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光網的新成員
字數:2040 加入書籤
糖紙草的花期剛過,周明的監測係統就傳來了新動靜——光網邊緣的灰色小點正在減少,斷雲穀周邊的三個無名山穀,光帶突然開始自然延伸,像被什麽東西牽引著往前爬。
“是糖紙草!”阿念指著屏幕上的光帶軌跡,正好與糖紙草種子分發的路線重合,“它們的根須在地下織成了新的光脈,把光網往外帶!”
周明調出土壤樣本分析,果然在新光帶的土壤裏發現了糖紙草的根須——這些根須比星星草的更纖細,卻像銀絲般堅韌,能順著岩石縫隙鑽到更深的地方,光粒順著根須流動,在地下形成了細密的“光絲網絡”。
“這是光網的‘毛細血管’!”周明激動地在地圖上標注,“糖紙草的根須能到達星星草和牽星草到不了的地方,幫光網拓展新領地。”
最先被“攻克”的是迷霧穀。穀裏常年彌漫著霧氣,普通光草的光粒容易被霧氣稀釋,難以形成穩定的光帶。但糖紙草的根須在霧裏反而長得更旺,它們的光絲能吸收霧氣裏的水分,讓光粒在水汽中折射出更亮的光,像在霧裏掛了無數個小燈籠。
迷霧穀的山民是群采藥人,他們第一次看到霧裏的光時,還以為是山神顯靈,直到跟著光帶走到了黑風穀,才明白是糖紙草在“引路”。“我們穀裏的老參,終於能運出去賣個好價錢了!”領頭的藥農捧著株百年老參,激動地往秦老手裏塞,“這光比火把亮,還不燒手,真是神了!”
秦老把老參分給眾人,自己留了一小塊,泡在光粒茶裏。茶湯頓時變成深琥珀色,光粒在茶裏遊弋,像給老參鑲了層金邊。“這才是真正的‘光補’,”老人抿了口茶,笑著說,“曉丫頭要是在,肯定要研究怎麽讓參也發光。”
翻譯機似乎接收到了“發光參”的信號,屏幕上跳出:【已檢測到人參皂苷與光粒的融合可能,建議培育‘光參’——需糖紙草根須作為介質,生長周期約三年】。
周明立刻著手實驗,他把糖紙草的根須與人參幼苗綁在一起,埋在富含光粒的土壤裏。沒過幾天,人參的須根就開始纏繞糖紙草的光絲,葉片邊緣泛起淡淡的光暈,像在慢慢“發光”。
“三年後就能收獲發光參了!”周明在培養日記裏寫下,“到時候不僅能治病,還能當‘活體光源’,一舉兩得。”
火狐成了新光帶的“勘探員”。它每天都會沿著糖紙草的光絲網絡跑一趟,把新發現的光草品種用尾巴掃到翻譯機旁“登記”。在亂石穀,它發現了種能在石頭上生長的“石糖草”,根須像膠水一樣粘在岩壁上,光粒在石縫裏流動,把灰色的石頭染成了金色;在濕地穀,它找到了“水糖草”,葉片漂浮在水麵上,光絲在水裏織成網,把魚蝦都引來了,像在舉辦一場水下的光宴。
“火狐的發現比無人機還準!”阿念把火狐找到的新草畫成圖鑒,每個品種旁邊都貼著火狐的爪印,“這是它的‘勘探勳章’。”
失明的小男孩雖然不能跟著火狐去勘探,卻能通過翻譯機“聽”出新草的聲音。“石糖草的聲音悶悶的,像敲石頭;水糖草的聲音嘩啦啦的,像流水。”他把這些聲音編成兒歌,教給山裏的孩子,“光網的朋友多,石糖草,水糖草,還有火狐來帶路……”
秦老聽著兒歌,突然想起秦曉的日記裏寫過:“植物是大地的頭發,光就是讓頭發發亮的梳子。”現在看來,糖紙草就是把梳子,正順著大地的紋路,把光梳向更遠的地方。
林羽站在光晶舞台上,望著不斷擴張的光網全息圖,那些新點亮的小點像星星一樣閃爍,糖紙草的光絲網絡在圖上像層細密的銀紗,把所有山穀都連在了一起。她在《星草劄記》裏寫下:
“所謂成長,不是孤軍奮戰的開拓,是無數微小的力量——根須的鑽、光絲的牽、狐狸的跑、人心的盼,在時光裏慢慢織成網,讓光的版圖,越來越亮。”
光網還在生長,新的成員還在加入,而那株最初的糖紙草,已經在實驗室的窗台上結出了滿盆的種子,風一吹,像撒了把會發光的希望,往所有需要光的地方,輕輕飛去。
喜歡骨戒:剩餘壽命730天請大家收藏:()骨戒:剩餘壽命730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