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棋局
字數:9247 加入書籤
結霜的清晨,倉庫二樓的會議室裏彌漫著徹夜未眠的疲憊。當法務總監將最後一份證據放在桌上時,真相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破了最後那層窗戶紙。
“市場部副總監李明,“法務總監的聲音在安靜的房間裏格外清晰,“在過去六個月裏,向通天集團關聯的谘詢公司泄露了四份標書細節、十七份客戶資料,還有......“他頓了頓,“北歐項目的技術方案。“
張猛猛地站起來,椅子在水泥地上劃出刺耳的聲響:“李明?那個每次加班都最後一個走的李明?“
顏旭的目光落在會議桌盡頭那個空位上。就在上周,李明還在這裏慷慨激昂地匯報北歐市場的拓展計劃。此刻,那個位置隻剩下一個喝了一半的咖啡杯。
人力資源部的辦公室裏,李明低著頭,雙手不停顫抖。
“我女兒的病......需要去美國治療。“他的聲音幾乎聽不見,“通天的人說,隻要提供一些......不重要的信息......“
顏旭靜靜地看著這個曾經充滿幹勁的年輕人。記得三年前麵試時,李明說最大的夢想就是做出讓世界尊重的中國產品。
“你可以來找我。“顏旭的聲音很輕,“公司有困難員工救助基金,你為什麽......“
“顏總,對不起......“李明突然痛哭失聲,“我以為隻是些無關緊要的信息......“
當保安陪著李明收拾個人物品時,整個辦公區安靜得可怕。沒有人說話,但每個人眼中都寫著複雜的情緒——憤怒、失望,還有一絲兔死狐悲的悲涼。
顏旭獨自在倉庫頂樓站了很久。寒風吹過,他想起那個因被懷疑而負氣離開的技術骨幹王濤。當時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王濤,隻有顏旭堅持要深入調查。可最終,在輿論的壓力下,王濤還是選擇了離開。他拿出手機,撥通了那個許久未聯係的號碼。
“王濤,我是顏旭。“他停頓了一下,“調查結果出來了,是李明。“
電話那頭是長久的沉默,然後傳來一聲輕輕的歎息。
“顏總,我不怪你。“王濤的聲音很平靜,“當時的情況,換作是我也會懷疑。“
“回來吧,“顏旭說,“公司需要你。"琉璃芯"項目遇到了瓶頸......“
“我在德國很好。“王濤打斷他,“西門子給了我很大的研發空間。顏總,有些裂痕,修補得再好也會留下痕跡。“
掛斷電話後,顏旭在寒風中站了很久。這個勝利,帶著太多的遺憾。
下午的全體會議上,氣氛異常凝重。
顏旭站在那個熟悉的測試台前,身後是正在運行的“琉璃芯“測試設備。他沒有慶功,沒有表彰,開口第一句話就是:“首先,我要向大家道歉。“
會議室裏響起一陣細微的騷動。
“作為管理者,我忽視了團隊成員的個人困境;作為領導者,我在危機麵前沒能給予足夠的信任。“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張麵孔,“王濤的離開,李明的背叛,責任都在我。“
李思遠忍不住說:“顏總,這不是你的錯......“
“不,這就是我的責任。“顏旭打斷他,“一個真正健康的團隊,不應該讓成員在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向外人求助。“
他走到白板前,寫下三個詞:透明、信任、擔當。
“從今天起,我們要重建這三樣東西。“他的聲音堅定,“所有員工的困難救助通道將直接對我開放;所有重大決策將向全員公開;所有失誤,由管理層首先承擔。“
這時,會議室的門被輕輕推開。
周教授帶著一位白發老人走進來。老人穿著樸素的中山裝,但眼神銳利如鷹。“這位是國家安全部門的陳處長。“周教授介紹,“他們一直在關注通天集團的商業間諜行為。“
陳處長向顏旭點點頭:“顏總,你們提供的證據很關鍵。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商業競爭了。“
他打開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我們懷疑,通天集團通過多家關聯公司,係統性地竊取國內科技企業的核心技術。“
會議室裏一片嘩然。顏旭突然明白,他們卷入的是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
當晚,顏旭在實驗室值班時,收到了王濤從德國發來的郵件。
郵件裏沒有文字,隻有一張照片——王濤在西門子實驗室裏,身後白板上寫滿了複雜的公式,角落裏畫著一個小小的旭日標誌。
顏旭微微一笑,回複了三個字:“保重,兄弟。“
他知道,有些緣分不會因為距離而斷絕,有些信任不會因為誤會而消失。
站在測試設備前,他看著示波器上穩定的波形。這個不完美的勝利,就像他們正在研發的“琉璃芯“——表麵布滿細微的劃痕,但內核依然純淨堅定。
窗外,新月如鉤。新的棋局已經擺開,而這一次,他們不僅要為自己而戰,更要為整個行業的未來而戰。勝利從來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在這個充滿缺憾的世界裏,他們要繼續前行,帶著傷疤,也帶著希望。
北京的初春總是裹挾著揮之不去的霧霾,顏旭站在倉庫新裝修的頂層辦公室窗前,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桌上那封打印出來的郵件,像一片不祥的陰雲,壓在心頭。
郵件沒有署名,發件人是一個陌生的加密地址,內容隻有短短一行字:
“小心"國家資本"。與虎謀皮,雖得利器,亦傷自身。“
他認得這個文風——簡潔、鋒利,帶著蘇明遠特有的克製與洞見。那個曾經想要置他於死地的對手,如今在隱退後,卻送來這樣一份神秘的警告。
顏旭立即召集了最核心的三人閉門會議。
周教授戴上老花鏡,反複端詳著那封郵件:“這確實是蘇明遠的風格。但他為什麽要提醒我們?“
“也許是因為,“李芸若有所思,“他見識過國家資本的威力。“
張猛不解:“國家資本?不就是國資背景的投資基金嗎?我們不是一直在爭取"大基金"的支持嗎?“
顏旭緩緩搖頭:“蘇明遠說的,恐怕不是這個層麵的"國家資本"。“
他調出一份最近收到的投資意向書:“看這家"國創投融",表麵上是市場化運作的國資基金,但它的LP名單裏,有幾家背景特殊的機構。“
“你是說......“周教授的臉色變得凝重。
“產業主權基金。“顏旭輕聲道,“他們的投資邏輯,不隻是財務回報。“
就在這時,前台通報有訪客。來人身著深色中山裝,氣質沉穩,遞上的名片簡潔得隻有名字和電話:“國創投融,李衛國。“
在會議室裏,李衛國開門見山:“顏總,國家很看好你們在工業基礎軟件領域的突破。我們可以提供百億級別的資金支持,幫助你們快速做大。“
這個數字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
“條件是?“顏旭平靜地問。
“我們需要一個董事席位,並且在涉及核心技術出口時,擁有一票否決權。“李衛國的微笑無懈可擊,“這是為了國家安全考慮。“會談結束後,張猛興奮地說:“百億啊!有了這筆錢,我們什麽做不成?“
但周教授卻憂心忡忡:“一票否決權......這意味著我們未來可能失去自主決策的能力。“
深夜,顏旭獨自研究國創投融的投資案例。
他發現,這家基金投資過的三家芯片公司,最後都被整合進了某家央企。而兩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在接受投資後,創始人陸續“因個人原因“離開。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注意到這些被投企業的技術路線,都逐漸向“國家戰略“靠攏,放棄了原本的特色方向。
手機震動,是陳瑾瑜發來的消息:“聽說國創投融找過你們?謹慎。“
顏旭回複:“明白。你了解他們嗎?“
“水很深。“陳瑾瑜的回複很簡短,“不隻是錢的問題。“
第二天,顏旭約見了趙振業。
在後海那座熟悉的四合院裏,老人正在給蘭花澆水。聽完顏旭的講述,他放下水壺,長歎一聲:“蘇明遠這是在還你一個人情啊。“
“人情?“
“當年他主導通天集團時,也曾得到過"國家資本"的大力支持。“趙老的目光變得深遠,“但後來,他發現自己成了棋盤上的棋子,而不是棋手。“
顏旭想起蘇明遠離開通天時的突然和低調,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國家資本是一把雙刃劍。“趙老緩緩道,“它能讓你快速獲得資源,但也會讓你失去自主性。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麽。“
回到公司,顏旭麵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李芸拿著財務測算:“如果接受投資,我們明年就能建自己的芯片生產線。“
張猛展示著技術規劃:“有了這筆錢,"琉璃芯"項目可以提前兩年完成。“
但周教授提醒:“別忘了蘇明遠的警告。與虎謀皮,雖得利器,亦傷自身。“
就在這時,李衛國再次來訪,這次帶來了更具體的方案:“顏總,我們可以幫助你們獲得國家"十四五"重大專項的支持,但需要你們調整技術路線,優先滿足國防需求。“
“調整技術路線?“顏旭敏銳地抓住了關鍵詞。
“是的。“李衛國打開一份文件,“這是專家委員會的建議,你們應該集中精力攻克軍用級別的通信芯片。“
顏旭突然明白了蘇明遠警告的真正含義——國家資本帶來的不僅是資金,還有方向的綁架。
當晚,顏旭在倉庫裏通宵未眠。
他一遍遍審視著公司的技術路線圖,那些他們堅持了多年的方向,那些在細分領域深耕的積累。如果為了獲得國家資本而轉向,之前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淩晨時分,他給蘇明遠的加密地址回了封郵件:
“謝謝。棋局才剛剛開始。“
發送成功後,他刪除了所有記錄。有些對話,注定隻能存在於陰影中。
清晨的陽光透過霧霾,給倉庫鍍上一層灰金色的光暈。顏旭知道,他們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一邊是快速做大的捷徑,一邊是孤獨前行的漫漫長路。
而蘇明遠的警告,像一盞警燈,在迷霧中閃爍著微弱卻堅定的光。這場棋局,比他想象的要複雜得多。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隻能繼續走下去——帶著警惕,帶著智慧,更帶著不變的初心。
晚風帶著初春的涼意,吹拂著天台欄杆上斑駁的鏽跡。顏旭獨自站在倉庫屋頂,腳下的北京城在夜色中鋪展開來,像一片流動的星河。遠處,通天集團的總部大廈依然燈火通明,如同一柄刺入夜空的利劍。
他輕輕撫摸著欄杆上的一處刻痕——那是三年前公司最艱難時,團隊在這裏立下誓言時刻下的“旭日“二字。如今字跡已被風雨磨得模糊,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
“顏總,就知道你在這裏。“
周教授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老人拄著拐杖,慢慢走到他身邊,遞過來一罐溫熱的啤酒。
“記得三年前嗎?“周教授望著遠處的燈火,“我們在這裏發誓,要做出讓世界尊重的中國製造。“
顏旭接過啤酒,罐身的溫度透過掌心傳來:“那時候以為最難的是技術。“
“現在呢?“
“現在才知道,最難的永遠是人心。“
天台的門再次被推開,團隊成員陸續走了上來。
李芸拿著財務報表,張猛抱著測試樣品,李思遠甚至把筆記本電腦也搬了上來。沒有人說話,大家自然地圍坐在天台中央,就像過去無數個加班的夜晚。
“剛剛收到消息,“李芸輕聲說,“通天集團又投資了一家芯片設計公司,這次是專注AI加速的。“
張猛冷笑:“他們這是要把所有路都堵死啊。“
“不,“顏旭搖頭,“他們是在告訴我們,這場戰爭沒有盡頭。“
他站起身,走到天台邊緣,指著腳下的城市:“看這些燈火,每一盞後麵都可能是一個戰場。商業的,技術的,資本的,甚至......“他想起蘇明遠的警告,“超越商業的。“
夜風漸起,遠處隱約傳來救護車的鳴笛聲。
李思遠突然說:“顏總,我今天測試"琉璃芯"三代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年輕人打開電腦,調出測試數據:“在極端壓力下,芯片的某個冗餘模塊會自動激活,性能反而提升了15%。“
“就像我們。“周教授若有所悟,“壓力越大,越能激發出潛能。“
顏旭望著團隊成員們被城市燈火映亮的臉龐。這些曾經青澀的工程師,如今眼中都多了一份曆經磨礪的沉穩。背叛沒有擊垮他們,打壓沒有嚇退他們,就連最陰險的資本遊戲,也未能讓他們迷失方向。
“知道我們最大的財富是什麽嗎?“他突然問。
“技術?“李思遠試探地回答。
“不。“顏旭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是經曆過所有這些之後,依然相信的勇氣。“
這時,天台的角落傳來細微的響動。
眾人轉頭,看見前台文員小雨正架著一台天文望遠鏡。
“今晚有仙女座流星雨,“女孩怯生生地說,“我想著顏總可能會在天台......“
大家會心一笑。在這個緊張的時刻,還有人記得仰望星空。
顏旭第一個走到望遠鏡前。當他調整焦距時,城市的燈光在鏡片中化作模糊的光斑,而星空卻漸漸清晰起來。
“看見了嗎?“小雨在旁邊講解,“那些最亮的星星,其實很多都已經不存在了。我們看見的,是它們幾百萬年前發出的光。“
這句話讓顏旭心中一動。他們現在做的每一個決定,何嚐不是在向著未來發出光芒?也許要很久以後,這些光才能被看見,被理解。
深夜,其他人都已離去,顏旭仍獨自留在天台。
手機震動,是陳瑾瑜發來的消息:“國創投融的背景比想象中複雜,涉及多個部委的利益。謹慎。“
他回複:“明白。我們在走自己的路。“
放下手機,他再次仰望星空。城市的燈光讓星辰顯得稀疏,但仔細看,依然能辨認出北鬥的輪廓,找到北極星的位置。
就像在這個混沌的商業世界裏,總要找到自己的坐標。
他想起這些年的曆程:從被資本拋棄到啟動毒丸計劃,從技術被竊到打開北歐市場,從內部猜忌到共渡難關。每一步都走得艱難,但每一步都讓他們更加清晰自己要去的方向。
“顏總。“張猛去而複返,手裏拿著那架紫檀木算盤。
“看你把這個忘在辦公室了。“
顏旭接過算盤,算珠在星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他輕輕撥動,清脆的聲響在夜風中飄散。
“還記得我們為什麽給芯片取名"琉璃"嗎?“他問。
“因為琉璃要經過千度高溫才能成型,“張猛回答,“既璀璨,又堅韌。“
“還要純粹。“顏旭補充,“可以破碎,但不能渾濁。“
淩晨時分,顏旭終於走下天台。
在倉庫二樓的辦公室裏,他打開台燈,開始起草新的戰略規劃。這一次,他沒有計算短期收益,沒有糾結市場份額,而是畫出了一個更宏大的藍圖——“工業基礎軟件生態“。
他知道,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要想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生存,必須聯合更多誌同道合的力量。
窗外的天空開始泛白,新的一天即將開始。顏旭放下筆,輕輕撫摸著算盤。這個陪伴他多年的老夥計,見證過絕望,也見證過希望,如今又要見證一個新的開始。
無論未來的棋局如何變幻,他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帶著琉璃的純粹,帶著刀刃的鋒芒,在算盤的精準與商業的混沌之間,繼續走下去。
晨光初現,第一縷陽光照進辦公室,正好落在那架紫檀木算盤上。算珠閃爍著金紅色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於堅守與希望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
