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深海光繭

字數:2381   加入書籤

A+A-


    考察船追著細弱的光紋,駛入了馬裏亞納海溝邊緣。這裏的海水壓強大到能輕易壓碎鋼鐵,陽光無法穿透,隻有永恒的黑暗和刺骨的寒冷。但光紋探測器的屏幕上,那幾縷金線仍在跳動,像黑暗中不肯熄滅的火星。
    “把深潛器放下去。”周明在通訊器裏下令。深潛器外殼裹著特製的光紋膠,能抵抗深海壓力,艙內的攝像頭對準了前方——黑暗中,光紋像被拉長的金絲,指引著方向。
    下潛到八千米時,深潛器的探照燈掃過一片奇特的海床。那裏沒有珊瑚,沒有魚群,隻有無數半透明的“繭”,像被冰封的月亮,懸浮在海水中。光紋正是從這些繭裏滲出來的,順著海水的暗流緩緩流動。
    “是深海生物的卵鞘?”海洋學家放大畫麵,繭的表麵布滿細密的紋路,與光紋膠的紋路驚人地相似,“它們在自己發光?”
    深潛器小心翼翼地靠近一隻半透明的繭,機械臂伸出,輕輕碰了一下。繭突然收縮,表麵的紋路亮起,與光紋膠產生了共鳴,整隻繭變成了金色的光球,照亮了周圍百米的海域——原來海床上布滿了這樣的繭,像片沉睡的星海。
    “它們在吸收光紋能量。”周明盯著能量監測儀,“光紋不是從繭裏滲出來的,是被繭吸進去,再轉化成自身的光。”
    更驚人的是,被照亮的海床上,竟躺著一艘古老的沉船。船體早已被海水侵蝕,但甲板上的木質部分,竟嵌著與光紋繭相似的紋路。深潛器的攝像頭湊近,發現紋路裏還殘留著微弱的光粒,像沉船在黑暗中留下的最後一口氣。
    “這船至少有三百年了。”船長看著船體結構,“難道三百年前就有光紋?”
    光紋探測器突然發出急促的警報。屏幕上,所有光紋繭都亮了起來,光紋像潮水般湧向沉船,在船體上織出一張巨大的光網。被光網覆蓋的木板開始微微震動,竟有細小的木屑剝落,露出裏麵新鮮的木質——像在被光修複。
    “是沉船的木材在和光紋繭共鳴。”海洋學家激動地說,“這些繭可能以沉船的木質為食,吸收裏麵的有機物,同時儲存了木材裏的某種能量,遇到我們的光紋就被激活了。”
    深潛器傳回的畫麵裏,光網中的沉船慢慢“蘇醒”,桅杆上的繩索在光紋中輕輕晃動,像在招手。一隻光紋繭順著繩索爬上桅杆,裂開一道縫,從裏麵遊出一條半透明的小魚,魚鰭上沾著光粒,圍著桅杆轉了三圈,然後跟著光紋洋流遊向遠方。
    “它們在借助光紋孵化。”周明恍然大悟,“沉船是它們的育兒床,我們的光紋是喚醒它們的信號。”
    考察船在海溝邊緣停留了十天,每天都能看到新的小魚從光紋繭裏孵化,跟著光紋洋流離開。火狐總愛趴在甲板的光紋膠旁,盯著海麵發呆,有時會突然對著海水叫兩聲,深潛器傳回的畫麵顯示,海底的光紋繭會跟著它的叫聲閃爍,像在回應。
    離開前,考察隊往海裏投放了一批特製的“光紋漂流艙”,裏麵裝著從各地光網收集的木質樣本——黑風穀的槐、沙漠的胡楊、雪山的雲杉、海邊的紅樹。漂流艙沉入海床後,光紋繭立刻圍了上來,像發現新玩具的孩子,慢慢將艙體包裹。
    “給它們留些‘食物’。”船長看著屏幕,“說不定下次來,能看到帶著各地光紋的小魚。”
    深潛器最後一次下潛時,拍到了震撼的一幕:無數光紋繭組成了一條發光的隧道,從沉船延伸到深海,新孵化的小魚排著隊穿過隧道,像一場金色的遷徙。隧道盡頭,隱約能看到更深的黑暗裏,有更亮的光在閃爍。
    “光比我們走得深。”周明在航海日誌裏寫下,“它在告訴我們,黑暗從不是終點,是等待被照亮的起點。”
    失明的小男孩聽著深潛器傳回的海底錄音——光紋繭的震動聲、小魚遊動的水流聲、沉船木板的摩擦聲——突然說:“它們在說‘謝謝’呢。”他把這段錄音和自己的歌謠混在一起,讓考察隊存入光紋漂流艙,“給深海的朋友留首歌,讓它們知道有人在等它們遊到光海。”
    林羽在《星草劄記》裏畫下深海的光紋繭:半透明的“月亮”懸浮在黑暗中,光紋像金絲纏繞,沉船在光網中蘇醒,小魚帶著光粒遊向遠方。她寫下:“所謂黑暗,不是虛無,是光紋繭裏藏著的等待,是沉船裏記著的過往,是讓我們知道,哪怕在最深的海底,也有生命在渴望光,在等待被喚醒,而光,總會找到它們,像找到失散已久的家人。”
    考察船朝著光海返航,尾跡裏跟著幾條從深海遊來的小魚,魚鰭上的光粒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沒人知道它們會遊多遠,但可以肯定的是,順著光紋洋流,它們終會抵達有光的地方——或許是珊瑚海,或許是光海,或許是某個尚未被發現的海域,在那裏,繼續用光寫下新的故事。
    喜歡骨戒:剩餘壽命730天請大家收藏:()骨戒:剩餘壽命730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