帝與鎮北王的時代,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亡國公主靠考古直播續命請大家收藏:()亡國公主靠考古直播續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